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填补蜀汉雕塑空白,丰富三国时期内容

填补蜀汉雕塑空白,丰富三国时期内容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时期薄葬风气的盛行,使随葬的明器大大减少。已发掘的曹魏墓葬中,随葬品不多,明器一般为生活用品,陶俑和动物雕塑很少看到。东吴墓葬中出土了一些雕塑性青瓷器皿,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京清凉山出土的青瓷熊形柱灯和青瓷羊,造型生动有趣,把动物雕塑的艺术性和工艺品的实用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批雕塑作品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蜀汉雕塑的空白,而且丰富了三国时期雕塑的内容。

填补蜀汉雕塑空白,丰富三国时期内容

魏晋时期薄葬风气的盛行,使随葬的明器大大减少。已发掘的曹魏墓葬中,随葬品不多,明器一般为生活用品陶俑动物雕塑很少看到。东吴墓葬中出土了一些雕塑性青瓷器皿,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京清凉山出土的青瓷熊形柱灯和青瓷羊,造型生动有趣,把动物雕塑的艺术性和工艺品的实用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蜀汉的雕塑作品以1981年四川忠县(现为重庆忠县)涂井蜀汉崖墓出土的陶俑为代表。墓中共发现了130多件陶俑、陶家禽家畜、陶楼阁以及日用器具等模型。陶俑的题材内容与四川其他地方出土的东汉后期墓葬相似,仍保持着东汉时四川地区陶俑那种欢欣、愉悦的神情,但在造型上不如汉俑生动准确。陶俑中有舞俑、乐俑、听琴俑、武士俑等,但侍从俑最多。侍从俑中又有庖厨俑、托盘俑、执镜俑、提罐俑等,人物形态多样,神情各异。墓中的陶塑动物造型单纯,不做精细刻画,却突出了对象的主要特征,而且各具特色。这批雕塑作品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蜀汉雕塑的空白,而且丰富了三国时期雕塑的内容。

西晋时的青瓷俑比较有特色,如江苏、湖南一些地区墓葬中出土的青瓷器不仅有地域特点,而且制作精美。在湖南长沙金盆岭9号墓和5号墓发现了70多件青瓷俑,种类有骑吏俑、文吏俑、侍从俑、武士俑、骑奏俑等,这些俑群是当时贵族官僚和世家大族拥有众多属吏的真实写照。最引人注意的是9号墓出土的对书俑(图4-45),二俑相对跽坐,高冠垂带系颌,手持笔或捧简牍;两人相靠很近,似乎鼻尖就要碰到一起,然而又都是一副专注无比的神情,让人看了忍俊不禁。陶俑的身躯、比例并不很写实,但五官神情以及冠、案、书箱等却刻画得相当逼真,是难得的传神之作。

此外,西晋的都城洛阳也曾发掘了几十座贵族墓葬,出土了不少陶俑、陶塑动物以及陶牛车等,但制作较为粗糙。镇墓兽类似于犀牛,头部勾向下方,头颈上的尖角指向前方,呈现出一种威慑人的气势。在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湖南长沙,发现了以牛车为中心的仪仗俑群,此外还有成群的武装部曲家兵俑、骑吏俑和鼓吹俑行列。这些陶塑作品开创了北朝盛行的成对骑兵俑的先河。

图4-45 对书俑

西晋
通高17.3厘米,底板长15.8厘米
1958年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9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东晋南朝时期的陶俑与西晋的基本相同。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邓州学庄画像砖墓出土的陶俑,制作技艺精湛。50多件陶俑为仪仗性质,与墓室内两侧表现牛车出行队列的画像砖内容相配合,表现了墓主生前的显赫地位。这些陶俑面目俊秀,神情刻画得细致生动,身材匀称丰润,动作姿态自然,手脚伸缩自如,没有北朝陶俑因模制而造成的躯体僵直、动作不灵活的情况。这批陶俑眉宇之间带有北魏后期佛教造像那种智慧善意的微笑,显示出南朝艺术在南北方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北朝艺术的事实。

南北朝时期,能够代表陶俑艺术水平的是北朝时期的作品。北朝陶俑的类型比汉代的明显丰富,有武士俑、男女侍从俑、男女伎乐俑、男女奴婢俑、胡人俑、骆驼俑和镇墓俑等。每一类陶俑又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或动态。另外,北朝墓葬中还出土有各种陶质的家禽家畜,如鸡、鸭、狗、羊、猪等。北魏元邵墓出土的胡人俑尤其值得注意,其中一件蹲地抱头枕膝小睡的童子俑,年龄很小,头发卷曲,衣着简陋,因不堪劳累而蹲地假寐,使人见后油然而生同情之心。另一件胡人俑表现的是一位深目高鼻、曲发浓髯的老人,他身穿窄袖短袍,腰微弓而立,虽身处被奴役的地位,但仍保持着人格尊严。

北齐娄叡墓中除了精美的壁画以外,出土的陶俑也是北朝晚期陶塑艺术的重要内容。该墓共出土了各类陶俑600余件,造型风格趋于简括、洗练。其中45件直立的女官俑(图4-46)头戴笼冠,身穿大袖袍服,面带微笑,神情欢愉,比较有特色。宁夏固原地区发现的北周李贤墓清理出土了200多件陶俑,为北周陶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墓中陶俑面部饱满,体态丰腴(图4-47、图4-48),与东魏、北齐时面目清秀、身材修长的风格大相径庭,显示了北周陶俑向隋唐陶俑过渡的一些特征。

(www.xing528.com)

图4-46 女官俑

北齐
高26.8厘米
1979年山西省太原市晋祠乡王郭村北齐娄叡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图4-47 文士俑

北周
通高12.1厘米
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图4-48 骑马俑

北周
通高17.5厘米,长17厘米
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北朝陶俑艺术的盛行,与当时佛教雕塑艺术的发达有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分属不同的雕塑门类,但都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认识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