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典活动礼仪——带你了解庆典活动的重要性和举办要点

庆典活动礼仪——带你了解庆典活动的重要性和举办要点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庆典活动是围绕重大事件或重大节日而举行的庆祝活动仪式,如节庆典礼、庆功典礼、奠基典礼、竣工典礼等。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庆典活动有开业典礼、剪彩仪式、签约仪式、交接仪式等。(二)剪彩仪式剪彩仪式,是指有关单位为了庆贺本单位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或成绩而举行的一项隆重性的礼仪性程序。因其主要活动内容是约请专人使用剪刀剪断被称之为“彩”的红色缎带,故此被人们称为剪彩。

庆典活动礼仪——带你了解庆典活动的重要性和举办要点

庆典活动是围绕重大事件或重大节日而举行的庆祝活动仪式,如节庆典礼、庆功典礼、奠基典礼、竣工典礼等。无论是举办庆典,还是参加庆典,都应合乎规范,增强仪式感,这样活动才能达到目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庆典活动有开业典礼、剪彩仪式、签约仪式、交接仪式等。

(一)开业典礼

开业典礼,又叫作开业仪式,是指在单位创建、开业,项目完工、落成,某一建筑物正式启用,或是某项工程正式开始之际,为了表示庆贺或纪念,按照一定的程序所隆重举行的专门的礼仪仪式。

通常情况下开业礼仪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开业仪式的筹备和开业仪式的运作。

1.开业仪式的筹备

筹备开业仪式,在指导思想上要遵循“热烈”“节俭”“缜密”三原则。

所谓“热烈”,是指要想方设法在开业仪式的进行过程中营造出一种欢快、喜庆、隆重而令人激动的氛围,而不应令其过于沉闷、乏味。所谓“节俭”,是要求主办单位勤俭持家,在经费的支出方面量力而行,做到节制、俭省。所谓“缜密”,则是指主办单位在筹备开业仪式之时,要认真策划,注重细节,分工负责,一丝不苟,力求周密、细致。

具体来说,筹备开业仪式需要事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举办开业仪式的主旨在于借势宣传,塑造本单位的良好形象,所以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以吸引社会各界对自己的注意,争取社会公众对自己的认可或接受。为此要做的常规工作有:一是选择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集中性的广告宣传,其内容多为开业仪式举行的日期、举办的地点,开业之际对顾客的优惠,开业单位的经营特色等;二是邀请有关大众传播界人士在开业仪式举行之时到场进行采访、报道,以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主办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做好来宾约请工作

开业仪式影响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来宾身份的高低与其数量的多少。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要多邀请一些来宾参加开业仪式。地方领导、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职能管理部门的领导、合作单位与同行单位的领导、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社会名流、媒体人员,都是邀请时应优先考虑的对象。为慎重起见,用以邀请来宾的请柬应认真书写,并装入精美的信封,在开业前 2~3天,送达对方手中,以便对方早做安排。

(3)做好场地布置工作

开业仪式多在开业现场举行,其场地可以是正门之外的广场,也可以是正门之内的大厅。按惯例,举行开业仪式时宾主一律站立,故一般不布置主席台或座椅。为显示隆重与敬客,可在来宾尤其是贵宾站立之处铺设红色地毯,并在场地四周悬挂横幅、标语、气球、彩带、宫灯。此外,还应当在醒目之处摆放来宾赠送的花篮、牌匾,来宾的签到簿、本单位的宣传材料、待客的饮料等,也需要提前备好。对于音响、照明设备,以及开业仪式举行之时所需使用的用具、设备,必须事先认真进行检查、调试,以防在使用时出现差错。

(4)做好接待服务工作

在举行开业仪式的现场,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来宾的接待服务工作。本单位的全体员工要以主人翁的身份热情待客,有求必应,分工负责,各尽其职。在接待贵宾时,需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出面;接待其他来宾时,则可由礼仪小姐负责。还要为来宾准备好专用的停车场、休息室、茶饮等。

(5)做好礼品馈赠工作

举行开业仪式时赠予来宾的礼品,一般属于宣传性传播媒介的范畴。若能选择得当,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根据常规,向来宾赠送的礼品,应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宣传性,可选用本单位的产品,也可在礼品及其包装上印有本单位的企业标志、广告用语、产品图案、开业日期等;第二荣誉性,要使之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使拥有者对其珍惜、重视,并为之感到光荣和自豪;第三独特性,它应当与众不同,具有本单位的鲜明特色,使人一目了然,过目不忘。

(6)做好程序拟定工作

开业仪式大多由开场、过程、结局三大基本程序构成。开场,即奏乐,邀请来宾就位,宣布仪式正式开始,介绍主要来宾。过程,是开业仪式的核心内容,它通常包括本单位负责人讲话、来宾代表致辞、启动某项开业标志等。结局,则包括开业仪式结束后,宾主一同进行现场参观、联欢、座谈等。为使开业仪式顺利进行,在筹备之时,必须认真草拟开业仪式的程序,并选定好称职的仪式主持人。

开业仪式不过是一个统称。在不同的适用场合,往往会采用其他一些名称。例如,开幕仪式、开工仪式、奠基仪式、破土仪式、竣工仪式、下水仪式、通车仪式、通航仪式,等等。它们的共性都是要以热烈而隆重的仪式,为本单位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们的个性则表现在仪式的具体运作上存在着不少的差异,需要区别对待。

2.开业仪式的基本程序

开业仪式的程序共有以下六项:

(1)仪式宣布开始,全体肃立,介绍重要嘉宾。

(2)邀请重要领导揭幕或剪彩。揭幕的具体做法是:揭幕人行至彩幕前恭立,礼仪小姐双手将开启彩幕的彩索递交给对方。揭幕人目视彩幕,双手缓缓拉动彩索,启动彩幕展开。全场目视彩幕,鼓掌并奏乐。

(3)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全体成员依次经过幕门。

(4)主人致辞答谢。

(5)来宾代表发言祝贺。

(6)主人陪同来宾参观。开始正式接待顾客或观众,对外营业或对外活动开始。

(二)剪彩仪式

剪彩仪式,是指有关单位为了庆贺本单位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或成绩而举行的一项隆重性的礼仪性程序。因其主要活动内容是约请专人使用剪刀剪断被称之为“彩”的红色缎带,故此被人们称为剪彩。

剪彩活动具有的重要意义:第一,剪彩活动热闹、喜庆、轰轰烈烈,既能给主人带来喜悦,又能令宾客产生吉祥如意之感;第二,剪彩不仅是对主人既往成绩的肯定和庆贺,而且也可以对其进行鞭策与激励,促使其再接再厉,继续进取;第三,剪彩活动的主办者可借这一活动,吸引和获得各界人士对自己的关注、支持。

目前,在剪彩仪式上有众多规则必须遵守,主要涉及剪彩准备、剪彩人员的选择、剪彩程序、剪彩动作规范四个方面。

1.剪彩准备

剪彩准备包括一般的场地布置、环境清洁、灯光与音响、媒体邀请、人员培训等,还包括剪彩仪式上使用的某些特殊用品,诸如红色缎带、新剪刀、白色薄纱手套、托盘以及红色地毯等。准备工作要求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

(1)红色缎带

红色缎带是剪彩仪式之中的“彩”。按照传统做法,它应当由一整匹未曾使用过的红色绸缎,在中间结成数朵花团而成。花团不仅要生动、硕大、醒目,而且其具体数目往往还同现场剪彩者的人数相关。

(2)新剪刀

新剪刀是专供剪彩者在剪彩仪式上使用的,每位现场剪彩人员人手一把,而且必须崭新、锋利而顺手。在剪彩仪式结束后,主办方可将每位剪彩者所使用的剪刀经过包装之后,送给对方作为纪念。

(3)白色薄纱手套

白色薄纱手套是专为剪彩者所准备的。在正式的剪彩仪式上,剪彩者剪彩时每人戴上一副白色薄纱手套,以示郑重其事。白色薄纱手套须大小适度、崭新平整、洁白无瑕。

(4)托盘

托盘是在剪彩仪式上托在礼仪小姐手中,用作盛放红色缎带、剪刀、白色薄纱手套的工具。在剪彩仪式上所使用的托盘,最好是崭新的、洁净的。它通常首选银色的不锈钢制品。为了显示正规,可在使用时铺上红色绒布或绸布。在剪彩时,可以一只托盘依次向各位剪彩者提供剪刀与手套,并同时盛放红色缎带;也可以为每一位剪彩者配置一只专为其服务的托盘,红色缎带专门由一只托盘盛放。

(5)红色地毯

红色地毯主要铺设在剪彩者正式剪彩时的站立之处。在剪彩现场铺设红色地毯,并营造一种喜庆的气氛。地毯的长度可视剪彩人数的多寡而定,其宽度应在一米以上。

2.剪彩人员的选择

对剪彩人员必须认真选择并进行培训。剪彩人员主要是由剪彩者与助剪者两部分人员组成。

(1) 剪彩者

在剪彩仪式上担任剪彩者,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剪彩仪式档次的高低,往往与剪彩者的身份密切相关。因此,在剪彩仪式上,选好剪彩人员至关重要。根据惯例,剪彩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但是一般不应多于五人。剪彩者多由上级领导、合作伙伴、社会名流、员工代表或客户代表担任。

若剪彩者仅为一人,则其剪彩时应居中而立。若剪彩者为多人,上场剪彩时位次的尊卑就必须予以重视。一般原则是中间高于两侧,右侧高于左侧,距离中间站立者越远位次越低。若剪彩仪式无外宾参加,可执行我国“左侧高于右侧”的传统做法。

(2)助剪者

助剪者是在剪彩过程中为剪彩者提供辅助的人员。一般而言,助剪者多由东道主一方的女职员担任,即礼仪小姐。

礼仪小姐,又可以分为迎宾者、引导者、服务者、拉彩者、捧花者、托盘者。在一般情况下,迎宾者与服务者应为多人。引导者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为每位剪彩者各配一名。拉彩者通常应为两人。捧花者的人数则需要视花团的具体数目而定,一般应为一花一人。托盘者可以为一人,亦可以为每位剪彩者各配一人。有时,礼仪小姐亦可身兼数职。

礼仪小姐的基本条件是相貌姣好、身材颀长、年轻健康、气质高雅、音色甜美、反应敏捷、机智灵活、善于交际。礼仪小姐应该化淡妆、盘起头发,穿款式、面料、色彩统一的单色旗袍。穿深色或单色的套裙亦可配肉色连裤丝袜和黑色高跟皮鞋。礼仪小姐除戒指、耳环或耳针外,不佩戴其他任何首饰

3.剪彩程序

剪彩仪式宜紧凑,忌拖沓,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为15分钟到1个小时。剪彩仪式,通常应包含如下六项基本程序:

(1)请来宾就位

在剪彩仪式上,通常只为剪彩者、来宾和本单位的主要领导安排坐席。在剪彩仪式开始时,请大家在事先拟定好的座次就座。通常情况下,剪彩者应就座于前排。剪彩者为数人时,则应按照剪彩时的具体顺序就座。

(2)宣布仪式正式开始

在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后,乐队应演奏音乐,现场可燃放鞭炮,全体到场者应热烈鼓掌;接着主持人向全体到场者介绍重要来宾,先介绍主要领导,然后介绍其他来宾。

(3)奏国歌

此刻须全场起立,有时也可演奏本单位标志性歌曲。

(4)发言

发言者的顺序为主办单位的代表、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表、地方政府的代表、合作单位的代表,等等。发言的内容应言简意赅,每人以三分钟为宜,发言的重点分别为介绍、道谢与致贺。

(5)剪彩

由主持人向全体到场者介绍剪彩者,全体到场人员应热烈鼓掌,还可奏乐或燃放鞭炮以烘托气氛。

(6)参观

剪彩后,主人应陪同来宾参观被剪彩项目,也可参观厂区、重要车间或安排座谈会。仪式结束后,主办单位可向来宾赠送纪念品,也可安排餐饮招待来宾。

4.剪彩动作规范

进行正式剪彩时,剪彩者与助剪者的具体操作必须合乎规范。否则就会影响剪彩效果或贻笑大方。

主持人宣布进行剪彩之后,礼仪小姐即应排成一排率先从两侧同时登台,或是从右侧登台。登台后,拉彩者与捧花者应当站成一行,拉彩者处于两端拉直红色缎带。捧花者各自双手捧一朵花团。托盘者须站立在拉彩者与捧花者身后一米左右,并且自成一行。

在剪彩者登台时,引导者应在其左前方引导,使之各就各位。剪彩者登台时,宜从右侧出场。当剪彩者均已到达既定位置后,托盘者应前行一步、到达剪彩者的右后侧,以便为其递上剪刀、手套。剪彩者若为数人,则其登台时亦应列成一行,并且使主剪者行进在前。在主持人向全体到场者介绍剪彩者时,后者应面含微笑向大家欠身或点头致意。

在正式剪彩前,剪彩者应首先向拉彩者、捧花者示意,待其有所准备后,集中精力,右手持剪刀,表情庄重地将红色缎带一刀剪断。若多名剪彩者同时剪彩,其他剪彩者应注意主剪者动作,主动与其协调一致,力争大家同时将红色缎带剪断。

红色花团应准确无误地落入托盘者手中的托盘内,切勿使之坠地。为此,需要捧花者与托盘者密切合作。剪彩者在剪彩成功后,可以右手举起剪刀,面向全体到场者致意。接着将剪刀、手套放入托盘之内,再举手鼓掌。然后,依次与主人握手道贺,并在引导者的引领下从右侧下台退场。待剪彩者退场后,其他礼仪小姐才可列队由右侧退场。

(三)签约仪式

在商务交往中,签约标志着有关各方相互关心的事宜经过磋商和谈判,达成了一致性的见解,获得了满意的成果,相互关系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签约仪式是在具体签署合同之际,为体现庄重而依照惯例举行的一系列程式化的活动,它表明双方已达成共识,愿受法律约束和保护。签约仪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签约仪式准备阶段和正式签署阶段。

1.签约仪式准备的礼仪

签约仪式举行的目的是使有关各方重视签订的合同,遵守合同,通过举行郑重其事的签约仪式,向各方表达合同的重要意义与效力,达到振奋人心的鼓舞作用。在签署合同之前,必须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1)确定参加仪式的人员

在确定本方参加签约仪式的人员后,还要对对方参加签约仪式的人员情况有所掌握。双方签约者的身份和职位应对等。

(2)做好协议文本的准备

①主方负责准备文本。在正式签署合同之前,应由举行签字仪式的主方负责准备待签合同的正式文本。

②合同应为最终文本。拟定的合同应当是正式的最终文本、不再进行任何更改的标准文本。

③指定专人负责。主方应会同有关各方一道指定专人,共同负责合同的定稿、校对、印刷与装订。按常规,应为在合同上正式签字的有关各方,均提供一份待签的合同文本,必要时,还可再向各方提供一份副本。

【知识链接】标准合同的具体要求

合同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购销合同、借贷合同、租赁合同、加工合同、基建合同、保险合同货运合同、责任合同等。一份合格的合同,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六个条件: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用词标准、数据精确、项目完整、书面整洁。

②三大要素:在内容上,应该涵盖三大要素,即标的、费用与期限。在任何一项合同中,都应当三者齐备。

③五大内容:撰写一项合同的具体条款,至少需要具备标的、数量或质量、价款或酬金、履约的期限与地点及其方式、违约责任五大基本内容。

④合同使用的语言。在签署涉外合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应准备好各方使用的官方语言,或者使用国际通行的英文、法文的待签文本。在准备外文文本时,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不要望文生义或者因不解其意而乱用词语。

⑤合同的制作。待签的合同文本,应以精美的白纸精制而成,按大八开的规格装订成册,并以高档质料,如真皮、金属、软木等,作为其封面

(3)落实签约仪式的场所

签约仪式的场所有专用的,也有临时以会议厅、会客室来代替的,会场的大小要适中,宽敞明亮。

(4)签约仪式现场的布置

①签字厅的布置原则是庄重、整洁和清静。

②签字厅内地面应铺地毯。

③签字用桌椅。正规的签字桌为长形桌,上面铺设深色的、呢子质地的台布,并摆放盘式鲜花。签字桌横放于室内,若为双边合同签字,可放置两把椅子,多边合同可以只放一把,供签字人轮流就座,也可根据人数各自提供一把椅子。签字人在就座时,应面对正门。除了必要的签字用桌椅外,还应有一个立式主持台。

④座次及国旗。在正式签署合同时,对于座次问题,应由主方代为先期排定。合乎礼仪的做法是:在签署双边性合同时,应请客方签字人在签字桌右侧就座,主方签字人应同时就座于签字桌左侧;双方各自的助签人,应分别站立在各自一方签字人的外侧,以便随时为签字人提供帮助;双方其他的随员,可以依照职位的高低,依次站立于己方签字人的身后,中间为最高,依次向两边排列,最外侧为最低。

在签字桌的中部,应放置一个旗台,插上国旗。如果签字双方均为国内企业,可都插中国国旗;当合同涉及外商时,需要在签字桌上放置各方的国旗,国旗的朝向应与签字人的座位相符。应按照国际惯例,以右为上。例如在签署双边涉外合同时,外方应在桌子的右侧,国旗亦同。(www.xing528.com)

2.签署合同的礼仪

我国法律对合同的成立有如下规定:当事人就合同条款的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且签字,即为合同成立。一旦签字,就意味着合同生效、不得违约,所以,签字仪式严肃、庄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应高度重视。

(1)签字仪式的程序

签字仪式时间不长,但程序规范、庄重且热烈。

①签约各方就位

签字仪式正式开始,有关各方人员在既定的位次上各就其位,相关人员应保持安静。签字人在签约台前入座,其他人员分主、宾,各站一边,按其身份自里向外,依次由高到低,列队于各自签约人座位之后,双方助签人员分别站立在己方签字人的外侧。

②签字人正式签署合同文本

根据礼仪的规定,在签署合同文本时,合乎礼仪的做法是签字人首先签署己方保存的合同文本,名字签于首位,然后再由助签人交予对方签字人签字。这一做法,在礼仪上称为“轮换制”,它的含义是按位次排列轮流使有关各方均有机会居于首位一次,以显示机会均等,各方平等。

签字仪式开始后,助签人员呈上并翻开文本(文本已在桌上的就直接翻开),助签人指明具体的签字处,由签字人签上自己的姓名;然后,由助签人员将己方签了字的文本递交给对方签字人,由对方签字人再签字。

③交换签署好的合同文本

合同签署完毕,按照礼仪规范,由双方的签字人郑重地相互交换文本,同时握手致以祝贺,全场人员应鼓掌表示祝贺。

④共饮香槟酒

交换已签的合同文本后,国际上通行的、用以增添喜庆色彩的做法是:有关人员,尤其是签字人共饮香槟酒互相道贺(国内也有用红酒的),此时礼仪小姐用托盘端上香槟酒,由双方签约人员举杯同庆,共祝合作成功。

⑤签约仪式结束,双方可共同接受媒体采访

需要说明的是,商务合同在正式签署后,应提交有关方面进行公证,此后才正式生效。

(2)签字人员的礼仪

①签字人员应着装规范

在出席签约仪式时,签字人及其随员应当穿着具有礼服性质的深色西服套装、中山装或者西装套裙,并配以白色衬衫和深色皮鞋,男士还需要搭配单色领带以示正规,在签字仪式上露面的礼仪小姐应穿着旗袍,接待人员可以穿着本单位的制服。

②注意表情

签字人员应目光坦然,面带微笑。

③坐姿端正

签字时签字人员应端坐在签字桌前,上体挺直,双手和前臂放于桌上。

④举止有礼

签字人接受了助签人的帮助,应有所表示,可点头微笑以示谢意;签字后热烈鼓掌、热情握手、主动祝贺、举杯共庆。

(四)交接仪式

交接仪式一般是在施工方依照合同将已经建设、安装完成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正式移交给使用单位时,所举行的庆祝典礼。举行交接仪式时应遵守的有关礼仪规范包括交接仪式的准备、交接仪式的程序、参加交接仪式的礼仪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交接仪式准备的礼仪

准备交接仪式,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来宾的邀请、会场的选择与布置、物品的准备。

(1)来宾的邀请

①拟定邀请名单

作为交接仪式的东道主,要拟定来宾的邀请名单,在具体名单拟定后,应主动征求接收单位的意见。接收单位可对来宾的邀请名单提出建议。

②确定来宾人数

交接仪式的参加人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人数可多一些,这样可使仪式场面大,热烈红火,但是人数的确定也得考虑场地条件和接待能力。

③来宾要有代表性

邀请出席交接仪式的来宾,应该考虑到各个有关方面,一般来说应包括施工单位、安装单位、接收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各界知名人士、新闻界人士的有关人员,以及协作单位的有关人员等,要有各个有关方面的代表出席。

④发邀请函

在邀请工作中,对于除交接两方代表外的其他来宾,均应提前寄送正式的书面邀请,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⑤落实名单

交接仪式的宣传、影响面很大,通过媒体,可使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此事,以利于交接两方与各方面的沟通,并获得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因此,要尽量争取、说服来宾参加交接仪式,努力落实名单,必要时可由交接两方有关领导出面,亲自邀请来宾出席仪式。

(2)会场的选择与布置

选择交接仪式的会场,应考虑仪式的重要程度、出席人数、具体程序与内容,以及是否保密等几方面的因素。以下几种选择可供参考:

①选择完工项目的现场

可将交接仪式的地点安排在已经建设、安装完成并已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所在地的现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使全体出席仪式的人员身临其境,获得对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的直观、形象的了解,也便于在交接仪式过后安排来宾参观。不利之处是,仪式准备的工作量比较大,而且由于即将交付给接收方,所以还需取得接收方的同意和配合。

②选择东道主单位的会议厅

可将会场安排在东道主单位的会议厅,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减少大量的接待工作,也便于会场的布置,特别是在交付项目或大型设备暂时不便外人参观的情况下,更为合适。其不利之处是,东道主单位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来宾不能获得对交付项目或大型设备的直观感受。

③选择交接双方认可的场所

若项目现场和东道主单位均由于某些原因,不宜作为交接仪式的会场,也可经施工、安装单位提议,接收单位同意之后,选择双方共同认可的其他场所,诸如宾馆的会议厅、多功能厅等。这样做尽管支出较大,但可省去大量的安排、布置工作,而且还可以提升交接仪式的档次,获得更好的效果。

④交接仪式会场的布置

会场布置不能铺张浪费,要善于以适当的形式营造、渲染一种热烈、隆重和喜庆的气氛。可搭建临时主席台,铺设红地毯;在主席台上方,应悬挂一条红色巨型横幅,上书交接仪式的具体名称,可以竣工项目具体名称加上“交接仪式”字样;还可设置背板,写明交接仪式的名称、交接方或主办方以及日期等。

在举行交接仪式的现场、入口之处,交接物四周,可悬挂彩带、彩旗和摆放色泽艳丽的盆花,会场上空可牵放带有庆贺标语的巨型气球,用以美化环境、烘托气氛。

若有来宾赠送花篮,可依先后顺序,排列在主席台正前方,或会场入口处门外的两侧。

(3)物品的准备

在交接仪式上使用的物品,应由东道主提前准备。需要准备的物品包括:

①作为交接象征物的物品

作为交接象征物的物品主要有验收文件、一览表、钥匙等。验收文件是指已经公证的、由交接双方正式签署的接收证明性文件;一览表是指交付给接收单位的全部物资、设备或其他物品的名称、数量明细表;钥匙具有象征性意味,是指用来开启被交接的建筑物或机械设备的钥匙。

②赠送给来宾的礼品

在交接仪式上用以赠送给来宾的礼品,应突出其纪念性、宣传性,可将被交接的项目、设备制成微缩模型,或制成画册、胸针、纪念章、领带夹、钥匙扣等精美礼品,赠送给出席交接仪式的来宾。

2.交接仪式程序的礼仪

不同类型的交接仪式,其程序不同,但一般有五项基本程序:

(1)主持人宣布交接仪式开始

在主持人宣布交接仪式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应邀请来宾代表上台,在主席台上就位或就座,并请与会人员保持安静,然后宣布交接仪式正式开始。此时,全体与会者应当有礼貌地鼓掌,以表达祝贺之意。

(2)奏国歌(或演奏东道主单位的标志性歌曲)

此时全体与会者起立,这一程序会使交接仪式显得更为庄严、隆重。

(3)交接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声,由施工、安装单位的代表,将有关工程项目、大型设备的验收文件、一览表及钥匙等象征性物品,正式递交给接收单位的代表。双方应面带微笑,双手递交,接收有关物品,并热烈握手。至此,标志着有关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已经被正式地移交给了接收单位。

有的交接仪式,采用了剪彩仪式,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的负责人为有关工程项目、大型设备的启用而剪彩,用以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热烈而隆重的气氛。

(4)各方代表发言

在交接仪式上,首先由施工、安装单位的代表上台发言,然后是接收单位的代表发言,以及来宾的发言等。发言一般均为礼节性的,宜短忌长,一般以三分钟左右为宜。

(5)宣告交接仪式正式结束

当主持人宣布交接仪式结束时,全体与会者应以热烈的掌声,再次表示祝贺。

随后,东道主与接收单位可邀请各方来宾一道参观有关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通过现场参观,可以进一步地深化对有关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的认识,如不方便邀请来宾进行现场参观,可组织其参观有关的图片展览或向其发放宣传资料。亦可在仪式结束后,请来宾观看文艺表演。

3.参加交接仪式的礼仪

(1)东道主的礼仪

作为东道主,应着重注意:

①修饰仪表

作为东道主,参加交接仪式的人员应修饰仪表,穿着正装,彬彬有礼,不仅要展现个人良好的礼仪素养,同时也要为本单位树立良好形象。

②提前到场

在举行仪式之前,交接双方单位的负责人应提前到达会场,并在门口恭迎来宾。

③分工明确

东道主要指定专人进行迎送、接待、引导、陪同等礼仪服务工作。

④注意礼节

交接仪式的主持人要对来宾进行介绍,东道主与会人员要对发言者鼓掌致谢,要接受来宾的道贺,工作人员要出现在仪式的各处为来宾服务,所有在现场上呈现的举止中,一定要注意施行相关的礼节,规范言行,绝不可有失礼之处。

⑤热情接待

东道主一方的与会人员,应具有主人翁的意识,即使自己不负责接待,但作为主办方的成员,理应有全局观念,对待来宾应热情有礼;遇到来宾的提问,应有礼貌地回答;得知来宾需要帮助,应尽力给予帮助,如果本人帮助不了,一定要遵照首问负责制的原则,转交给有关方面或相关负责人。

(2)来宾的礼仪

对于来宾而言,在应邀出席交接仪式时,应着重注意:

①致以祝贺

当接到主办方的正式邀请后,被邀请者可视具体情况,以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及时发出贺电或贺信,向东道主表示热烈祝贺,也可以在出席交接仪式时,面呈东道主。在参加仪式时,还须郑重其事地向东道主主要负责人握手道贺。

②备有贺礼

为表示祝贺之意,可向东道主赠送诸如花篮、牌匾等。赠送的花篮要在花店订制,并在其两侧悬挂红色缎带,右书“恭贺××××交接仪式隆重举行”,左书本单位全称。

③准备贺词

是否在仪式上发言,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被邀请代表来宾发言,须提前预备一份书面贺词,其内容应当简明扼要,主要表达道喜祝贺。

④准点到场

应提前几分钟抵达仪式会场,以便东道主安排接待,若因故不能出席,应尽早通知东道主。

⑤注意仪表

来宾应注意仪表,身着正装,以示对仪式的重视和对东道主的尊重,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应始终精神饱满,热情洋溢,通过语言、举止等礼节,表达祝贺之意。

⑥听从安排

应邀参加交接仪式,应全程听从东道主的安排,完成仪式典礼后的其他活动,如参观、赴宴等,如有要事不能参加仪式后面的活动,应向东道主主要负责人道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