首页 理论教育 黄梅戏经典剧目《铁板桥点药》探微与传承

黄梅戏经典剧目《铁板桥点药》探微与传承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铁板桥点药》,又名《戏牡丹》、《度牡丹》、《牡丹对药》,黄梅戏传统折子戏。杭州白云龙与他的独生女儿牡丹,在铁板桥头开了个小小的药铺,除病消灾济世救人。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以点药为名,到铁板桥白云龙药店来度白女牡丹。1961年为满足农村业余剧团演出之需要,桂遇秋根据余海先的述录本,对《铁板桥点药》进行了加工整理,由黄梅县新华书店内部出版发行了8000册。

黄梅戏经典剧目《铁板桥点药》探微与传承

《铁板桥点药》,又名《戏牡丹》、《度牡丹》、《牡丹对药》,黄梅戏传统折子戏。《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3集刊有余海先抄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9集著录查文艳口述本。

主要人物:白云龙(老生)、吕纯阳(正生)、白牡丹(小旦)。

杭州白云龙与他的独生女儿牡丹,在铁板桥头开了个小小的药铺,除病消灾济世救人。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以点药为名,到铁板桥白云龙药店来度白女牡丹。药店招牌上书写了“万药俱全”四个大字,白云龙承诺若有一味药不能听点,店主情愿将招牌付之一炬。吕洞宾称门徒得了一种怪病,点出天样大、海样深、甜如蜜、苦如莲四位药名,白云龙无法解开四味药名,以旧药卖完,新药未到来搪塞。吕洞宾要烧药店招牌,白牡丹知道是吕洞宾有意找岔,解开四味有名无药的药方。吕洞宾又从天上、人间、水面、树上、鸟雀、古人、牡丹之身上“白如绒”、“一点红”、“颠倒挂”、“锦包龙”四味有名无药的药方,白牡丹亦对答如流。吕洞宾度她之事未曾启齿,结果被白牡丹羞辱了一番。

本戏对药唱腔很有特色,唱词是比兴体民歌衍变而成。1961年为满足农村业余剧团演出之需要,桂遇秋根据余海先的述录本,对《铁板桥点药》进行了加工整理,由黄梅县新华书店内部出版发行了8000册。(www.xing528.com)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云:“《吕洞宾三戏白牡丹》,《今乐考证》、《也是图书目》、《曲录》并见著录。此剧正名、题目不详。按:三戏白牡丹故事,盛于金元间。金时已有《白牡丹》院本,与《度柳翠》、《度小桃红》,同属神仙道化剧。白牡丹可确定宋元妓女,经人度脱出家者。元吴昌龄《花间四友东坡梦》一剧,叙东坡用妓女白牡丹诱佛印返俗,而为皈依。吴元泰《东游记上洞八仙传》小说,即叙洞宾度脱白牡丹事。

汉剧、梦剧、襄阳花鼓戏有《度牡丹》,东路子花鼓戏、皖南花鼓戏名《铁板桥》,北路子花鼓戏、随州花鼓戏、景德镇采茶戏叫《铁板桥点药》,吕剧荆州花鼓戏称《三戏白牡丹》,鄂东采茶戏、抚州采茶戏有《戏牡丹》,鄂南采茶戏称《度牡丹》,武宁采茶戏、九江采茶戏、高安采茶戏叫《牡丹对药》,越剧有《牡丹对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