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陶瓷研究:鲜为人知的汉三彩釉陶初步分析

古陶瓷研究:鲜为人知的汉三彩釉陶初步分析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王学武严小琴摘要:本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蓝釉、褐釉和绿釉汉三彩釉陶样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为汉代三彩釉陶的制作工艺研究提供参考资料。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的最早的三彩釉陶是唐三彩。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罕见的集蓝釉、褐釉和绿釉三种色彩于一体的汉釉陶,这种有蓝色釉的汉三彩釉陶在以往的文献中报道较少。图1汉三彩样品照片

古陶瓷研究:鲜为人知的汉三彩釉陶初步分析

□ 王学武(柴窑文化博物馆

严小琴(柴窑文化博物馆)

摘 要:本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蓝釉、褐釉和绿釉汉三彩釉陶样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为汉代三彩釉陶的制作工艺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汉三彩;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

釉陶是表面施釉的陶器。汉代是釉陶制作工艺迅速发展的时代,当时人们就已掌握了铅釉陶的烧制技术。铅釉陶是用陶土作胎体,用矿物质作釉的着色剂,用含铅矿物作熔剂,经过700℃左右的温度烧制而成。汉代釉陶大多数釉色单一,习惯上将绿色釉陶叫作“汉绿釉”,将黄色釉陶称为“汉黄釉”,还有少量含两种釉色的复色釉陶[1]。如果三种或三种以上釉色出现在一件釉陶器上,使这个器物呈现出色彩丰富的装饰效果,这就是三彩釉陶。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的最早的三彩釉陶是唐三彩。(www.xing528.com)

唐三彩是先将陶胎放入窑中素烧,取出后再上釉二次彩烧而成。唐三彩的釉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用铅的化合物作助熔剂,在窑内烧制时,各种金属氧化物熔融扩散流动,形成交融复合的多彩釉效果。所谓三彩,实为多彩的交融复合色彩。

在唐三彩出土数量众多的今天,汉代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汉三彩”实物却寥寥无几。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罕见的集蓝釉、褐釉和绿釉三种色彩于一体的汉釉陶,这种有蓝色釉的汉三彩釉陶在以往的文献中报道较少。笔者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对该三彩汉釉陶样品的蓝釉、褐釉和绿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汉代三彩釉陶的制作工艺研究提供参考资料[2]

图1 汉三彩样品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