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建筑师镜头下的双灼堂,一座乐善好施的民居

一个建筑师镜头下的双灼堂,一座乐善好施的民居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灼堂也是一座“九厅十八井”院落式民居。双灼堂大门门额上至今保存由“郡伯”张星炳旌(表彰)、御史江春霖题写的“乐善好施”横匾。双灼堂与其他“九厅十八井”住宅不同的是:整个布局除了“三堂两横”,后堂以外还设置了一圈弧形围屋。因此,双灼堂与梅州围龙屋虽有几分相像,但还不能属于“围龙屋”。双灼堂内景双灼堂围屋双灼堂祖堂双灼堂内厅

一个建筑师镜头下的双灼堂,一座乐善好施的民居

双灼堂也是一座“九厅十八井”院落式民居。由于平面布局与广东梅县一带的“三堂两横单围屋”围龙屋极其相像,故有的建筑专业著作将其列入“围龙屋”系列。“九厅十八井”民居和现存的“围龙屋”相比较,的确有点类同。它们之间,是有亲缘关系的,也可以说,客家围龙屋和“九厅十八井”民居是互相演变和发展的。

双灼堂的主人吴华年(1853—1914),字灼其,培田吴氏十九世,晚清培田富商,家族尊崇耕读传家,其弟及子侄多人为文人、武将、近代的留学生。吴华年热心公益事业,慷慨捐助。双灼堂大门门额上至今保存由“郡伯”(汀州知府)张星炳旌(表彰)、御史江春霖题写的“乐善好施”横匾。

双灼堂占地3600平方米,建于1890年代,坐西朝东,中轴对称,中轴线上题有“乐善好施”字样的大门是二道门,宇坪北面是入户外大门。外大门和内大门均为牌坊式门楼,外大门门额上题写的是“华屋万年”,嵌有主人“华年”二字,门联为“屋润小康迎瑞气,万金广厦庇欢颜”,意寓美好期望。

入内大门经门楼厅到内宇坪(庭院),内庭院两边是侧院的琉璃花墙和花窗,配以对联,栽植花木,形成一个很有文化品位的休闲空间。

双灼堂与其他“九厅十八井”住宅不同的是:整个布局除了“三堂两横”,后堂以外还设置了一圈弧形围屋。但是,双灼堂的“围屋”弧度较小,与“三堂两横”之间,也没有梅州围龙屋那样比较大的“化胎”(围屋与主屋之间的半圆形空地,常有坡度,含胎息之意,是讲究风水的做法)。因此,双灼堂与梅州围龙屋虽有几分相像,但还不能属于“围龙屋”。(www.xing528.com)

双灼堂内景

双灼堂围屋

双灼堂祖堂

双灼堂内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