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不介入活动目的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不介入活动目的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指导应当善于放弃预设的具体目标,关注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与效益。1.以服从与跟随的姿态“走”在幼儿的后面在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领引,而是跟随,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对于幼儿意愿和想法的压制或干扰。2.不刻意寻求幼儿“玩”的结果或“有效”“玩即目的”,游戏的价值存在于游戏过程中的身心体验,而不在游戏活动之外。对游戏之外奖惩的期望或担忧会改变活动的游戏性质。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不介入活动目的

游戏活动,特别是幼儿园的自选游戏活动,与一般常规教学活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游戏更侧重于学习标的隐蔽化,而集体教学是有明确的预设性目标的。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带有很强的情境性与随机性。进一步讲,游戏活动是以无目的的方式,实现的儿童更为自然的学习与发展,是更为开放的“大目的”。教师的指导应当善于放弃预设的具体目标,关注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与效益。

1.以服从与跟随的姿态“走”在幼儿的后面

在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领引,而是跟随,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对于幼儿意愿和想法的压制或干扰。当幼儿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或者幼儿向教师发出求助时,教师才可以合理地进行予以帮助和支持。

案例:

做 头 饰[2]

老师让幼儿做头饰,做好了以后可以戴到头上玩。这班里有个小女孩,是全班最小的。她按照纸带上现成的印子粘好头饰后,戴到头上,发现头饰太大了,一下子滑到脖子上。这时,她看着别的孩子已戴着头饰玩起来了,显得很着急;她用眼睛看着教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但是教师没有走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她,对她笑着点点头。老师的动作和表情使女孩明白老师不会过来帮她做,老师希望她自己解决。女孩低下头继续摆弄头饰,她不时地抬头看一眼老师,老师每次都报以微笑。老师的关注使女孩坚持探索。她尝试着用各种办法来使头饰适合自己,摆弄了许久,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脸憋得通红。她求助般地看老师。这时,老师在远处用手对她作了一个“折叠”的动作,小姑娘马上明白了,她把头饰的带子折叠了一小段,弄短了,高兴地把它戴在了头上。老师在远处朝小女孩笑着点点头。(www.xing528.com)

评析:

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需尽可能地给予幼儿以自主操作和尝试的足够空间。“做头饰”中,教师没有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就直接去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先鼓励幼儿自己去解决。在孩子确实经过自己的努力而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教师也只是做了个动作的示范,而不是代替孩子完成。这种表面看似“低效”的帮助,但对于孩子的发展却实是一种更有效的帮助。孩子只有靠自己的尝试和努力而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解决。其背后,是教师对于幼儿自己意愿和兴趣的尊重。

2.不刻意寻求幼儿“玩”的结果或“有效”

“玩即目的”,游戏的价值存在于游戏过程中的身心体验,而不在游戏活动之外。对游戏之外奖惩的期望或担忧会改变活动的游戏性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寻求或担忧外部奖惩,与教师干预儿童游戏的策略有关。如果教师经常使用外部奖惩手段来刺激或“鼓励”幼儿游戏,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幼儿对外部奖惩手段的依赖,而缺乏活动的内在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会造成心理气氛的紧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