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应急协作及业务连续性管理

商业银行应急协作及业务连续性管理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监管机构2.场景类型商业银行应急协作的场景有两大类,即:1)外部机构发生灾难,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商业银行在开发应急协作预案时,应根据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场景,与外部机构进行协商与沟通,共同制定应急协同合作的具体事宜。此外,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商业银行应在合同中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安排,例如制定应急服务水平协议、紧急采购条款、违约罚则等。

商业银行应急协作及业务连续性管理

现代化企业层面的应急协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没有应对供应链上下游机构灾难的准备,可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2000年3月,为Ericsson公司独家供货的美国新墨西哥州Philips公司芯片厂发生火灾,导致Ericsson公司连续几周无法获得所需芯片。由于Ericsson公司没有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致使其失去了4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最终导致Ericsson公司暂时退出移动电话市场。同样是由Philips公司供货的Nokia公司,在火灾发生后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不但没有遭到严重损失,其市场份额反而增加了3%,改变了全球移动电话市场的格局[9]。这个案例说明了应急协作在现代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意义。

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同时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和扩展业务的需求,现代商业银行要维持正常运营,对外部资源和第三方合作机构依赖度正在加大。因此,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需要考虑与外部的应急协作关系,提升自身业务持续运作能力。

在《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中,监管机构对于商业银行应急协作的要求如下: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第三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要求重要业务及信息系统的外部供应商建立业务连续性计划,证明其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其业务恢复目标应当满足商业银行要求。

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注重与金融同业单位、外部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和公共事业部门等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衔接;同时,应当积极采取风险缓释及转移措施,有效控制由于外部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不充分可能产生的风险。

1.外部机构类型

与商业银行正常运营有关联的外部机构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社会公共机构 即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如医疗公共安全消防气象地震电力等部门。

(2)业务合作伙伴 即在业务产品和服务方面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机构和平台,如金融同业单位、其他第三方机构、外部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平台等。

(3)供应商 即为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设施、设备、服务的供应商和外包商。

(4)监管机构

2.场景类型

商业银行应急协作的场景有两大类,即:(www.xing528.com)

1)外部机构发生灾难,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

2)商业银行发生灾难,需要外部机构提供支援。

商业银行在开发应急协作预案时,应根据业务连续性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场景,与外部机构进行协商与沟通,共同制定应急协同合作的具体事宜。双方的应急协作内容一般以协议或合同的方式体现。

3.应急协作预案要素

商业银行与外部机构的应急协作可考虑如下内容:

(1)职责分工 商业银行应识别与自身正常运营关系紧密的外部机构,并在预案中定义与每个外部机构接口的主管部门,同时建立应急协调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分工。

(2)风险事件信息共享 商业银行应与外部机构建立风险事件预警与信息共享机制,即一方发生或发现风险事件要第一时间通知对方,以便对方能够及时做出合理应对。该信息共享机制包括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紧急联络人员信息、紧急联络方式等。

(3)应急救助协议 依据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结论,商业银行应识别支撑业务运营的重要资源,并针对这些资源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外部机构共同制定应急救助协议。例如,在银行网点遭受火灾时,如何获得消防部门的快速支援;在电力供应中断时,如何快速获得电力公司应急供电车服务等。

(4)外部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平台的应急预案 商业银行的资金业务、支付结算等服务与外部市场和服务平台息息相关,商业银行应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外部市场和服务平台的应急流程,一旦这些机构出现问题,可遵循相关规定进行业务办理。例如《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应急交易规则》《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系统故障应急操作指引》《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应急服务指引》《上海黄金交易所应急交易管理办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危机处置预案》《支付清算系统危机处置预案》等。

(5)供应商与外包商的业务连续性管理 商业银行对于主要设备与服务的供应渠道要建立备份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家供应商。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监管机构发布的外包服务商管理的相关要求,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采取审慎态度选择有相关资质和服务能力的供应商和外包商。此外,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商业银行应在合同中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安排,例如制定应急服务水平协议、紧急采购条款、违约罚则等。

在日常管理中,商业银行相关负责部门应督促供应商与外包商开发相应预案,定期进行审核、演练和验证,保证预案的长久有效性和适用性。当商业银行业务、信息系统、组织架构有所变化时,负责部门应及时通知相关供应商与外包商,使其及时修改和验证预案,以确保预案能够符合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要求;同时,若供应商与外包商内部环境(如组织架构、业务、信息系统等)发生改变,也应对预案进行修订和验证,商业银行负责部门需时刻关注供应商与外包商的内部环境变化,定期审核其预案的合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6)业务互助协议 商业银行可与同业机构签订相关协议,在业务中断时,委托同业机构代为办理业务。例如,当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不可用时,对于紧急的跨行支付结算业务可考虑采用银行间跨行紧急代付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