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体船的稳定性和作用分析

双体船的稳定性和作用分析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双体船,就是有两个并列的船体,上部由构架或连续甲板连接的船只,或者是两舷各有一至两个平衡浮筒的单体船。显而易见,双体船比单体船的稳性好,甲板面积大,用构架连接起来的双体船,两个船体之间便于安装起重装置,这对海上救生及进行其他海上作业是极为重要的。支柱是穿透水面将上体、下体连成一体的垂直翼状体,它的内部容积可作为上下体之间的通道。每个下体可以由一个或两个,甚至多个支柱与上体相连。

双体船的稳定性和作用分析

所谓双体船,就是有两个并列的船体,上部由构架或连续甲板连接的船只,或者是两舷各有一至两个平衡浮筒的单体船。

显而易见,双体船比单体船的稳性好,甲板面积大,用构架连接起来的双体船,两个船体之间便于安装起重装置,这对海上救生及进行其他海上作业是极为重要的。前苏联曾成功地使用过专门打捞失事潜艇用的“公社”号双体客船。70年代,前苏联造船专家建造了“实验”号双体渔船和“休养”号江河双体游艇,设计并开始成批生产大型海上双体船和货船。美国海军也建有两艘用于深水救生工作的双体船。

以上所讲的是传统的双体船,在本世纪60年代,一种新型的名叫半潜双体船(又称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受到了重视。半潜双体船是一种介于潜艇和水面船之间的特殊船型,这种船由下体、水上船体(即上体)、支柱(或称支架)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下体是两个全潜于水下、彼此平行且相对称、形状与潜艇或鱼雷相似的浮体,是半潜双体船产生浮力的主要部分。上体是一个完全高出于水面以上,形状大致像一只长方形的箱体,内部是舱室,上面是宽敞的甲板。支柱是穿透水面将上体、下体连成一体的垂直翼状体,它的内部容积可作为上下体之间的通道。每个下体可以由一个或两个,甚至多个支柱与上体相连。支柱的水线面很细瘦,但由于各支柱的水线面分散在左右前后,间隔较大,因此对于船的中线面和船长中点具有足够的面积矩,也就能够充分保证船的纵向和横向的静稳性。支柱的水下体积还提供了小部分浮力。

与其他船舶相比,小水线面双体船有如下几个特点:

(1)低的兴波阻力。双体船的湿表面积约为等排水量单体船的二倍多,所以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摩擦阻力比常规单体船大一倍以上。形状阻力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几乎保持不变,即使船型局部稍加变化也没有明显的反应。而兴波阻力则无论在船的速度和形状改变时都会非常敏感地引起变化。小水线面双体船的主要排水体积——下体完全潜于水下,支柱露出水面上的水线面积又很小,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兴波阻力。特别是高速时,它的优越性更加显露,总阻力显著低于常规的单体船。在30~50节,其阻力优于已有的水面舰船,包括水翼艇和气垫船

(2)良好的耐波性。小水线面双体船完全潜于水中的下体和它的小的水线面使海浪对它扰动力较之常规的单体船大为降低,在波浪中的运动幅度大大地小于常规的单体船,且在风浪中失速小,能保持较高的航速性能。(www.xing528.com)

(3)宽敞的甲板面积。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的日益发展,水面舰艇特别是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这一类多用途的战斗舰艇,它的有限的甲板面积和舱室容积已经不能满足容纳多种武器和日益复杂的自动控制设备的要求,相比之下,小水线面双体船则具有从首到尾利用率很高的箱形水上船体和宽敞的甲板面积,为设置多种武器和停放直升飞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声呐探测效果好。常规水面舰艇的舰体声呐在高速航行或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中航行时,本舰的噪声对声呐接收器的干扰很大。在速度超过25节或在舰艇上颠下簸的大浪中,声呐实际上是不起作用的。小水线面双体船由于具备航行稳定、下体全潜于水中、螺旋桨噪音低,外界对声呐干扰小等优异条件,可以更好地搜索、捕获、分辨和跟踪目标,提高了声纳的探测效果,增大了它的使用适应性。另外,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双体并列形式还便于声呐装置的布置。

(5)与常规单体船相比,小水线面双体船由于其船体形状几乎全是平面与圆柱体,从而还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建造周期短等优点。

(6)小水线面双体船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结构自重较大,湿表面积过大,低速时总阻力较单体船为高;吃水深,不适宜狭窄和浅水航道航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