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立拔轩谢公家祠碑记:茶山历代碑刻

营立拔轩谢公家祠碑记:茶山历代碑刻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碑文营立拔轩谢公家祠碑记余家自梅州丙村徙居以来,已数传于兹矣。◎营立拔轩谢公家祠碑记道光二十三年岁次癸卯吉月吉日十五世孙杰祥、翕祥同立附录谢淮传略谢淮(1697—?茶山谢族医家始祖。邓大林因请谢淮入籍茶山,居凤山之阳。

营立拔轩谢公家祠碑记:茶山历代碑刻

本碑现存茶山圩,立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高53厘米,宽39厘米。本碑记载了茶山圩谢氏自梅州丙村迁徙而来,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传了五六代,这是重要的家族资料。本碑的更重要意义在于,碑文记载了惕斋公尽力抚育早逝兄弟的后代,而立碑者亦不忘其恩德。惕斋公的高尚品德和立碑者的感恩之情令人感动,值得我们景仰、发扬。

碑文

营立拔轩谢公家祠碑记

余家自梅州丙村徙居以来,已数传于兹矣。壬寅岁始,因先年承买长亲遗址,集众弟侄谋立寝庙,既而格于议事,不果。越明年,乃与胞弟翕祥集费鸠工,勤垣涂塈,经营数月,旋臧乃事。既落成,相与议曰:“是祠之建,所以安余祖拔轩公也,且以安余祖所自出之祖也,但念我先人自寅庵公定居于此,一传而为醒翁公,再传而为孝友公及惕斋公,是惕斋公乃余之曾叔祖也。惟时孝友公先殁,而惕斋公左提右挈,抚诸侄如己出。今虽其子孙不与营建,而追念昔日保抱之情,犹历历可纪,安忍其不与余祖而妥侑哉?”或有云:“礼凡旁亲有后者不祔于庙。余孝友公则其正支者也,惕斋公则其旁亲者也。兹并惕斋公而共安之,设后日惕斋公之子孙藉口与谋营造,其将何以辨之?”余曰:“虽可不祔者礼也,而不可不祔者情也。情与礼通,礼缘情尽,又奚事于逆臆为哉?况是祠所费无多,而得以妥厥先灵,不亦幸乎?”是为记。

道光二十三年岁次癸卯吉月吉日,十五世孙杰祥、翕祥仝立

碑文大意

我们家自从由梅州丙村迁徙以来,已在茶山传了数代。壬寅年(1842年)开始,因为早年买下长辈遗下的地基,我们聚集一众兄弟、侄子商议筹建祠堂,但议事时有些争议,便没有开建。第二年,我与亲弟翕祥一起集资,聘请工匠,经过建墙、盖屋顶等工序,几个月之后,终于完成建祠之事。落成后,我们商议说:“本祠的建设,是为了安放我们祖父拔轩公及其祖先的灵位。自从我们的祖先寅庵公定居于茶山,一传而为醒翁公,再传而为孝友公及惕斋公,惕斋公是我们的曾叔祖。我们的曾祖父孝友公早早离世,曾叔祖父惕斋公尽全力抚养几位侄子,视如己出。如今虽然惕斋公的子孙不参与营建本祠,但我们追念惕斋公昔日抚育我们当时年幼的祖父,这份恩情我们到如今依然清晰地记在心里,我们怎能忍心他不与我们祖父拔轩公等祖先一起接受我们的祭祀?”有人说:“在礼仪中,旁亲有后代的不附祭于祠堂。孝友公是我们的直系祖先,惕斋公是我们的旁系祖先。我们将惕斋公的灵位安放在本祠,如果日后惕斋公的子孙找一些借口说参与了筹建本祠,我们如何说得清?”我说:“惕斋公不可附祭,这是礼仪;惕斋公不可不附祭,这是情感。情感与礼仪相通,礼仪因为加入了情感而更加尽心、完备,我们何必臆想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本祠所费不多,却可以让祖先之灵在这里安息,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是为记。

◎ 营立拔轩谢公家祠碑记(www.xing528.com)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岁次癸卯吉月吉日

十五世孙杰祥、翕祥同立

附录

谢淮传略

谢淮(1697—?),字伯南,别字惕斋,茶山谢家人。茶山谢族医家始祖。清乾隆时(1736—1795年),邓大林母病,屡医无效,派人赴京请陈修园到茶山与谢淮会诊。陈修园推谢淮处方,不久病愈。谢淮深为陈修园所赞。邓大林因请谢淮入籍茶山,居凤山之阳。(据《茶山镇志》第716页)

谢杰祥传略

杰祥幼颖异,博览群籍,凡《轩》《歧》《灵》《素》、秦汉后医书,无不淹贯。年十八,悬壶于市,四方来就诊者踵相接,着手奏效……生平好施予,贫匮者不责诊金,且赠之药,弗吝也。道、咸间,邑人以医行世者,首推杰祥。所著医案,藏诸其家,至今子孙多以医著名。(节录自《茶山乡志》卷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