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巨无霸:越航越远的浮动海上机场

海上巨无霸:越航越远的浮动海上机场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的,航空母舰是现有舰种中吨位、体积、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居首位的大型舰艇,人称“浮动的海上机场”。人们之所以将航空母舰称为“浮动的海上机场”,主要因为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上舰只,而且,航空母舰上最显眼的就是与陆地飞机场跑道相似的飞行甲板。除此之外,航空母舰上还装备有各类火炮和导弹发射架等自卫武器。

海上巨无霸:越航越远的浮动海上机场

“什么军舰是最大的军舰!”看到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航空母舰”。

是的,航空母舰是现有舰种中吨位、体积、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居首位的大型舰艇,人称“浮动的海上机场”。

人们之所以将航空母舰称为“浮动的海上机场”,主要因为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上舰只,而且,航空母舰上最显眼的就是与陆地飞机场跑道相似的飞行甲板。在一般舰艇上,主甲板最长只有200米左右,最短的只有10多米,最宽也不超过40米,最窄只有几米。相比较而言,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就显得特别大、特别宽,并且呈多边形状,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的面积要比一般舰艇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如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总长332.9米,飞行甲板宽76.8米,相当三个多足球场的面积。

航空母舰的大还不仅仅体现在飞行甲板的面积上,现代航空母舰的舰体高度少则40多米,多则有70多米,相当于一二十层大厦的高度,可与座落在北京长安街上的“北京饭店”比高低。航空母舰既大又高,舱室当然不少了。如美国的“小鹰”级航空母舰,全舰共有1500个大小不同的舱室,相当于“北京饭店”房间的总数。

航空母舰的大还体现在排水量上,排水量小的也有2万吨,大的可达9万吨以上,不论其他,仅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的两个锚,每个就重达30吨,锚链重达246吨;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上有4个螺旋桨,每个螺旋桨直径达6米以上,重量也近30吨。

航空母舰“大”的第四个体现就是载有多种武器与大量弹药。航空母舰上装载的飞机有歼击机、攻击机、反潜机、预警机侦察机加油机、救护机等多种多样,少至40多架,多至近百架。除此之外,航空母舰上还装备有各类火炮导弹发射架等自卫武器。

航空母舰“大”的第五个体现就是电子设备数量惊人。一艘现代航空母舰,仅各种雷达发射机就有80余部,接收机约有150余部,雷达天线近70个,无线电台百余部,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战术数据系统”,它指挥各种武器迅速准确地对敌射击。

航空母舰“大”的第六个体现就是发动机的“劲儿”特别大。如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满载排水量为91400吨,相当于9000辆装满货物的解放牌卡车或1100多个装满货物的火车皮的总重量,可航空母舰航行起来的速度却不慢,达30~35节,相当于一般客轮的3~4倍,而这一切,全是由于航空母舰有一套“劲儿”特大的动力装置。就“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而言,其动力装置的功率竟达30万匹马力!差不多与一座中等城市厂矿企业所需的动力相当。此外,航空母舰上所需要的用电量也很大,一般现代化的航空母舰的总发电量达2万千瓦,与一座中等城市照明用电量持平。

在所有的兵器中,航空母舰最大,站在有3个足球场大的飞行甲板上,人们会常常感到自身的渺小,但是,与陆地机场相比,航空母舰上的飞行甲板又太小了,两者相差四五十倍,而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却比一般陆地机场多得多,那么,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怎样在这窄小的“机场”上起飞的呢?原来,现代航空母舰上均有斜角甲板,升降机、弹射器、助降器、拦阻索五大“法宝”。

斜角甲板由直通飞行甲板和斜角飞行甲板组成,两个甲板分别供飞机起飞和降落用。直通飞行甲板在舰的前部,专供飞行起飞用,它的上面有两座弹射器,飞机利用弹射器起飞,每次可起飞2架,直通飞行甲板一般长70~90米,甲板的前端伸出两个像山羊角似的长条,叫“回收角”,它的周围设有尼龙网,用来回收飞机弹射后所抛下的拖索。斜角甲板位于飞行甲板的左侧,与舰艇首尾中心夹6°~13°角,上面装有拦阻索,供飞机降落时用。飞机降落时,速度很大,当机轮着舰后,飞机仍有很大的冲力高速向前跑,机身下特别的尾钩钩住四根拦阻索中的任意一根,拦阻索产生很大的阻尼力,使飞机滑行一段不长的距离(80米以内)停下来,然后拖到停机区,或者拖到升降机口进入机库。

现代飞机需加速到一定速度(如喷气式飞机需加速到350公里/小时)才能离地起飞。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这样短的跑道上,单靠飞机自己滑跑加速飞行是不行的,飞机等不及飞机加速离甲板就已经滑出甲板而掉到海里,为此现代航空母舰上都有使飞机加速的弹射器。弹射器像大弓一样,能将飞机像射一支箭一样射出去,飞机利用弹射器可在60米左右的距离加速到起飞速度。

助降装置是引导飞机正确着舰的装置。飞机着舰时,着舰点必须很准确,太前了或偏了一个角度,飞机就可能冲出斜角甲板掉到海里;太后了,飞机就上不了甲板而与舰尾相撞。助降装置像台阶一样,一步步引导飞机准确地降到飞行甲板上。透镜式助降装置是较早的助降装置,它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一天,一位名叫古德哈特海军中校看到女秘书对着镜子口红,忽然灵机一动,随即在镜子上涂上口红,又把镜子放到办公桌的中间,然后瞧着镜子上的口红标记,练习用下颏触接办公桌的桌面,他如愿了。由此原理而制成的透镜式助降装置也研制成功了。现在,人们又研制成功了“全天候电子助降系统”,其原理是运用跟踪雷达校正着舰点。(www.xing528.com)

拦阻索实际上就是一根大强度的绳索,末端连着液压阻尼缓冲器,其垂直于斜角甲板的中心线,自斜角甲板尾端60米处开始,向舰首方向每14米横设一根,一连设置4~5根,飞机滑跑60~90米后完全停下来,地勤人员立即跑上去,将拦阻索从飞机着舰钩上脱下来。除拦阻索外,航空母舰上还设置有应急拦机网,以使飞机着舰钩放不下或其他原因时对飞机进行强力拦阻。

升降机是将飞机从机库甲板搬到飞行甲板或从降落区搬回机库的升降装置,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舷内升降机和舷侧升降机两种。

现代航空母舰分排水量在3万吨以上、能携带上百架飞机的重航空母舰,排水量在1~3万吨、携带45架左右飞机的轻航空母舰,排水量只有1万吨左右、设有装甲和水下防护舱的护航航空母舰三大类。按排水量大小,人们又将航空母舰分为大、中、小三类,6万吨以上为大型航空母舰,2~6万吨为中型航空母舰,2万吨以下为小型航空母舰。此外,人们还按所担负的作战使命将其分为攻击型航空母舰、反潜型航空母舰和泛用型航空母舰三大类。

航空母舰诞生历史并不长。1910年11月,美国人在轻巡洋舰伯明翰”号上铺设了一条26米长的木制飞行跑道,第一次使飞机从舰艇上起飞。两个月后,美国人又一次在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的后甲板上铺设了长36米的木制跑道,并每隔一米装一条两端拴着沙袋的绳索进行了着舰试验。这两次试验的成功,使航空母舰的诞生成为可能。1918年,英国海军将一艘巡洋舰的前、后甲板上的主炮塔拆除,铺上木制跑道,以甲板中部的上层建筑为界,前面的跑道供飞机起飞用,后面的跑道供飞机降落用,这艘改装后的巡洋舰被称为“飞机搭载舰”,它能载20架飞机,是人类史上第一艘用旧军舰改装成的航空母舰。1922年,美国将一艘运煤船改装成全通式飞机甲板的航空母舰“兰格利”号。1922年底,人类史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在日本诞生了,这艘航空母舰已初步具有现代航空母舰的样子,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很小,且位于右舷,该舰排水量7000多吨,长160多米,航速25节,携带飞机21架。

不过,航空母舰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从其诞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人们还迷恋“巨舰大炮”,将战列舰和巡洋舰当作海战的主力,而将航空母舰看成辅助兵力,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以6艘航空母舰和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偷袭珍珠港成功之后,人们才发现了航空母舰不可小视的作战能力。之后的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又一次证明航空母舰起到决定海战胜负的主导作用。这几次海战震惊了各国海军,各海军强国纷纷掀起建造新型航空母舰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各国已建成或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舰有200艘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海军大国都把主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设计建造新型的航空母舰和其他新型舰艇上,他们不是追求数量上的多,而是从作战威力上入手。总之,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空母舰的数量不断下降,但由于采用了新技术,航空母舰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大多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航空母舰目标大、造价高等缺点也日益显露,为此,军事科学家和造舰工程师们认为,未来的航空母舰将向如下几个方向发展:

1.向小型廉价化方向发展:小型航空母舰造价低、目标小,又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经济能力较弱小国家获得海空制空权的经济做法,也是海军强国大型航空母舰的补充。况且,垂直起降机和直升机的发展使小型航空母舰具有早先大型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

2.向新船型方向发展:气垫船双体船是50年代后出现的新船型。气垫船快速、经济并具有两栖性,而且航速快、机动性好,不受鱼雷和水雷的威胁,而且,当气垫船航速达100节后,气垫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不需借助弹射器和拉阻装置就能顺利起降。双体船是两个船身共用一个主甲板,甲板面积大,航速较高(可达50节)和稳性好,有利于飞机起降。

3.向水下型方向发展:现代航空母舰体积庞大,目标大,容易遭到敌方导弹和飞机袭击,而一旦进入水下,隐蔽性大增,是未来最为理想的航空母舰。据巴西的《标题》杂志1990年披露,美国和原苏联均相继开始了潜水航空母舰的研制工作。文章说,潜水航空母舰悄悄浮出水面,无声地打开巨大的舱门,伸出两个起重机,吊着两架飞机。飞机两架两架起飞,总共6架战斗机飞向目标。接着,潜水航空母舰紧闭舱门沉入海底,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一小时后,飞机飞到潜水航空母舰等待地点,母舰重新浮出水面,通过起重机两架两架地把飞机收回。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航空母舰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均将成为海战的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