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捕捉孩子敏感期: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时期!

捕捉孩子敏感期: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时期!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打人,也是敏感期的一种正常表现。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孩子有“暴力”倾向,更不要给孩子贴上暴力的标签,因为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打人。这时,孩子就会非常聪明地意识到,无论父母在干什么,只要他打人,父母就会关注他。所以,孩子就会把打人当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这些情形让他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捕捉孩子敏感期: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时期!

重视孩子手的敏感期

11 1.协助口探索外部世界

在孩子手的敏感期,孩子通过手的使用协调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通过手来发现这个外在的世界,建构儿童自己内在的世界。

口是宝宝探索外部世界的重要器官,但仅仅利用口很多探索行为是不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帮手,那就是手。宝宝吃手的行为就是为接下来的探索行为做准备,他通过用口吮吸或啃咬手,把手唤醒,把手的能力释放出来。

这样,宝宝就可以手口配合,继续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了。

11 2.与记忆力以及反应敏捷度有关提到孩子手的能力,很多家长常常会自豪地这样说:“我家孩子的手巧,他的手指还会跳舞呢!”“我家孩子的手很灵活,从2岁起,就会用两个手指头或三个手指头拿东西。”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发现一些孩子的手很笨拙,他们的手做不了细活儿,如缝扣子、拣细小的物品等,他们甚至不能自如地用两个手指夹东西。

中国有个古老的成语,叫做“心灵手巧”。其实,“心灵”与“手巧”

的确有着必然的联系,手指的灵活性与孩子的记忆力以及反应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也就是说,如果在孩子的幼年期,家长就有意识地开发孩子手的潜能,那孩子的记忆力及反应的敏捷度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11 3.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智力发展,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用两个手指把细小的物体捏起,这属于手部精细动作。手部精细运动的发展,对宝宝智力的发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宝宝更加深入地探索物品的大小、形状以及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宝宝空间感的建立。

如果妈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去抓握微小的物品,由于小的物体目标较小,它需要宝宝的眼睛更细致地去调节焦距,所以它对宝宝的视觉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并且,不仅能够改变宝宝的抓握方式,还能锻炼宝宝指尖细小肌肉的协调动作,从而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

伸手打人:不是爱打人,只是想引起注意一位妈妈很苦恼,她这样说:

我的儿子才1岁零4个月,可从上个月起,他就会“打人”了。而且,他并不只是在嘴上说说,每次都是说“打你”的同时,手就真的“啪”的一声打了下来,有时候是打我的脸,有时候是拍我的头,甚至还拽我的头发!他是真打,有时候还挺疼的呢!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孩子打人,也是敏感期的一种正常表现。他打人,可能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自己太过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也可能是他想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爱或不满,还可能是他想与别的小朋友沟通、交流等等。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孩子有“暴力”倾向,更不要给孩子贴上暴力的标签,因为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打人。

11 1.对孩子的行为别太敏感

如果孩子的“打人”动作被父母发现,父母就严加管教的话,孩子这种打人行为与父母给予的关注之间的因果联系很快就会被孩子觉察。

这时,孩子就会非常聪明地意识到,无论父母在干什么,只要他打人,父母就会关注他。所以,孩子就会把打人当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打人的行为不要太敏感,否则就会让孩子的打人行为转化成他的一种习惯,他以后可能就会真的打人了。

11 2.别给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很多孩子打人,其实只是拍打,而不是真的打,这是他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他在打人时,会是在这样一些情况之下:生气了,父母不理解他了,别人离他太近了……也就是说,这些情形让他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父母应该知道,当孩子发现自己无法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时,当他发现父母误解他的时候,他就会比较着急。这个时候,他就会本能地通过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肢体上的行为往往会被父母误认为是攻击性的,这时,孩子就更加感觉到不被理解,就会更加着急。

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如果是这样的情形,父母应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开,是吗?”等等。当父母帮孩子把他想表达的意思说出来时,他就会如释重负,就会感觉父母理解他了,也就不会再通过肢体语言——打人来表达自己了。

11 3.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坏榜样

父亲的,尽量给儿子做一个好榜样,平时,言行举止尽量宽容周到,注意善待女性,有礼貌;当母亲的,也要给女儿提供好的模仿对象,平时,待人接物亲切温和,细心周到。千万别忽视这些,也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是会被孩子模仿的。

11 4.降低孩子观看暴力的机会。

譬如,电视里的打斗场面、大孩子之间的推搡,特别是大人对孩子的粗暴动作都尽量让孩子少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随意拍打,孩子难免学样。另外,父母平时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夸耀和赞美别人的打斗。

11 5.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要随意指责他。

大人的言行举止应该让孩子知道,你不赞成的是他打人的动作,而不是他这个人。孩子正面的自我形象对纠正他的攻击性行为有很大帮助,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孩子自毁形象。

乱扔东西:对学到的新本领充满好奇一位家长曾这样说:

我家那小家伙1岁左右时,忽然变得特别“坏”。一次,我递给他一块饼干,他把饼干抓住,却又扔掉了;我又递给了他一块,他还扔,而且扔掉之后,还冲我坏坏地笑。

以后这种情况多次发生过,不管我给他什么物品,他拿到后都喜欢扔掉几次。后来,不仅如此,他还多次把桌子上能拿得动的物品都扔到地上。扔完之后,他要么会瞅着地上乱七八糟的物品坏坏地笑,要么脸上总是呈现出十分满足的表情。

其实这位家长所讲的情况是孩子处在手的敏感期的一种很典型的表现,孩子是在体验手的功能。随着手的功能逐渐被唤醒以及手部的肌肉逐步发达,孩子会发现,手不仅能抓东西,而且还能扔东西,这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个重大发现。所以,他们要不断地体验这一新功能。

既然认识到这一点,那就不要再斥责宝宝乱扔东西了。但为了减少麻烦,家长还要想出一些策略,对付这个聪明的小淘气。

(1)给宝宝不易损坏的玩具。一些毛绒玩具橡胶制玩具、塑料玩具,一般不易损坏,可以给宝宝在床上、地板上、餐桌椅上准备一些,让宝宝尽情地玩。

(2)不要给宝宝食物。当宝宝吃饱后,就要把餐桌上的饭碗拿开,食物拿走,不能养成扔食物的习惯。一来食物扔到地上不好收拾,二来对食物也是浪费。

(3)为了方便,妈妈可将玩具用线或皮筋儿拴在宝宝床头,当宝宝扔出去后,妈妈指导他再把玩具拉回来,这样,宝宝就不会因够不到玩具而哇哇大哭了,同时也省却了捡东西的烦恼。(注意拴的绳子不要太长,免得绕到宝宝脖子上出危险。)

(4)不要马上收拾。如果当宝宝扔出一个玩具后,你就马上收拾,那宝宝就以为这是两个人玩的游戏,会玩得更起劲儿。因此,宝宝扔出玩具后,不要马上捡回来,而要等到把手中的东西都扔完,他找你要时,你再捡回来。

(5)家中的手机、手表等价格昂贵的东西注意要放在宝宝不易够到的地方,宝宝可不管东西是否能扔,是否昂贵,真要扔坏了可是一种损失。

(6)爸爸妈妈有兴致陪宝宝玩的时候,也可以和宝宝坐成面对面,中间隔一点距离,一起拿个毛绒玩具扔过来扔过去,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的能力,还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乐此不疲地来回走

行走的敏感期

解读孩子行走的敏感期

在手的敏感期之后,儿童急切地需要扩大自己的探索范围。其实,手的敏感期来临之前,儿童就试探着通过自己的运动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开始他们用爬行的方式,爬行带来腿和手的协调运动,也增加了腿、手的肌肉力量和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这为后来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这时的儿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感到鼓舞,因为他从此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这种感觉像获得第二次诞生一样令他欣喜。

行走将儿童带到任何一个他想去的地方,这时的儿童对走路无限痴迷,人一生中最喜欢走路的时期大约也就是这个时期。儿童为了感受腿和脚与地面碰触的感觉而不断地行走,为由自己的腿、脚把自己带到了目的地而欣喜不已。这个时期,成人要跟在儿童的后面,让他们满足自己走路的欲望。

这时的孩子还有一个特征:哪里不平往哪里走,哪里脏往哪里走。这个特征会造成成人与儿童的激烈冲突。因为成人走路是以追求效率为前提的,大都会挑选那些近的、平坦的道路,所以不能理解和忍受儿童的这种不讲效率的行为。每当儿童这样做时,就会强行将儿童从我们认为不好的道路上拉回来。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会大哭不止,并要求回到原来的路上去。

这个时期,有的成人还会为孩子穿上那种带有响笛的鞋子。这种新奇的鞋在孩子走路时会发出尖利的响声,也许对成人来说这里一件很好玩的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响声会严重干扰孩子对腿的感受和周围事物的观察,使孩子变得心烦意乱,要求妈妈抱,而不愿意再去探索来自腿的感觉。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可以走好几里路不会累,但小孩子在走路时不像成人那样在心里有一个目标。幼儿学习走路是为了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地走,既没有节奏,也没有目标,但是四周的景物都吸引着他,鼓舞着他继续向前。如果成人这时想帮助孩子,他必须放弃自己的步伐与目标。”

在一个雪化后的傍晚,水泥地上有一个个美丽的小水洼,一位妈妈提着东西慢慢地走在前面,孩子跟在妈妈的后面。突然孩子对路边的石头路沿发生了兴趣,上去了又下来,面露欣喜,不断地重复这一动作。妈妈站在前面喊他快走,孩子像没听见一样。最后,妈妈实在不耐烦了,过去一把将他从石沿上拉下来,严厉地呵斥他为什么不跟着妈妈快走,在那里干什么。这位妈妈粗暴地打断了孩子用腿去探索路边石沿的行为,这种探索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机会。

接着孩子又对路上的水洼发生了兴趣,小脚在水洼里叭叽叭叽地踩着,感受来自腿的那种感觉。这时妈妈看到孩子在踩水,又在前面大叫起来,呵斥孩子把鞋都弄脏了,过来一把将孩子拉出水洼,硬拖着他向前走去。孩子无限留恋地回望着那些水洼,妈妈却全然不觉。

上面那位妈妈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成人给予儿童敏感期需求的满足就是对儿童成长的最大帮助,而成长是每一个儿童的权利。如果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变得优秀,就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解读他,耐心地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的探索工作。

行走敏感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1 行走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让孩子的精神生命得到成长一位妈妈这样讲述:

一天,我带着1岁半的儿子在外面玩,因为刚刚学会走路,他伸着两只小胳膊一会去看看这儿,一会去看看那儿,样子非常可爱。突然,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便着急地向草丛冲去。因为他所在的地方到草丛中还有一个小台阶,但儿子没发现,一脚踩空了,在草丛里摔了个屁股蹲。

令我惊讶的是,儿子并没有哭,当我把他抱起来时,他只是非常迷茫地向刚才摔倒的那个地方看。

之后,儿子在我怀中挣扎,我把他放下来,他又朝着草丛的方向走去,但就在距离草丛不远的地方,儿子忽然停下了。这下儿子变得聪明了,他先是趴下,然后慢慢地朝台阶爬去,到了台阶的边缘,他先用手试了一下台阶的高度,然后把身体转过,慢慢地把脚放在台阶下边,终于,儿子自己顺利地通过了那个台阶。

当儿子再回来时,他手里拿了一朵已经被他捏扁了的喇叭花。我这才明白,儿子费劲地想穿过那个台阶,为的就是要采这朵花。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孩子不仅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得到发展:他们乐于独立探索世界,开始挣脱成年人的束缚,从蹒跚学步开始,跌跌撞撞地,然而又是义无反顾地走向独立。

所以,鼓励孩子行走,发展孩子动作的同时,也成长了孩子的精神生命。

11 行走使孩子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生活开始由他自己支配,是孩子的第二次生命

在学会走路之前,孩子对空间的感知和探索都是被动的。例如,书架上一个颜色鲜艳的花瓶吸引了他们,他们要家长抱着才能走进花瓶,或者靠家长把花瓶拿给他们,他们才能认真地“研究”这个花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感知空间的。

孩子一旦学会了自己走路后,他的世界就发生了变化。他的活动不再必须依赖于成人进行,同时他的活动范围也迅速扩大。此时,不用依靠别人,他们就可以自由地去空间里探索。周围环境中什么物品吸引了他们,他们就会走过去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尽情地享受着空间和自由带给他们的乐趣。这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多么大的突破!这意味着生活开始由他自己支配。

蒙台梭利说,这个时期是孩子的第二次诞生,是他从无法行动的状态进入可以自行活动的开始。从孩子出生开始,经历了抬头、坐起、爬行的全部过程。在孩子第一次尝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迈出第一步时,他的身体开始走向独立。而周围的环境也刺激着他、鼓励着他继续前进。尽管此时的孩子内在并没有目标,但是,他的走就是全部目标。慢慢的,孩子开始由一个不能自主的人,成长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这个发展过程,完全是由他的个人努力完成的。

11 行走的同时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所有儿童的动作、行动,都与正在进行的智能活动密不可分,没有健康的动作,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智。

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如果家长常常限制孩子去探索世界的行为,那孩子生命中的那些敏感期常常会无限期地延后,在很多时候,这不仅会阻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处在行走敏感期的孩子,如果家长总怕他受伤,总是不给他自己行走的机会,那这个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不仅比其他孩子漫长,而且他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往往也要比同龄的孩子差。

11 行走的同时促使孩子练习其他更加复杂的技能一位妈妈在她的育儿日记中这样写道:记得儿子在八九个月大的时候,总是不停地想站起来,当我把他放在我的腿上时,他就会使劲地蹬腿,把我的腿踩得很痛。我当时特别疑惑,他腿上的力气怎么会这么大?等到11个月时,他渐渐地可以自己蹒跚着行走了,而且乐此不疲。这让我感到了生命的奇妙,这个时候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累”,在他的字典里,仿佛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走”。

这个阶段的儿童热衷于走路,同时也促使其练习其他更加复杂的技能。

儿童发展这些能力要靠自己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如果成人不能了解儿童行走的敏感期,不能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支持儿童的行为,那儿童就要挣脱父母的怀抱,甚至不惜用哭闹来赢得走路的权利。

11 行走让孩子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大,拥有更多的认知机会,感知经验也更加丰富

可以说学会走路对孩子来说是第二次降生,因为行走能力的发展促进了独立性的发展。而且,行走扩大了孩子的活动范围,给予孩子更多的认知机会,他们的感知经验也因此更加丰富。

这个阶段宝宝的站立与行走,主要源于探索欲望的驱使,他并不是为了站立而站立、为行走而行走,而是想站起来,走出去,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当他能够站立行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世界变得无比广阔,自己的探索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他发现自己无所不能,不用再依赖于大人了。

上下走楼梯:孩子在探索腿与脚的功能一位家长这样讲述道:

最近,我家2岁的妞妞对上下楼梯非常感兴趣。一次,我带她去超市买东西。刚走到楼梯口,她就一直囔着:“妞妞上楼、妞妞上楼……”因为超市的人流较大,我怕别人会不小心碰到她,于是便没理她的要求,直接把她抱上了楼。但女儿却哭闹着一直不依不饶。无奈,我只好把她抱下楼,再重新让她自己走上来。

我们都知道,孩子最早使用的工具是手,所以他们手的经验要比脚多得多。同样的道理,在孩子刚刚学习走楼梯时,他们的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下楼梯时,孩子往往先用手感知一下一节楼梯与另一节楼梯的高度,才敢把脚放下去;上楼梯时也是如此。但当孩子上下楼梯不再依靠手时,他们就能完全体会到脚的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孩子会迷恋上走楼梯,他要重复地用脚来感知空间,用脚来把握空间,使自己的脚在任何空间里自由运用。也正是如此,孩子脚的潜能才会逐渐被激发出来。

在这个年龄段,腿和脚的功能已经被唤醒,在行走的敏感期,孩子强烈地渴望用脚去探索。当然,他们的探索方式可能是不停地行走,也可能是重复地走楼梯等,但不管是哪种探索方式,这些都是最能使孩子愉悦的游戏和活动,家长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哪里不平走哪里:新奇体验探索未知的世界一位家长曾在亲子日记里这样记录:昨晚刚下过一场大雨,今天的道路上到处都是一洼一洼的积水。出门时,我生怕儿子会把鞋子和衣服弄脏,便向他提议:“妈妈抱你走怎么样?”

儿子似乎对这样的道路非常感兴趣,说什么也不让我抱。

刚开始,他还学着我的样子小心地避开积水,但只要趁我不注意,他就会“不小心”踩到水洼里去。到后来,反正衣服和鞋子已经湿透了,我就不再管他。这下,儿子兴奋起来了,他不但逢洼必踩,而且还拉着我的手在水洼里使劲蹦。

看到儿子那满足的笑容和可爱的样子,我感到幸福极了。

如果你是这位孩子的家长,你是否会允许孩子去踩水呢?

大多数家长肯定会这样说:“绝对不允许他去踩,积水会把孩子的鞋子和衣服都弄湿,搞不好还会使孩子感冒呢!”

确切来讲,家长的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孩子的鞋子、衣服脏了可以洗,但孩子的成长机会一旦错过了很有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对于正处在行走敏感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去探索那些高低不平的空间、喜欢去踩那些小水洼……当然,在家长看来,孩子的这些行为纯粹就是顽皮的行为,但实际上,孩子正是在这种顽皮行为中成长的。

所以,为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尽情去释放腿和脚,尽情去享受行走所带来的乐趣。当然,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这个行走的敏感期会延续很长时间,事实上,当孩子能够独立行走之后,他们的这个敏感期很快就会消失。一旦孩子的这个敏感期消失,他们就会对疲劳特别敏感,也许还没有几步,他们就要求家长“抱抱”。因此,家长一定要趁着行走敏感期这个机会,尽量地培养孩子腿和脚的行走能力。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行走的敏感期

在孩子的行走敏感期,他们往往会乐此不疲地捡那些脏、乱、差的地方行走,作为父母,不应该斥责孩子,而是要欣赏孩子的这种行为,同时,父母还要做好必要的引导。

11 1.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

作为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在行走的敏感期对什么感兴趣。孩子不仅仅对楼梯很感兴趣,而且对带“坡”的空间都非常感兴趣,比如,他会喜欢路上的斜坡,会喜欢滑梯,也会喜欢商场超市里带坡度的电梯,等等。

之所以孩子会喜欢这些地方,一方面这是他对空间进行探索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他在培养双脚这个行走工具,增强腿脚的功能。孩子只有反复地去感知腿脚的功能,他腿脚的潜能才能被逐渐地激发出来。当父母了解了这些,就应该给予孩子行走的自由,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替”孩子行走——抱着孩子走路。

父母应该跟在孩子的后面,他走你就走,他停你就停,这样才叫帮助孩子成长。

11 2.一定不要厌烦

孩子在这个敏感期内,会发狂般地走路。但是,因为孩子走路不稳,个子又矮,当他一刻也不停地去他想去的地方时,父母就要跟在他的后面,时刻准备弯腰去扶他,免得孩子摔倒。这就会使得父母非常劳累,宁愿把孩子抱在怀中而不想让自己一直弯腰跟着孩子的脚步。尽管如此,父母也一定不要厌烦。因为这就是孩子行走的敏感期,孩子不这样反而就有问题了。

另外,如果父母因为厌烦而去阻止孩子的话,孩子的这一敏感期就会延迟到3岁多甚至是4岁才出现。所以,父母一定要以孩子成长的大局为重,切不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11 3.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感知材料

处于行走敏感期的孩子关键是要用腿脚来感知世界,他想到哪里去,想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让腿脚获得感知,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父母只有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为孩子做好选择。不过,有时候,因为天气条件或外部环境不好时,孩子就不能很好地去感知腿脚的功能。这时候,就需要父母为孩子提供一些良好的能用腿脚感知的辅助材料或设施。

一位妈妈就给l岁多的能够行走自如的孩子准备了一个按摩脚的按摩器,是用竹子做的,表面疙疙瘩瘩的。当妈妈扶着孩子站到那个按摩器上时,孩子一下子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两只小脚不停地在上面来回挪动,感知来自按摩器的感觉,并不断地上来又下去……虽然说孩子行走的敏感期要顺其自然,但却不能由孩子自己发现可供探索的材料。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可以用腿脚探索的环境和材料,并协助他去探索。

11 4.不要担心孩子跌倒

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去自由探索,还有个原因就是怕孩子跌倒,怕他遇到危险,其实这种想法也是多余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尤其是在探索腿脚功能的时候,不跌倒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孩子跌倒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即使把腿脚磕破,也会很快愈合的。

有句话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句话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同样适用。孩子只有经历过“跌倒”,他才会“爬起来”,才会有新的成长。如果一个孩子在应该“跌倒”的年龄而没有跌倒,那么他就会在不该“跌倒”的年龄跌倒。那样,对孩子来说,一定会比在小时候跌倒痛苦得多。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看明白这个问题,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去探索。

学步车的尴尬:不一定能帮孩子学走路不少家长看到宝宝还不会走路,会去给孩子买学步车。但事实上,如果使用学步车不当,让宝宝站立时间太久,孩子的下肢无法承受身体的重力,反而会使他们以后的走路姿势变形,等他会走路了,妈妈才发现宝宝的走路姿势有些“奇怪”。

关于学步车,有多方面的意见,从目前的报道看,似乎反对的意见较多。

最新医学研究证实,学步车不仅不能促进婴儿的运动发育,还与多方面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有关。使用学步车的婴儿与未使用者相比,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行走的时间都晚。调查发现,使用学步车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行走的时间就会延迟3天多。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学步车,爸爸妈妈需要谨慎对待。

11 1.不能过早使用

在宝宝满10个月之前,最好不要尝试使用学步车。过早使用学步车,会使宝宝跳过“爬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造成以后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手脚笨拙、灵活性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有问题(冲动、任性、脾气暴躁)等。同时,过早使用学步车,还有导致走路步态异常的危险,如脚尖走路、八字脚和弯曲畸形等。

11 2.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学步车学步车的高度应适中、部件应牢固、车轮不应太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婴儿学步车安全要求》中已经规定:学步车不应有外露的开口管子、速度调节器和其他可能挤夹伤害婴儿的凸出物;

学步车必须安装胯带,宽度不得小于35毫米;除了脚轮,学步车的其他部分离地不得少于25毫米。购买时要详细参照这一规定。

11 3.仔细阅读装配使用方法

注意宝宝的身高要求,每次乘坐的极限时间、场地等安全要求;座位的装卸与高低调节的有关说明等。同时,零部件应定期检查维修。

11 4.不同宝宝对学步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是否选择学步车要因人而异两种宝宝不适合使用学步车:

有佝偻病或超低体重的宝宝;

难养型气质的宝宝,难养型气质的表现为:看见生人就害怕;对新事物采取拒绝态度,适应慢;任性、好哭、脾气急躁,易发脾气;多动、不安;睡眠困难等。

——一遍又一遍重复他人的话

语言的敏感期

解读孩子的语言敏感期

儿童从无声的世界,来到了一个有丰富语言的世界,出现于儿童身边的有:水流的声音、狗叫声、脚步声、器皿碰撞声……儿童的耳朵是什么声音都能接收的,但是儿童为什么只学会了人的语言,而没有同时将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学习呢?

专家认为儿童的听觉器官只对某种特殊类型的声音(语言)做出反应。

从能听到声音起,儿童大脑中专门为语言而设置的机制,就会将人的声音与其他声音分离出来。在接受到语言环境后,儿童的语言机制就获得了激发,这种特殊的机制使人类把语言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并且互相区别。由于儿童具有这种特殊的能力,语言的使用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婴儿在4个月时会发现那些让他着迷的声音来自人的嘴巴,接着他们发现嘴和嘴唇的运动产生了语言。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儿童呆呆地、着迷地看着那些正在说话的人的嘴,他们被它深深吸引,接着会对嘴的动作进行模仿,这样儿童就真正开始注意语言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也被唤起。如果这时的儿童处在一个没有语言的环境中,就不会发生这一切。

人们发现:一个聋哑人的孩子,只要能够处在人群环境中,就能够学会流利的语言。而曾被动物收养的孩子则无法表达自己,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人类的语言,他们体内的语言机制没有得到激发。所以婴儿必须“暴露”

在语言环境中。

婴儿从六个月开始就会发出一些单音,直到一岁后,他们才能说几个词,在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积累期后,他们突然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说话,开始意识到语言与他周围的事物有关,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愿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成人发现,没有什么比让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闭嘴更难的事了。这时儿童急于与别人交流,由于语言能力贫乏,会因为成人不理解他们的意思而大发脾气。两岁之后,儿童逐渐地将他们所获得的对物品的感受和认识与语言配对,形成了有关事物的概念。

在儿童的语言敏感期,成人必须了解语言的发展阶段性,科学地帮助儿童。这一时期,最要不得的是一遍一遍地教孩子成人想让他们说的话,然后拷问他们。孩子学习语言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帮助他们去实现这一自然过程:第一是要提供统一的语言环境,第二是在孩子因为无法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而发脾气时平静地倾听,并试图用语言表达孩子不能表达的内容。

有一对双胞胎,两岁了仍然不会说话。如果他们着急了,或者非常忘我的时候,就会咿咿呀呀说一种谁也听不懂的语言。经过了解,发现孩子从出生到两岁,换过四种语言环境,好几个保姆说的都是各不相同的方言。这样,孩子在吸收语言时无法找到一种固定的形式,只吸收了一些语音,所以在需要表达的时候只有语音而没有词,这就是他们说的“怪语”。这是由于孩子在语言敏感期所外的环境中语音过于繁杂,而孩子的母亲又过早离开孩子造成的。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3岁之前,孩子毫不费力就能学会语言,但如果孩子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即使孩子付出数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果。

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历程

3岁以前,幼儿语言发展可分为前语言期(0~1岁)和语言期(1~3岁)这两个时期:(www.xing528.com)

11 前语言期(0~1岁)

(1)出生至2个月

这时的婴儿会使用不同的哭声,来告诉我们其需求,也会以不同的呼吸频率,来表达其感觉。所以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观察记录他的声音,并做正确的回应,在回应时以适当的语言和他沟通。

比如孩子饿时,妈妈可以先说:“哦,宝宝饿了!妈妈知道了,妈妈准备一下,就来喂你。”每一次都说同样的话,相信孩子在听到时,就会开始安静下来,学习等待。当然,妈妈回应的速度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天生气质,有的孩子反应较强,会哭得很大声、很急促,相对的,妈妈的速度也得稍微加快一些,或说更多的语言,让婴儿从中感受到安全感,并学习改变气质。

(2)2~3个月

在这个时期,婴儿获得改变声调的能力。婴儿很喜欢和照顾者聊天,尽管他只能发出喃语声,但大人模仿他的声音能给他很大的肯定,可以激发他练习发音。在这段时间,成人应在模仿他的声音后,回应不同声调的语言,如此可以经由耳膜的共鸣,记忆在大脑的语言中枢里,有助于孩子日后发音中枢的发展。

(3)3~4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母音很敏感,是发出清楚母音的时期,也会跟着模仿,而心情好的时候,会自发地、愉快地自言自语。除此之外,孩子的视力已发展到可以看清楚照顾者的轮廓,所以,每天抽时间和他四目相对地聊天,或念一些押韵的儿歌给孩子听是非常重要的。

(4)5~6个月

这时,幼儿可以发出“d~m~n”等音,所以有些敏感的父母听到孩子重复这些音时,认为是在叫“妈妈”,其实孩子也会因着父母如此的解释而肯定自己发音的能力,并且制造更多不同的声音。

这个时期成人可以从自己的母语中,找出叠音词,正确地念给孩子听。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每一种东西的名称或动作都以叠字呈现,如“穿鞋鞋、吃饭饭、戴帽帽、小狗狗”等,成人应使用正确的语言,如此,孩子才不必在长大后又得转换一次,也不会因习惯改不了而显得幼稚。

蒙台梭利告诉我们,孩子学习语言没有难易之分,又加上正处于敏感时期,所以“正确”是最重要的。

(5)7~8个月

此时,婴儿已可以依大人的指令做出拍手、挥手、握手、拜托等手势,也了解“不”的意思,有些口语智慧较强的孩子已能用单字沟通。

这段时期最重要的是,当成人为婴儿做每一件事时,都应该用正确的语言说出来,比如帮孩子穿衣服时可以说:“妈妈帮佩佩穿衣服了,先穿左手,再穿右手,接着帮佩佩扣纽扣,一个扣子、两个扣子、三个扣子,好,穿好了!”

每次穿有三个扣子的衣服时,妈妈都这么做,孩子就会把语言和动作串连在一起,并获得正确的左右手认知。或许你会觉得,这样一来妈妈不成为一个喋喋不休的母亲吗?其实这只是短暂的时期,既可增进亲子情感,又可促进孩子口语发展,相信是值得努力去做的。

11 语言期(1~3岁)

(1)1岁。

孩子能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表达许多不同的情况,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孩子说:“妈妈,走。”其中有“妈妈,离开这里”“妈妈回家”或“妈妈,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依情况而定。再比如孩子说:“妈妈……吃。”其实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这时妈妈可以回应:“佩佩要吃苹果。”如此以后,孩子就会很清楚地说:“佩佩要吃苹果。”

因此,妈妈适当的解码,以完整地语句说出,并蹲下来让孩子看到说话的嘴形,是帮助这个时期幼儿语言发展很重要的态度。

(2)1岁半至2岁。

这是幼儿学习名词的关键期,幼儿将感受到万物皆有名,而且常常会指着周遭的事物问“这是什么?”在幼儿的世界里,没有所谓难与易之分,虽然有些名词在发音或字数上会让成人觉得较难,但只要一再为幼儿重复,他将记在脑海中。当幼儿的发音器官发展完毕后,孩子会像连珠炮一般说个不停呢!

(3)2~3岁。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2岁以后进入了“语言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也特别会模仿成人说话,就如同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般。

2岁半以后,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友伴关系也随着形成,会使用主文和从属文的句子,也有“我”的概念,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愈来愈正确,更能叙述不在眼前的事物。父母可以收集孩子的照片或剪下一些孩子有兴趣的图案做成小书,是引导孩子进入阅读最佳的材料。当然字数不要多,语句的设计要简单、扼要、有趣。

重复和模仿:对句子表达的意思很感兴趣善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他会对成人口中说出的所有话语内容感兴趣,进而自己去模仿。比如,听见妈妈和别人聊天,他会在一旁重复他认为好玩的句子;陪妈妈外出,听到妈妈跟人打招呼,他也会很自然地模仿一下……尽管很多时候,他也许并不知道那些话的真正含义,但他自己依然说得颇具兴致。

妈妈带着3岁的腾腾去医院拿药,医生嘱咐妈妈说:“这药一天吃3次,每次吃3片。”结果腾腾立刻跟着也说:“一天吃3次,每次吃3片。”医生听后笑了笑,还夸奖他聪明。

可哪知道,之后医生每说一句话,腾腾都会跟着学一句,医生哭笑不得地问他:“你为什么总学我说话呀?”腾腾没回答,还是开心地重复了这句话……

孩子最早的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他1岁左右的时候,他就会整天发出“啊”、“呀”的声音。而在不经意间孩子通过模仿发出的类似“MAMA”的发音,也会让许多父母欣喜若狂。所以,孩子对语言的模仿可以说颇具天赋。

也许最早的时候,孩子是重复父母说过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模仿的就会越来越多。而且,他的模仿经常不分场合,只要他感兴趣的话,他都会饶有兴致地重复说出来,还会表现得自得其乐。

这其实就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常见表现,在这个时候,父母不必介意。

因为这与孩子的礼貌不礼貌没有关系,不去管他,他自己一转眼就会忘记。

但若是父母总是向他强调不要这样,他反而可能会对那些话加重记忆,这样也许会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到反效果。父母应该做的是以下几点:11 1.不用强迫孩子,让他自由模仿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孩子模仿的话语可谓是五花八门。无论是动听的话,还是不雅的骂人脏话,他都有可能会去重复,甚至会乐此不疲。文明、正常的话还好一些,父母也许会认为那就是孩子的顽皮模仿;可一旦父母无意间说出了一句不文明的话,善于重复模仿的孩子就会很快地学会,并也会很快地去运用。

这时候,父母可以放任一下,让孩子自己去说。因为在他的意识里,他只是认为那句话说出来很有意思,他只是当时对那句话很敏感。而且,孩子也只是单纯地在模仿,他模仿出来的话其实并不具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就因为感觉好玩,他才会去重复。所以,不论孩子模仿了什么,父母都不用很着急,也不用强迫孩子让他不要去说。这样不给他强调,一旦这个词或这句话的新鲜劲头过去了,他自然也就不会去说了。

11 2.用自己正确的语言习惯影响孩子鉴于孩子有超强的模仿能力,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语言习惯。父母自己若是有一个良好的语言习惯,无论是措辞还是用句都能简明准确,那么孩子模仿的也就是正确的语言逻辑。这对他未来的用词造句、表词达意也将会大有好处。

11 3.对孩子进行一些有目的的语言训练其实孩子善于模仿父母或其他成人说话也是一件好事,父母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多对孩子进行一些有目的的语言训练,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语言环境,帮助他学会对语言的使用。

在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先说一些孩子已经会说的话,像“妈妈买菜”、“爸爸上班”、“宝宝去幼儿园”等。孩子在重复这些他熟悉的话语的时候,多会觉得很兴奋。这时候,父母可以再教孩子说一些新的句子,尤其是一些带有象声词的话,比如“小鸭子唱歌——嘎嘎嘎”、“爷爷打电话——喂喂喂”……这样的话语在孩子听来会觉得更有意思,模仿也就更快。当然在让孩子模仿过程中,父母也要有耐心。

父母对孩子的这些有目的的训练,能让孩子从最早的单纯模仿,慢慢过渡到他自己对语言的组织与创造,这也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爱骂人:因为孩子发现“诅咒”是一种力量通过对父母话语的模仿,孩子有时候会发现,有些话说出来能让人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变化。比如,他会模仿妈妈对别的孩子说“小屁孩”,然后看着别的孩子大哭着跑开,他会觉得很得意;或者他看见别的孩子有好吃的而自己没有,他就会“恶狠狠”地说:“那个真难吃!”总之,当孩子发现诅咒的力量时,他对它的使用就会是随心所欲的。

两岁半的儿子很调皮,妈妈之前总说他“屁儿子”。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发现,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不顺儿子的意思,儿子就会噘了小嘴,大声地嚷一句:“屁妈妈!”

妈妈每每听到这里,都会一皱眉。儿子见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说得更多,什么“臭妈妈”、“坏妈妈”之类的话,就会接连不断。而且,妈妈表现得越生气,他说得越起劲。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儿子一直都如此。邻居总是向妈妈告状,说儿子经常“诅咒”别的小朋友,妈妈一时间头疼不已。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发现他的某些语言会与其他的人产生“共鸣”。

也就是说,他说出来的某些话,会引起他人的强烈反应,他人这样的表现,在孩子看来是新奇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所以他就有可能会一直重复这种行为,尤其是“诅咒”类的话语。

诅咒的力量,多是孩子不经意间发现的。当他用这种听来似乎很伤人的话去说别人的时候,对方往往会有强烈的情绪波动,父母也许会生气,要是其他孩子也许会大哭。但很明显,孩子很“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因为他已经察觉到了语言的力量,他也发现使用这样的语言,会引起更多人对他的关注,他甚至很有自豪的感觉。

这个时候,父母也不要过于紧张,不用将孩子的“诅咒”看成是洪水猛兽。孩子的这类语言也不过是好奇感而已,他是不会理解那些话语所代表的真正意义的,他只不过是在体会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威力。所以,几个月之后,孩子诅咒一类的语言就会自动消失。

11 1.要尽量“漠视”孩子的“诅咒”

孩子总是运用诅咒,多是因为发现了诅咒所产生的威力。就如案例中的儿子,因为他的诅咒式的话语,会让别人有很强烈的反映,孩子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这个时候,父母不用很着急,也不用很避讳孩子的话。

父母要学会漠视,正因为有人去回应孩子的“诅咒”,所以他才会越发地变本加厉。而一旦无人回应他,对他的此类语言不作任何反应。孩子如果看不到他语言产生的作用,从中寻不到乐趣,他自然也就不再说了。

11 2.寻找孩子“诅咒”语言的源头孩子会用不雅的脏话去诅咒别人,那么,这些话绝对不会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一定会有一个模仿的源头。孩子也许是跟父母、电视节目,甚至是其他小朋友学到的这些脏话。

因此,父母可以尽量阻隔这些脏话的来源,依此减少孩子模仿的机会。

父母首先自己就要不说不文明用语,而对于他人,父母也要提醒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雅的用词。至于一些不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父母也可以用陪孩子游戏等方式来引开他的注意力。

11 3.可以试着用良好的语言去回应孩子其实面对孩子的诅咒语言,父母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与孩子太过计较。而且,除了用漠视的态度对待以外,也可以尝试用良好的语言去回应。比如,孩子不顺心的时候,会说“臭妈妈”,妈妈就可以回他一句:“不是臭妈妈,是香妈妈,就像你一样香。”孩子这时候就会转移他的注意力,他的模仿能力也许又会带他去重复新的、好的语句。

11 4.在孩子使用了优秀语言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当孩子能够正确使用一些美好词汇或语句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父母的赞扬,会让他有成就感,会让他更乐意使用好的语言,以获得更多的赞赏。由此,他也会增加学习优秀语言的兴趣,父母就可以利用他的兴趣来对他进行引导,加强他的语言学习。

说悄悄话:孩子喜欢这种语言的魅力“悄悄话”是两岁多的孩子探索语言魅力的一种形式。他可能会突然神秘起来,趴在妈妈的耳边说一些小秘密,说完后,期待地问“听到了吗”。

如果这个时候妈妈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则会继续刚才的动作,直到从妈妈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这时,妈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妨配合他的行为,和他一起感受两个人私密空间的神秘感。

2岁半的小伟在大人眼里是个淘气的孩子,人小鬼大,主意多。最近,他典型的一个“爱好”就是说耳语。他经常对妈妈说:“妈妈,你过来,我跟你说……”

妈妈走过去后,他便举起小手半捂着嘴靠近妈妈的耳朵,说起了什么,说完就问:“妈妈,听见了吗?”妈妈如果摇摇头,他便继续刚才的动作,直到妈妈说“听见了”。

有时,妈妈耐不住性子让他大声说。他便撅起嘴,涨红了脸,不愿意再说了。

两岁左右是孩子运用语言的敏感期。一般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语言的发音,他会慢慢发现语言有很多表达形式,可以是大声喊,也可是两个人之间的私密对话。其中,悄悄话就是孩子对语言探索的一种形式。

一般孩子说悄悄话时会很自豪,也很着迷。悄悄话对于他来说,具有一种不被别人知道的神秘感,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如果这段期间父母不了解孩子在语言敏感期的表现,耐不住性子,让他大声说,他便失去诉说的兴趣了,这样很容易成为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障碍。

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试着利用他喜欢的交流方式,提高他的语言能力。

11 1.耐心倾听孩子的悄悄话

悄悄话是父母和孩子增进感情的一种交流方式,当他很神秘地趴在父母耳边嘀咕着什么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做出倾听的姿势和表情,适当的也可以表现出一种神秘感。

当孩子询问是否听见时,父母可以笑着点点头,表示听见了。如果没听见,父母可以让他稍微大一点声音,鼓励他再说一次。有时,孩子说悄悄话时只是嘴巴在动,这时,父母可以凭借情景揣测孩子的意思。

11 2.和孩子一起使用耳语交流

研究表明:悄悄话可以刺激孩子大脑发育,还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耳语游戏”也可以发展孩子的表达、倾听和理解能力。因此,父母可以试着和孩子使用耳语交流。

比如,孩子在睡醒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亲切的语调和他讲一些“悄悄话”,如,“噢,牛牛睡醒了,刚才睡得好香啊!梦到妈妈了吗?”说这样的话时,妈妈要尽量把语速放慢,让信息有效地传达到孩子的耳朵里。

有时,孩子在公共场合闹情绪或者不听话时,父母也可以利用悄悄话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伸出食指,放在嘴边,发出“嘘”的声音,待他安静后,悄悄趴在他的耳边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房间里藏了一个好东西,你去找找”等等。

11 3.不要让耳语成为孩子的惯用表达方式有些孩子说悄悄话处于一种防备心理,一般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而是寻找可以信任的人悄悄地说。这时,父母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找到孩子胆小的原因,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太凶了或者太严肃了,然后试着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努力让自己成为他可以信任的人。

在一些公共场合,父母尽量不让孩子使用耳语交流,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大胆说话。比如,在大人或者其他小朋友面前,孩子不敢介绍自己,这时,父母可以做示范,说:“大家好,我叫××,今年2岁了。”然后鼓励孩子重复一遍。当然,父母不能强迫孩子去说,还是要以引导为主,当他有一点点进步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喜欢接电话:一口气说完“你好!再见!”

两岁左右的孩子会对接电话产生浓厚的兴趣,通常表现在电话铃声一响,孩子飞奔到电话旁,拿起听筒:“喂,请问你找谁?好的,再见!”这个过程还没等对方开口,孩子已经挂断了电话。这个时候,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恶作剧,因为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这部机器发出的声音简直太奇妙了,这也是一次语言探索的经历。

萍萍的妈妈接了一个电话,对方找萍萍的爸爸,妈妈解释爸爸不在家后,挂掉了电话。几分钟后,电话铃再次响起,妈妈刚准备起身接电话,只听2岁半的萍萍说:“不让妈妈接电话!”接着,她光着脚跑到电话旁:“喂,请问你是谁?不在,上班去了,再见!”接着,电话被挂掉了。

妈妈很惊愕,女儿竟然模仿自己接电话的样子,中间没有停顿地把她刚才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会慢慢发现,语言不仅可以从人身上发出来,还可以从电话这部奇怪的机器里发出来,这个重大发现会令他兴奋不已。最初,他只是观望着大人的一举一动。渐渐地,他会模仿着大人的语言和姿势,尝试着自己去拨打和接听电话。但由于他对电话的原理和接电话的礼节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才会闹出类似于事例中的笑话。

针对孩子的这些行为,父母一定要以一种理解的心态看待。其实,打电话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孩子可以通过与电话那边的人沟通,锻炼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当孩子表现出对电话的兴趣时,父母要适当引导他的兴趣,教他正确使用电话,并向他传播接听电话的文明语言。

11 1.满足孩子对电话的好奇心

有时,父母在打电话,孩子在一旁仔细观察,甚至伸着小手要电话。这时,父母要满足他的好奇心,试着让他参与进来,鼓励他对着电话说话,使他感受电话那头语言的神奇。

当孩子平时出现拿起电话听筒,按电话键盘等行为时,说明他已经对电话产生了兴趣。父母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给他讲一些电话的用途和原理,并教他怎样拨号、接听、基本的问话、答话以及辨别拨号音、忙音等提示音。

11 2.向孩子传授基本的电话用语

父母平时要向孩子传授一些接听电话的礼貌用语,比如,接电话时一定要礼貌性地问对方“喂,您好,请问您找谁”;当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告诉对方“爸爸不在,需要我为您转告吗”;如果别人打错电话,要对对方说“对不起,您打错了”;准备挂掉电话时,也要等到长辈先挂掉,自己再挂掉。

当然,拨打电话时,父母也要让孩子先自报姓名,如,“喂,我是××,请问××在吗”等等。

11 3.和孩子一起做“打电话”的游戏针对孩子迷恋打电话的情形,父母一定不要盲目制止孩子的行为,因为这是他探索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为他准备一个玩具电话或者类似于电话的东西,和他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

在游戏中,父母可以教孩子打电话的礼貌性用语,也可以通过玩具电话的键盘教孩子认数字,然后用拨打电话的方式检验他所学的知识。比如,当孩子拨打错了,父母可以在一旁提示:“对不起,你的号码拨错了,请重新再拨。”当他拨对了,父母可以模拟电话铃声“铃——”,表示电话接通,然后拿起电话和他聊天。

11 4.试着让孩子拨打和接听电话

当孩子基本掌握了拨打和接听电话的礼仪时,父母可以试着让孩子实际操作,就从拨打父母的手机开始。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强的话,父母可以教他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电话,问候他们。当然,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去接听,增加他锻炼的机会。不过,出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考虑,父母最好不要让孩子拨打和接听手机。

说话口吃:因为我的嘴巴还跟不上我的脑子一天中午,4岁的楠楠从楼下跑到自己家的房间,然后大声喊:“妈妈,妈妈——”

妈妈听到楠楠的声音,赶紧从厨房跑出来,问道:“楠楠,怎么了?”

楠楠看上去有点着急,又有点兴奋,她说:“我……我……告诉……你,一……一个……事……”

看到平时说话好好的楠楠一下“口吃”了,妈妈很是着急,于是大声说道:“别着急,别结巴,好好给我说话!”

楠楠没有意识到自己“口吃”,看到妈妈凶巴巴的样子,就更着急了,结果,她到嘴边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一般来说,孩子在两岁左右时,只能说200来个词。尽管他的语言能力在迅速发展,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仍处在流畅表达的初期,想说的话并不能很容易地完全表达出来,因为他并不能迅速选择与他的想法相匹配的词汇。

另外,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他们希望用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但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储备却往往跟不上他们思想的发展速度。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常常会脱节,于是就会以“口吃”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如果孩子比较兴奋,又急于表达自己的时候,也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其实,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出现的“口吃”

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口吃。随着他的成长,当他掌握的词汇量足以表达他的想法和思维时,“口吃”的现象就会消失。

口吃是一种心理恐惧症。真正的口吃不是器官的功能性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而孩子的口吃现象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语言与思维的合理脱节,家长不用过分紧张,而是要做到以下几点:11 1.不要讥笑、斥责孩子

当父母面对孩子暂时的“口吃”现象时,千万不要讥笑、斥责孩子,更不能打骂或是惩罚孩子,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妈妈,凶巴巴的样子会把孩子吓坏,孩子更表达不出来了。即使是下意识地要求孩子“好好说,别结巴”也是不可取的,这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产生更强的紧张和胆怯情绪,从而加剧孩子的“口吃”程度。

11 2.耐心鼓励孩子慢慢说

当孩子“口吃”时,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话说得怎么样”上,要鼓励孩子慢慢说,别着急。父母也可以帮孩子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以缓解孩子的表达压力。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用完整的话表达出孩子的意思,也可以重复说这句话,一方面是表示对孩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教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

11 3.放低对孩子的要求

在孩子“口吃”现象发生的特殊时期内,父母应该注意放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语言环境,比如,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朗诵童谣,教孩子一些健康向上的顺口溜等;孩子一时说不上来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安慰或是一个提醒,从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敏感期。

11 4.要学会等待孩子表达

一位父亲曾说:“我女儿出现‘口吃’的现象时,如果不明白她想说什么,我就会耐心地等待,直到她经过几次‘口吃’,终于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后,我会蹲下来,看着女儿的眼睛,慢慢地重复一次她刚才说过的话,然后再让她自己慢慢说一次。有时候女儿不会表达或者表达的意思不对时,我就会告诉她正确的词语,让她再重复一次。就这样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女儿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口吃’问题,心理上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而且词汇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

可见,这是一位聪明的父亲,他学会了等待,这一点,也值得很多父母来学习。父母要摆正心态,不急不躁,要有“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说不定,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心态,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孩子的“口吃”现象早已经无影无踪了。

11 5.对孩子持续的口吃现象不要掉以轻心一般来说,孩子这个时期的“口吃”现象是语言敏感期的一种特殊表现,不需要治疗。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这种现象因为某些因素而持续下去的话,就比较容易成为口吃,所以,父母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去正规医院做诊疗,弄清楚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配合治疗,以免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

用语言代替哭泣:让孩子学会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一个3岁的男孩在客厅里兴致勃勃地玩一个玻璃球,让玻璃球在地板上滚来滚去。可能是因为推动玻璃球的力气大了点,玻璃球滚出好远,滚到了长沙发的底下。

男孩伸手去摸,摸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摸到。于是,他就哭了起来,而且还用手指着沙发底下,想以此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让妈妈把玻璃球拿出来。

可是,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做饭,也许是孩子的哭声把妈妈惹烦了。她来到客厅,也不看孩子有什么需求,就朝着孩子的屁股拍了两巴掌,而且还非常严厉地对孩子说:“让你哭,有什么好哭的!”结果,孩子的哭声更大了。

在语言敏感期,有时候孩子会以哭泣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委屈或是某种需求。父母应该读懂孩子的表达方式,并试着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来代替哭泣。

故事中的那位妈妈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打一顿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做法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非常常见。其实,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严重的伤害,甚至会扭曲孩子的性格,抑制孩子智力的发展。父母应该正确面对孩子的敏感期,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11 1.不要把责任推给无辜者

当孩子因为某种意外状况而觉得

自己委屈,并用哭泣来表达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理智,千万不可以把责任推给无辜者。

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一个孩子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可能孩子还没来得及或根本就没想到哭泣时,父母就马上跑过来,赶紧把孩子扶起来,嘴里还振振有词:“该死的石头,坏石头,把我们家宝宝绊倒了,宝宝不哭,我们把石头扔掉!”本来孩子没哭,听完父母这一顿说词后,竟然委屈地哭了。

其实,这就是父母把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石头,误导孩子的一种表现。

在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他不但要学习食物的名称等具体的知识,还要学习一些逻辑关系等抽象的知识。上面的这个故事中,父母就向孩子传达了一个错误的因果关系。孩子被石头绊倒了,这本是孩子自己的错误,与石头无关,而且孩子也没有想找石头算账。可是,“聪明”的父母却自以为是地把责任推给了石头,还说了那么多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会感到很委屈,于是就会用“哭泣”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委屈”。

11 2.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

父母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内要教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而不是用哭泣引起别人的注意。其实,在语言敏感期,孩子不仅要学习语言表达,还应该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当然,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加强引导。

有一位妈妈很聪明,她懂得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来表达自己。

当她的儿子刚学会说话就常常用哭泣来代替语言表达时,她就开始注意引导孩子。

有一次,这位妈妈买了一些非常好吃的蛋糕。当孩子吃完妈妈给他的那块蛋糕后,他就用手指着盛蛋糕的盒子哭。妈妈知道他想要什么,但还是故意问他:“你想要什么?告诉妈妈,妈妈就给你拿!”结果,孩子带着哭腔说了两个字:“蛋糕!”

妈妈非常耐心而又温和地说:“别哭了,你说:‘妈妈,我想吃蛋糕!’妈妈就拿给你吃!”孩子不哭了,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想吃蛋糕!”于是,妈妈就又给孩子拿了一块蛋糕,孩子如愿以偿,呵呵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晚饭后爸爸在书房看书,妈妈在卧室织毛衣,儿子独自在客厅里玩耍,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团漆黑。让妈妈感到惊奇的是,孩子竟然没有哭,反而大声说:“妈妈,快来,我怕……”

其实,这个男孩面对黑暗的屋子,能够表达自己,不哭泣,与妈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或是用语言向父母寻求帮助。

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而不能任由孩子用哭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