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乡人民收入消费状况及城乡形态变迁

城乡人民收入消费状况及城乡形态变迁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五”期间,全国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比例为23%,用于消费的比例为77%。而上海市的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达到66.1%,用于消费的仅有33.9%,在66.1%的积累基金中,有56.1%提供全国统一使用,有10%留在本市用作积累。“一五”期间,上海市国民收入总计251.6亿元,其中工业占63.7%,商业占30.8%,农业、建筑及运输业占5.5%。上海市居民的货币收入1957年较1952年实际增加19.1%,同期消费基金增长19.5%。

城乡人民收入消费状况及城乡形态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城乡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总体提高。由于仍是农业为主的经济底子,而在民族独立以后通过工业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标,需要解决资源集聚特别是资本积累的问题,当时拥有广大人力物力的农村被赋予这个重任,同时也造成农民与国家在占有和消费农业剩余方面的矛盾。而在集体化时代的农村人民公社,所谓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主要指生产队在全年总收入中扣除生产费用等后的纯收入的分配问题,它是农村人民公社收入分配工作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国家、集体和社员三方面的经济关系(1)

上海市农村而言,1956年上海全郊区总收入为6 700万元,其中农业社的总收入为5 400万元。这5 400万元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是:生产费用20 976 242元,占总收入的38.84%;农业税3 185 105元,占总收入的5.9%;公积金、公益金1 175 115元,占总收入的2.21%;社员分配28 562 642元,占总收入的53%。社员每人每年平均收入71元(加上其他副业收入共99元)。1957年全郊区总收入估计为7430万元,比1956年增加10.9%,1957年农业社的总收入约6 130万元,比1956年增加13%(2)

再以国民收入来衡量。国民收入是在一定时期内劳动人民新创造的物质财富,它是从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中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而得,即平常所说的净产值。“一五”期间,全国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比例为23%,用于消费的比例为77%。而上海市的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达到66.1%,用于消费的仅有33.9%,在66.1%的积累基金中,有56.1%提供全国统一使用,有10%留在本市用作积累。从全国来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市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全国国民收入的6%,消费基金占全国消费基金的2.4%~3.1%,平均为2.6%,而积累基金则占全国积累基金的17.2%,且逐年有所增长(1953年为15.8%,1957年增至18.6%)(3)。“一五”期间,上海市国民收入总计251.6亿元,其中工业占63.7%,商业占30.8%,农业、建筑及运输业占5.5%(商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有一部分是通过价格因素从工业、农业等部门转移过来的)。工业比重扩大,从1952年的58.2%上升为1957年的69%,商业的比重缩小,从1952年的36.2%下降为1957年的26.2%,其他部门变化不大。

总的来看,国民收入增长很快,从1952年的30.8亿元增长到1957年的61.2亿元,五年内增长98.9%,每年平均增长14.7%(全国8.8%)。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五年中工业提供的国民收入增长141.1%,绝对额增加23.9亿元。从积累基金看,“一五”期间,上海市积累基金达166.1亿元。从国民收入增长看,从1952年的15.4亿元增长到1957年底的42.8亿元,增长178.5%,年均增长22.7%,超过全国7%。各年的积累率如下:1952年49.9%,1953年59.3%,1954年63.5%,1955年64.8%,1956年70.2%,1957年69.9%。五年来净支援全国经济文化建设141.5亿元,占85%,留在本市作积累的25亿元占15%。从消费基金看,“一五”期间,上海市消费基金合计85.4亿元,占国民收入的33.9%。其中居民的商品性消费和集体性消费占97.2%,国家管理机构的消费占2.8%(4)

上海市居民的货币收入1957年较1952年实际增加19.1%,同期消费基金增长19.5%(剔除了物价上升因素)。虽然人均消费水平增长不多,但实际高于全国的人均消费水平。1957年人均物品消费253元,较全国人均的105元高出141%。其中职工人均物品消费252元,较全国职工的212元高出20%左右,农民人均物品消费140元,较全国农民的89元高出57%左右(见表5-1)。

表5-1 1952—1957年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 单位:元(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市国民收入、积累和消费的资料,第25页,1958年8月,上海市档案馆档案:B123-3-1571。

消费结构来看,1952—1965年上海居民消费中的食品类占47.5%~59.4%(见表5-2)。

表5-2 上海市若干年份消费构成比例表(%)

资料来源:祝兆松.上海计划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