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越航越远:人类划桨方式的演进历程

越航越远:人类划桨方式的演进历程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原始人类扒在浮木上,用手、脚划击水流推动船只前进。于是,人们就把桨柄加长,桨板加宽,做成长桨。于是,人们便将持桨的方式逐步改成“搁”在船舷上的“搁桨”。为了防止滑动,人们又在船舷上设置了一个支承点——桨座。为了提高船舶航行速度,人们除了加宽桨面之外,还增加了桨的数量。人们不仅在船的两舷配上了桨,还在船的高度方向配上了几层划桨手。

越航越远:人类划桨方式的演进历程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原始人类扒在浮木上,用手、脚划击水流推动船只前进。后来,人们又把木头削成扁形,用作划水,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船只前进。这,大概就是最早的桨。

尽管原始的桨极其简陋,但是,它的发明却使人类彻底摆脱了河岸、海底的束缚,因为,人类借助桨已经能够在远离岸边和篙子够不着底的水面航行了。

桨诞生的准确时间已难以考证,但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在7000多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5000多年前的浙江杭州水田畈和吴兴钱山漾遗址中都发现有早期使用的短桨。尽管加工均较为粗糙,但从桨板面积分析,当时的人类已经意识到划水面积越大,推进船只的力量也越大,船只航行的速度也越快。

随着造船技术水平的提高,船体逐渐增大,船舷也越来越高,原先的短桨就显得不适应了。于是,人们就把桨柄加长,桨板加宽,做成长桨。短桨变成长桨之后,桨的重量也就增加了,握在手中操作显得很沉重。于是,人们便将持桨的方式逐步改成“搁”在船舷上的“搁桨”。为了防止滑动,人们又在船舷上设置了一个支承点——桨座。有了桨座这个点,桨就变成了杠杆,划桨便显得轻松、方便了。(www.xing528.com)

为了提高船舶航行速度,人们除了加宽桨面之外,还增加了桨的数量。桨多了,船只航行的速度也就加快了。特别到了后来,随着船只参加战争,人类对船只的航行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多桨船就出现了。

多桨船的桨之多在历史上曾发展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程度。人们不仅在船的两舷配上了桨,还在船的高度方向配上了几层划桨手。在长沙的一座西汉墓中曾出土过一只木船模型,上面竟有16支完整的长桨。梁朝侯景军中使用的一种高速快艇,竟有160支长桨,其进退相当迅速。当时,人们曾形容它像风、电一般迅速。

以桨划船的方法在世界各地都诞生过,至今有的地方还广泛地使用船桨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