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子小人之进退——礼法与情理的结合研究

君子小人之进退——礼法与情理的结合研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才关系到治、乱的更替,他说:“经世之大者,莫大于阴阳之消长,治乱之循环,君子小人之进退。”他认为在二者不能兼得时,不公固然贻害百姓,而不明为害更大。不“明”的官吏审理案件,虽然做到了“请谒苞苴之不行”之公,但他曲直颠倒,损害了更为重要的公平,实际上还是不公。究其根源,戴名世认为在于当时的科举制度不能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君子小人之进退——礼法与情理的结合研究

人才关系到治、乱的更替,他说:“经世之大者,莫大于阴阳之消长,治乱之循环,君子小人之进退。”[2]卷三81主张贤人治国,认为只有进君子,退小人,才能达到国治民安的目的。

戴名世虽然主张衡量人才的标准是既“公”且“明”,德与才二者兼备,但也许是因为长期生活社会下层,深知官吏无能之害,也许是有感于自己虽文名满天下,却困于场屋几十年不得如愿的实际遭遇,一贯推崇忠孝节义的戴名世在德、才关系上,尤其注重才的一面。他认为在二者不能兼得时,不公固然贻害百姓,而不明为害更大。他举例说:“有讼于此,其曲直胜负,一人听之而得其平,一人听之而直者负,曲者胜。此两人皆请谒苞苴之不行者也,而既已听之而失其平矣,尚以为一无所私,一无所徇,沾沾然自得,妄冀舆听之而与得其平者并称为廉吏乎哉。”不“明”的官吏审理案件,虽然做到了“请谒苞苴之不行”之公,但他曲直颠倒,损害了更为重要的公平,实际上还是不公。由此他得出结论:“故夫明所以成其公,不明者,不公之至者也……故谓不明之罪甚于不公。”[2]卷四116官吏手握各种权力,如果不具有与之相应的才干,必然难以真正做到公正廉明,为祸百姓而不自知。只有才堪其任,才能德惠于民。因此,戴名世在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的同时,特别强调才的重要性。

然而令其不满的是,当时所谓才士只是些“习剽窃之文,工侧媚之貌,奔走形势之途,周旋仆隶之际,以低首柔声乞哀于公卿之门”[2]卷五135~136的势利小人,充斥了这样的“才士”的官吏集团只能是:“自大吏以至小官,转而相食,不以为非,而民之憔悴凋敝,且不知所止。”[2]卷五140国家若无真正的人才,吏治自是无法清明,百姓的生活不免日渐困苦。更为重要的是,他痛切地感受到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就难以终止,困穷中的百姓也就无法看到未来的希望。究其根源,戴名世认为在于当时的科举制度不能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在科举制度下,读书人“非是途也则无以为进取之资”,他们自少而壮而老,终身钻研举业之文,务求科举得中,而对儒家经典中的“精微义蕴,茫无所得其毫厘”,读书只为博取富贵利禄,德之不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汲汲于科举之人,“举业而外,如古文辞,又由古文辞而上之,至于礼乐制度、农桑学校、明刑讲武之属,凡圣人之大经大法,而伥伥焉一无所知”。[2]卷四94~95不懂得“礼乐制度、农桑学校、明刑讲武”等可以经世致用之学,才之不备自然在所难免。在他看来,这种读书只是学做时文,根本不能称之为读书,但由此而“得高第为大官”者,“流俗之人相与艳羡之”,当事者本人“亦莫不自以为功已立而名已成也”。[2]卷四87尤为甚者,这些人往往还与“座主、门生、同年、故旧,纠合蟠结,相依为声势,以蠹国家而取富贵”,[2]卷三58蛀蚀国家,营求个人富贵。因此,他感叹“讲章时文其为祸更烈于秦火”,[2]卷五138指出“欲得天下之平,必自废举业之文始”,[2]卷四109认为不废除科举时文、改革科举制度,天下无以至太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戴名世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革科举制度的措施,但他大胆指陈科举之弊,积极探索、实践以古文救时文的方法,以及提倡读书应明理见性、培养真才实学的主张则是有积极意义的。(www.xing528.com)

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他认为除科举以外,还应广开其他门径。他说:“士苟有治一经而能贯穿乎他经,且旁证乎子史,可以见之于实用者,不拘常格,而优其仕进之路。”建议对于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之才,应不拘一格予以擢用。另外,他比较古代乡举里选与近代科举的不同说:“古者乡举里选之设为诸科,以网罗天下之士,故谓之科目。近代止进士一科,则有科而无目矣。”[4]卷十一802建议仿照古代的做法,增设科举科目,拓广选拔人才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