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资者泛化危机:金融法学家第9辑成果与普惠金融理念

投资者泛化危机:金融法学家第9辑成果与普惠金融理念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金融蕴含着“普惠金融”的价值理念,通过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让更多社会成员参与到金融活动中去,实现更广泛、更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7]然而,在普惠金融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投资者泛化”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当投资者终于摆脱了准入门槛的限制,蜂拥着进入金融市场,一场投资者泛化的危机便悄然降临了。

投资者泛化危机:金融法学家第9辑成果与普惠金融理念

互联网金融蕴含着“普惠金融”的价值理念,通过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让更多社会成员参与到金融活动中去,实现更广泛、更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普惠理念下的互联网金融实现了金融社会化与社会金融化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金融“效率至上的”价值束缚,在促进经济增长之外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使得金融发展成果惠及整个社会,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7]

然而,在普惠金融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投资者泛化”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了出来。传统金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准入门槛,例如我国在私募投资基金、QFII、QDII、金融期货领域设立的合格投资者制度,这是为了筛选出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将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投资者排除在外,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金融风险与金融效率总是并存的,当互联网金融秉承着“普惠金融”的理念,为了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而试图让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金融活动中时,金融风险的增加也就无可避免了。(www.xing528.com)

古语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当投资者终于摆脱了准入门槛的限制,蜂拥着进入金融市场,一场投资者泛化的危机便悄然降临了。因为原本的市场准入门槛不仅筛选出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更是筛选出“理性投资人”。如今让未经筛选的投资民众自由进出金融市场,就意味着有更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大众贸然进行高风险投资。他们可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连一般的金融知识都不具备,对传统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尚且一无所知,更遑论去预见互联网时代下金融市场将会出现的新型风险。历史数据表明,大多数P2P投资者期望在风险上升的基础上获得高回报率[8],而这样的投资者极易在利益面前被冲昏头脑。囿于其本身低下的风险承受能力,当大量“平民投资者”因不合理投资而血本无归时,其无法接受投资失败的现实,极有可能以非法途径要求政府、社会机构为其买单,造成社会不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