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需以身作则,塑造学生榜样

教师需以身作则,塑造学生榜样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孔子把以身作则作为师范教育的基本原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这句话揭示了教师需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表率,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以自己崇高的职业责任对学生言传身教,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语言表达要文明、严谨,符合教师的身份。其次是教师要作风正派,品德高尚。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教师需以身作则,塑造学生榜样

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言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身教在于示范,用自身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教师身教的示范,对学生有感化作用,因而言传身教很重要。孔子把以身作则作为师范教育的基本原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教师本身言行端正,能做出表率模范,不用发号施令,学生自然起身效法,教育将会畅行无阻;如果当教师本身言行不正,虽下命令,学生也不会服从遵守。这句话揭示了教师需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表率,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只用言教,不能只进行道德说教,自己不带头遵循道德要求,这样的教师是教不好学生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身教,身体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这些品质来自师范教育的实践经验,不仅对道德教育是适用的,而且也具有普遍意义。

一方面,教师应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成为学生的榜样,凡提倡学生做的,教师必先自己做到,所说的和所做的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另一方面,言传身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身教是以身作则。教师所言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崇高的职业责任对学生言传身教,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www.xing528.com)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外表端庄,言谈举止符合教师的规范。整洁朴素的着装,能够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美感。语言表达要文明、严谨,符合教师的身份。其次是教师要作风正派,品德高尚。加强对师德规范的学习,牢记职业要求,时刻都要记得“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再者作为教师一定要学识渊博,教学风格严格并有趣。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教学中,要有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敢于接受学生的质疑,勇于修正错误,敢于提出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