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系统规划法:理论与实践

企业系统规划法: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 BSP战略开发步骤研究开始阶段。努力使企业各级取得对系统的一致看法,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定义业务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就是将企业中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或活动进行集合。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U/C矩阵来划分子系统,刻画出新的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矩阵中的列表示数据类,行表示功能,并用字母U和C表示功能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企业系统规划法:理论与实践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结构化的方法论。它首先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业务过程和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该方法主要基于支持企业的处理活动,目的是产生决策。它将系统开发分为六个阶段:确认需求、界定需求、一般设计、详细设计、开发与测试、安装与正式作业。

1.BSP开发的工作步骤

BSP法从企业目标和最基本的活动过程出发,结合数据和决策分析,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其工作步骤如图4-3所示。

图4-3 BSP战略开发步骤

(1)研究开始阶段。成立规划组;进行系统初步调查;分析企业的决策过程、组织功能、关键人物、用户的期望、用户对现有信息系统的看法;了解企业相关的主要活动,也包括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各类人员对信息系统的看法。努力使企业各级取得对系统的一致看法,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介绍让大家对企业和对信息支持的要求有全面的了解。

(2)定义业务过程。定义业务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就是将企业中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或活动进行集合。企业过程定义是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企业资源所需要的业务过程,构成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识别业务过程建立在对企业有较深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按照业务过程所建造的信息系统,其功能与企业的组织机构相对独立,因此,组织结构的变动不会引起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变动。

(3)业务过程重组。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找出正确的过程和低效的过程,找出不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并取消,进一步优化处理信息技术。接下来按功能分组,如经营计划、财务规划、成本会计等。

(4)定义数据类。所谓数据类就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的相关数据。一个系统中存在着许多数据类,数据类是根据业务过程来划分的,即分别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它有关的输入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

(5)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功能和数据类都定义好之后,可以得到一张功能/数据类表格,该表格又可称为功能/数据类矩阵或U/C矩阵。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U/C矩阵来划分子系统,刻画出新的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

(6)确定子系统实施的先后顺序。由于资源的限制,信息的总体结构一般不能同时开发和实施,总有个先后次序。划分子系统之后,根据企业目标和技术约束确定子系统实现的优先顺序。一般来讲,需求迫切的、容易开发的优先开发。

(7)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2.子系统的划分(www.xing528.com)

BSP方法是根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它尽量把信息产生的企业过程和使用的企业过程划分在一个子系统中,从而减少了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划分子系统的步骤如下:

(1)作U/C矩阵:利用定义好的功能和数据类产生一张功能/数据类表格,即U/C矩阵,如表4-1所示。矩阵中的列表示数据类,行表示功能,并用字母U(use)和C(create)表示功能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交叉点上标C的表示这个数据类由相应的功能产生,标U的表示这个功能使用这个数据类。图的左列是企业过程,最上面一行列出数据类。如果某过程产生某数据,就在某行某列矩阵元中写C;如果某过程使用某数据,则在其对应元中写U。例如,产品预测功能需要使用有关产品、客户、销售区域和计划方面的数据,则在这些数据下面的销售一行对应交点标上U;而计划数据产生于经营计划功能,则在对应交叉点上标C,如表4-1所示。从表中可以得出功能/数据关系表的三条规律:

表4-1 功能/数据关系(1)

①任何一行或列都是U、C共存的,不能空行或空列。

②每列最多只能有一个C,且有一个或多个U。

③从数据的唯一性考虑,数据的产生必须来自唯一功能。

(2)调整功能/数据类矩阵。开始时数据类和过程是随机排列的,U和C在矩阵中的排列也是分散的,必须加以调整。首先,功能这一列按功能组排列,每一功能组中按资源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排列。其次,排列“数据类”这一行,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主对角线。在不破坏功能成组的逻辑性基础上,可以适当调配功能分组,使U也尽可能靠近主对角线。

(3)把U和C比较集中的区域用粗线条框起来,这样形成的框就是一个个子系统。并起个名字,这就是子系统,见表4-2所示。

表4-2 功能/数据关系(2)

(4)用箭头把落在框外的U与子系统联系起来,表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例如,数据类“成本”,由经营计划产生,经营计划子系统要用到这一数据类,如表4-2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