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至民国时期插屏摆设的座镜、玻璃镜插屏的作用与特点

明清至民国时期插屏摆设的座镜、玻璃镜插屏的作用与特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带座插屏在明清两代及至民国时期风行一时,从帝王宫殿,到官宦家居,都很常见,成为客厅或书房的典型摆设。在曹妃甸地区调查,民国期间多是玻璃镜面的插屏,既可起居家装饰和摆设的作用,水银玻璃的又能照人,做穿衣正冠和修饰打扮的梳妆镜之用,故此,当地百姓称之为座镜,是靠山镜出现之前家庭中的重要摆设,往往放置于大板柜正当中的位置,倚墙而立,掸瓶、帽桶等器瓶之物分置两侧,轻易不再移动。

明清至民国时期插屏摆设的座镜、玻璃镜插屏的作用与特点

插屏是凡屏扇与屏座可装可卸的座屏、砚屏等的统称,属于屏风的一种。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重要的陈设器物,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过去被归为家具一类,主要就是用来挡风、遮蔽和做临时隔断,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里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大都是接地而设。清初开始出现插屏和挂屏,主要功能还是供人欣赏之用。

插屏也称台屏,通常由屏框、屏心、站牙、立柱等组成,其屏框多以高档硬木制作,如紫檀、黄花梨、红木,也有黄杨木、楠木、榉木等。屏心分为正反两面,正面多以木雕、牙雕、漆雕、描金等技术手法,刻画山水、人物、风景等内容,后来多是玻璃画或素面玻璃,反面一般镶嵌诗句,有的也为素板。

插屏一般形体大小差异很大,大者高两三米,小者只有20来厘米。大插屏根据房间和门户大小来确定高度,多设于室内挡门之处,小的多置于厅堂或书房的案几之上,以点缀美化环境。虽置于室内,但无论风景还是人物图案,由远及近,层次分明,给人以舒畅感觉。(www.xing528.com)

带座插屏在明清两代及至民国时期风行一时,从帝王宫殿,到官宦家居,都很常见,成为客厅或书房的典型摆设。如果是名贵木材打造,则更显器型大方,色调沉稳,再加之工艺精细、纹饰饱满,极具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在曹妃甸地区调查,民国期间多是玻璃镜面的插屏,既可起居家装饰和摆设的作用,水银玻璃的又能照人,做穿衣正冠和修饰打扮的梳妆镜之用,故此,当地百姓称之为座镜,是靠山镜出现之前家庭中的重要摆设,往往放置于大板柜正当中的位置,倚墙而立,掸瓶、帽桶等器瓶之物分置两侧,轻易不再移动。

后一插图为紫檀砚屏,张建龙藏品,是笔者所摄规格最小的插屏,通高15厘米,宽13.5厘米,周围回形纹饰,非常精美。这种小插屏多置于书房的砚前,以遮风尘,为文房四宝的衍生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