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美望实:创立自主探索合作空间,提升思维能力

智美望实:创立自主探索合作空间,提升思维能力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推导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由“观众”变成了“演员”,通过充分地想、编、议,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活跃了思维能力,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体验了快乐,“跳一跳摘到桃子”。

智美望实:创立自主探索合作空间,提升思维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实践出真知”,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亲自做一做、试一试,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才会有创新,才能有成功的可能,而且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学生能提出解决的问题,并积极地去解决它,是最难能可贵的。

我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后,出示习题:图中的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如图)有些学生认为填3/6,有些学生认为也可以填1/2,我就及时地让全班分组讨论:为什么?然后派代表上台讲解,台下学生可以随时补充,发表不同见解。

生1:我认为填3/6、填1/2都行,因为他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取3份,正好取了一半,1/2也就是取了整体的一半,所以我们组认为1/2=3/6,正确。

生2:我们发现分子正好是分母一半,分母是分子的两倍。

生3:我还发现了只要分子是分母的一半的都等于1/2,如50/100。(www.xing528.com)

生4:我还能举出是1/2的例子:1000/2000,20000/40000,49/98等等。

真不简单!三年级的孩子,还没接触到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竟然分析得那么透彻,讨论得那么热烈,是我备课时没想到的,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优秀?

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我认为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没有过多的指导、帮扶,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同学们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以小组为单位,拼出不同的长方形,大胆猜想:长方形面积可能与谁有关?并观察: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减少一横行或一竖行,你会发现面积与原来相比怎么样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面积的大小与长有关系,与宽也有关。继续引导学生探索:你还发现了什么?(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与长方形的长、宽有关系)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感想、互相启发、补充,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计算公式。整个推导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由“观众”变成了“演员”,通过充分地想、编、议,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活跃了思维能力,理解和掌握了新知。练习中,我让学生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用自己的直尺去量,同学们在操作中会发现直尺太短,只有20厘米,怎么办?这时老师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体验了快乐,“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的教学淡化了“叫”的痕迹,强化了“学”的功能,看似散乱,但是实际上焕发出的正是课堂的活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