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体育课堂习惯-智美望实

培养体育课堂习惯-智美望实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课堂教学驾驭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实现提升课堂实效性最重要环节,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习方法的引领是有效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很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而且要将常规要求体现在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对于个别违犯的同学,要求其及时改正,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除了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有趣味的教学氛围也尤为重要。

培养体育课堂习惯-智美望实

(一)课前准备

我们进行的教学设计应该在《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乐于接受,同时也学到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例如,教学设计上应围绕主题,选择各种趣味性的游戏,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而对那些单调、乏味、重复的教材进行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和竞争性。如,在走和跑教学中,一般都会采用跑道上绕圈的练习方式,学生一听便产生逆反心理,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在教学中改变模式,设计不同的情景模式,并用适合学生年龄水平的言语表达出来,学生就能主动地去听,然后去练习。如,让学生穿越森林,避开雷区等这样可以更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要特别准备自己讲解的语言,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语言,抓住关键词,让学生能快速地理解练习的要求和规则。教学设计中有的要求是教师做示范,学生就能明白的,这种情况就不需要教师去讲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示范的直观效果要远比讲解的好,这样学生也就能看懂要求和规则。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引领学生发展的依据。教学目标过高则难以实现,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但是过于简单又无法起到激励的效果。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还需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利用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这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低年级的足球传球中,和低年级学生讲解脚弓触球学生不容易理解,而指导学生在其脚弓处贴张笑脸,告诉他让笑脸碰球,学生就能马上明白了。

(二)课堂教学

驾驭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实现提升课堂实效性最重要环节,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习方法的引领是有效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很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序、高效的教学组织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有序、高效的教学组织包括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步骤清晰,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因此,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安排常规内容上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要将常规要求体现在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对于个别违犯的同学,要求其及时改正,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比如,5秒集合,5-4-3-2-1,就要出现整齐的队伍。比如,在教学讲解下一个教学内容时师生对暗号,“面向老师,立正站好”“小嘴巴,不说话”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收放自如、令行禁止。(www.xing528.com)

除了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有趣味的教学氛围也尤为重要。在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和情景化教学就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但充满好奇,容易被吸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生动形象且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授课,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能快速地提取到有效的信息,提高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例如,运用口诀来行进教学更有效。低年级踏步走中,教会学生“抬头、挺胸、直摆臂”的口诀,并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一边踏步,一边喊口号,这种简单、直接的信息,学生便于直接提取到,并能运用上,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体现班级的气势。练习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只需要简单的提示语言,学生就能明白要练习的内容。情景化教学不仅要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来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实现分层教学。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促进教师进步必要手段,教学是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因此在每次课堂教学后,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要反思成功之处,便于更好地提升和完善。更要反思不足,任何人的任何课都必然有不足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可成为今后教学上的教训,少走弯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是提升体育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有整体地规划和具体细节的灵活性,保证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是更长时间,体育课有相对稳定的规矩。对不同种类教材的课也有相对规定的总体要求,如球类课中拿放球的要求,投掷课中的投和捡的要求,而在课堂中又要根据主教材的内容,灵活地设计情景和变化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