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实践于教育活动设计中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实践于教育活动设计中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理地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是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中的首要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目标应“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实践于教育活动设计中

(一)关注幼儿发展现状及需求,合理设定教育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既是引导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指针,又是评价教育活动质量的依据和标准。合理地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是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中的首要任务。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获得发展。那么,设定合适的活动目标的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发展目标,也即了解孩子已经达到的水平和预测可能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做到在组织活动时“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1.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发展现状

教师首先要做到了解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目标应“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做好这一工作,教师需要足够的细心,这是教师基本的教育素养,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直接表现。细心就是用心细密,考虑问题全面细致。为此,教师应利用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认真观察幼儿,包括他们的表情、动作、语言及习惯化了的行为,并结合谈话、作品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他们的发展现状。教师在了解幼儿发展现状的时候还要做到关注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和差异性,如要关注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关注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倾向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以及原有经验的差异等。

2.用心研究幼儿,了解幼儿发展需求

设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教师还需用心思考通过教育幼儿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可发展水平。了解幼儿的可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用心研究幼儿,不仅要从幼儿的常见行为表现背后研究幼儿的心理需求,还要从幼儿的突然行为背后了解幼儿的新需要,“一般来说,孩子所突然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新的需要,如新的兴趣倾向、新行为的出现、反复提问和追究特定事物、同伴争议等”[1],这正是了解孩子需求的重要时机和条件。教师要认真观察,并以此为基础用心研究幼儿的发展需求,为设定幼儿的发展目标服务,从而也为制定合理的教育活动目标提供幼儿发展基础。

3.着眼幼儿长远发展,了解幼儿可发展潜力

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长远发展,不可只重视教育的即时效应,而忽视幼儿发展的潜在性。幼儿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时,切记抱持急功近利的思想,只追求明确的结果,规划具体可达成的目标,而忽略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品质。如只关注一次教育活动中的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幼儿自身的主体意识的激发和独立、自制、专注、秩序、合作等这些终身受益的重要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重视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的培养,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不仅关注短期目标,更要有重视教育活动长期目标的意识,如以下案例所示,不仅要在活动中设定具体可操作的短期活动目标,还要树立长远的引领幼儿不断发展的长期目标,并坚持在系统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地得到实现。

案例:(www.xing528.com)

今天上午开展的是大班社会活动“城市美容师”,活动目标有两个,一是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二是尊重环卫工人并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活动结束后,我隐隐觉得这个活动似乎有什么漏洞。因为在活动过程中,我听到一个小朋友对旁边的小伙伴小声说:“长大了千万不能当环卫工人,又脏钱又少。”“就是,不就是扫垃圾的嘛”。听到孩子们的话,我的心里隐隐作痛。尽管我非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了解环卫工人这一职业的特点,并引发孩子们尊重他们的劳动,可是,孩子们仍然表现了对这一职业的冷漠。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目标二设定得太高了吗?然而综合考虑大班孩子的认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情感发展特点,这一目标应该是适用于大班孩子的。既然目标是适宜的,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慢慢地整理自己的思路:让孩子对这种职业怀有敬意的心理前提和经验基础是什么?仅仅是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提升吗?还是激发孩子产生相应情感的心理环境出了问题?想到这里,我仍是疑虑重重。午餐时碰见园长,我就此事与她做了交流,园长解释说,让孩子对这一职业产生敬意,其基础应该是萌生谢意,也就是说要让孩子从内心真正感谢环卫工人的劳动付出,而这一情感的获得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事情,比如它需要孩子对这一职业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不断在认知冲突中去建构自己的相关知识。当然在一次活动中要达成这一目标就更不容易了,所以在这一点上不可急于求成。听了园长的解释,我对于此次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目标二是建立在目标一的基础上的,目标一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这一目标要在活动设计中重点突破,因此,活动设计时不仅要让孩子了解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还可以引导孩子认识他们独特的服装设计以及高科技现代化的环卫工具等,通过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对这一职业内涵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这一职业的兴趣和关注。而目标二作为长期目标,在目标一的基础上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比如可以通过日常谈话、参观活动以及随机教育等得以实施……

——摘自W老师的教育日志

(二)注重幼儿生活价值,科学选用教育活动内容

人的生活就是人的经验,人们在生活里去体验、去感受、去思索、去总结,进而在生活中成长并使身心得到历练。幼儿正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慢慢成长起来的,离开了生活,幼儿的成长就失去了根基,教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内容本应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幼儿教师在选用教育活动内容的时候应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给予幼儿的各种发展机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价值与意义,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疑惑、困难与问题,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发展历程。在幼儿的生活中,通过让其不断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其生长和发展。教学要结合幼儿的生活,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和手去观察、触摸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发展幼儿的认知、观察、分析、探索能力,发展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只有在真实的、自然的生活中,幼儿才能获得和谐的发展。

(三)遵循幼儿学习特点,灵活选用教育活动方法

教育方法和策略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恰当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而且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在主动探索中获得发展,并最终达到教育活动目标。《专业标准》提出:要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时,要充分重视教育方法的选择,灵活选用适宜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选用教育方法时候,不仅要尊重教育规律,同时还要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学前教育应该坚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应该端正态度,在深入认识幼儿学习特点并严格遵循这些特点的基础上选用恰当教育方法,如根据幼儿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使幼儿产生认知冲突,进一步启发孩子的思维,保护孩子创造的火花。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选用自主探索、合作创作、想象创编等方式开展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