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超:百年纪念文集中的偏科学生

朱超:百年纪念文集中的偏科学生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超是我们学校2007届高三(七)班的一名文科生,这年高考考了526分,其中语文取得了126的高分,却因数学和英语成绩刚过及格线而与一本院校无缘。我是在2005年秋季当上朱超的语文老师的。一个年纪尚轻的中学生,很容易让“好恶乱其中”,以致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故大人,包括家长、老师不可不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时时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朱超的两次遗憾,不正是这个原理的具体说明吗?

朱超:百年纪念文集中的偏科学生

朱超是我们学校2007届高三(七)班的一名文科生,这年高考考了526分,其中语文取得了126的高分,却因数学英语成绩刚过及格线而与一本院校无缘。他不甘心,决定到庄浪一中补习。奋斗一年,2008年考了546分,其中数学考了126的高分,英语考了也不错的102分,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次语文成绩竟然考了104分,综合成绩也不如上一年,又一次很遗憾地与一本无缘。

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说:“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回想我给他当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时的点点滴滴,也许是他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两次与一本院校无缘的结局。

我是在2005年秋季当上朱超的语文老师的。这学期中期考试,他考了文科班的第一名,期末考试却考了十几名,英语、数学竟然不及格,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第二学期,我接了高三(七)班的班主任,才开始了解他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原因其实很简单:家里闹矛盾,使他有了厌学的情绪,这种情绪自然又使他在学校里表现不佳,引起了班主任的不满。又因为和班主任沟通不够,产生了矛盾。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厌学情绪日益严重,学习成绩日益下降。

我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这朵基础扎实、头脑聪明的花儿就这样凋谢。我使出浑身解数,想把笼罩在他头上的云雾吹散,把让他晕头转向的漩涡疏散,把牵着他向错误道路上走的铁索砍断。沟通、谈心;鼓励、批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天,一星期,一个月……他终于开始变化了:英语课由逃课到上课,由不听讲到认真听讲,成绩由四五十分到六七十分再到八九十分,名次由十几名到五六名到二三名。(www.xing528.com)

他从家庭的阴影里走出来,从情绪的激流中爬上岸,从偏科的错路上拨正了方向,有了飞速的进步,终于在2007年取得了不错的高考成绩——尽管他以前厌恶的学科,成绩还不理想。

2008年的高考,他单科成绩正好和2007年的相反,也许是他对自己以前的优势学科太自信了吧。

朱超的经历,让我又想起了苏洵的话:“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一个年纪尚轻的中学生,很容易让“好恶乱其中”,以致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故大人,包括家长、老师不可不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时时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而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更应该克服困难,消除随时扑面而来的烦恼,不要受情绪的影响,时时生活在理性之中,让理智之光照亮前方的道路。

我又想起了“木桶效应”。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朱超的两次遗憾,不正是这个原理的具体说明吗?处于考学阶段的学生,不可不深思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