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对偏科学生的心理调整

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对偏科学生的心理调整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偏科,就像偏食一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危害很大。据调查,现在接近九成的中小学生都有偏科现象,偏科直接导致总成绩的下降,是升学考试的一大障碍。偏科现象有些可以纳入学习心理范畴,是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问题。找到了小娟化学偏科的原因,王老师觉得小娟在化学学习上有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具有正常的心理机能和状态,是促进他们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心理保障。

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对偏科学生的心理调整

偏科,就像偏食一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危害很大。据调查,现在接近九成的中小学生都有偏科现象,偏科直接导致总成绩的下降,是升学考试的一大障碍。偏科,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在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丝毫不感兴趣,我们也称之为“偏科”。

偏科现象有些可以纳入学习心理范畴,是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问题。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是其心理方面的问题,然后才能着手解决其偏科现象。

经典案例

即便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也不可能每门功课都是第一,但这不叫偏科。真正的偏科是指某几门科目掌握得很好,甚至在全班或全校都是名列前茅,但其他几门科目却处于中下水平或更低。偏科首先是一个心态问题。对此,北京市第一二二中学的优秀班主任王风老师,总是通过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带动解决其偏科问题。

小娟是王老师班里一名性格开朗的女生,爱好兴趣广泛,是班里的文艺宣传委员。让王老师不解的是,她的其他科成绩都很好,唯独化学考试成绩每次都不理想,经常不及格。王老师为此多次找她谈话,但每次小娟都说:特别害怕化学,一拿到化学题就犯晕,一上化学课就慌,生怕老师叫她回答问题。自己也特别刻苦地学习化学,课外在化学学科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些,但收效甚微。

很明显,小娟对化学有一种恐惧和排斥心理,这是由心理不健康而引起的偏科。面对这样的状况,如果只是泛泛地提一些要求、说一些道理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必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小娟摆脱这种糟糕的学习状况,帮她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之后,王老师通过多次找小娟谈话了解到,小娟在初中开始学化学时,成绩挺好的,也很自信。但到中考模拟考试时,却接连两次在化学上失误,这对她产生了很大的打击,于是变得有点谈化学色变。到了高中又碰到一位讲课语速很快的化学老师,小娟老觉得自己有些地方没弄明白,因此经常怀疑自己漏掉了老师讲的某些重点。久而久之,对化学就有了更深一层的恐惧感,这就使她的化学成绩一直在50分以下。

找到了小娟化学偏科的原因,王老师觉得小娟在化学学习上有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就化学学习来说,她没能调控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面对一两次失败后的心理挫折,使自己陷入了情感上的困扰,让悲观的、动荡不安的情绪左右了自己,失去了心理平衡。同时也看出她的适应性比较差,面对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她不能建立对现实的正确态度,没有作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以致在遇到新的老师时不能适应老师的讲课习惯,从而加重了她的化学恐惧心理。

针对小娟的问题,王老师制定并且实施了以下调整方案:

首先让小娟保持冷静,不能再怕下去了。王老师让她把初中的化学书拿出来复习一两遍,再在网上找北京的中考题来做,以高中生做初中题的心理优势重新审视中考题,结果她做得很好,取得了很高的分数。这一步让小娟认识到原来自己的化学是很强的,也能取得好成绩,从心理上根本性地转变了悲观思想,从而有勇气面对化学的学习了。

接下来王老师又和小娟一起分析化学成绩差的原因。通过分析使她认识到,成绩差不是自己学习化学的能力差,而是学习化学的心理有问题,起源于中考前两次模拟考试失败,形成了巨大的阴影。这个阴影在自己重做中考试卷时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现在再一分析,她从心底深处解开了这个结,心情舒畅多了。

之后,王老师又帮她解决适应老师的问题。因为都是女性,王老师让小娟去找化学老师谈心,谈自己学习化学的历史,谈自己的初中生活。同时王老师还与化学老师商量,让化学老师积极配合小娟,与小娟交流沟通,课上多关注,课下多帮助。这之后,王老师发现小娟经常去找化学老师问问题,与化学老师接触增多,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最后,王老师让小娟就自己的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帮助她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自我调节的重要性:把智慧与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上,客观地看待问题,不主观、固执,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能够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既不逃避,也不恐惧。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小娟的化学成绩有了快速提升。在分科时,她选择了理科,继续在理科班里学习化学。

案例解析

学生学科学习的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各科学习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并在逐渐加深的学科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学科知识保持平衡与协调。案例中的小娟显然在学习化学科目上没有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她非常恐惧和排斥化学,这是由于一两次的考试失败,使小娟对学习化学丧失了信心。随着学习内容难度和广度的提升,她的学习心理没有得到同步提升,而是出现了一些更大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她的正常化学学习。

面对小娟的偏科现象,王老师知道只是简单地说教是没有用的。因此,她先从心理上制定了调整措施:消除小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增强其自信心。王老师先让小娟做初中的化学习题,一个高中生做初中的化学题,况且小娟的初中化学成绩还曾经非常好,所以,小娟做起来毫不费力,这也增强了她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之后,王老师又帮助小娟分析原因、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很快,小娟的化学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现代的学生学习任务非常重,特别是在中考与高考的激烈竞争中,学生只要有一门功课差了,就不可能达到重点学校的分数线。所以,偏科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学生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地学习各科知识。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前提条件。心理健康的学生虽然智力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都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上。心理健康的学生一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并能根据学习活动的要求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能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学习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手段。

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入林”,正确的态度、健康的心理才是对待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要求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只有其心理活动保持在最佳状态,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具有正常的心理机能和状态,是促进他们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心理保障。

教育延伸

学习偏科,作为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老师头痛不已,因为它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其一是在知识上的缺陷,在学科方面出现“瘸腿”现象,直接影响学生中考或高考总成绩。其二是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各门学科是相互联系的,缺一科就会觉得不协调。正如人若缺一只手或一条腿,就会觉得有很多不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偏科的呢?

1.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不协调

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不协调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感距离和在人际感知上的偏见。情感距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上的差距。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距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学生心理定式造成的。有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不敢与教师接近,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有的教师有意将自己置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时刻保持尊严与威信,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使学生感到难以接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反感情绪支配下,这些学生思想不能集中,反应比较迟钝,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抵触情绪愈加强烈,造成恶性循环。

2.家庭影响

家庭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等也会诱发学生偏科。如家长爱好文娱,家庭艺术氛围浓,则孩子往往偏爱音乐;家长爱好体育,喜欢活动,则孩子偏爱上体育课。

3.学生原因(www.xing528.com)

(1)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着7种智力因素,即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交往、自知。这7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使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学生的每种智力发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言语智力发展快,表现在学习上偏爱语文学科;有的人逻辑智力发展好,学习上偏爱数学;音乐智力强的人,多数偏重音乐学习;身体动觉智力好的人,多数偏爱体育课。由此可见,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

(2)兴趣所致

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愿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地去学这门课;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有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

(3)主科与副科之分

中学阶段,一些学生将中学课程分为所谓的“主科”和“副科”,凡升学考试和高考的必考课目为“主科”,其余则统统为“副科”。重视“主科”,忽视甚至轻视“副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家长还积极支持孩子这种“偏科”学习。

(4)有畏难情绪

有些学生由于某一学科不好学、难学,最后索性放弃。比如,有些学生说选择文科,是因为读初中时,就不爱学物理和化学,因为难学,每次考试不及格,以后也懒得去学,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其他学科上。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学习偏科,来自教师的影响最大。有一所中学曾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发现: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他们对学生进行了跟踪,发现学生往往因为不喜欢某一老师而不喜欢他所教的课,许多学习上偏科的学生都能从此找到原因。教师在教育纠正学生的心理时,要先从自身寻找一下原因,以有效根治其偏科问题。

调整策略

我们知道学习偏科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所以,当发现学生有偏科现象时,教师应积极指导,帮助改正。

1.阐明均衡学习的意义

针对偏科学生,老师们要讲清其危害,使他们认识到,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是国家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教学规律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设置所包含的知识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应该掌握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成为合格人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任课教师也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来传授知识的,只有学好各门课程,才能为将来投身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数理化,没有坚实的语文功底是不行的,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不行的,没有艺术细胞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不行的。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是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与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吸引学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任课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和任课教师接触,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任课教师的信任,重新树立学好该门课的信心。

3.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

反复强调“偏科”,学生自己会不断强化这个概念,认定“我这个学科是学不好的”。这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有时候,教师可以假作不知,找出学生在这个学科上的可取之处,哪怕是一两点,进行鼓励,让学生觉得,“我在这门学科上也有过人之处”,慢慢使他产生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学好这门学科。”

4.对学生给予合理的期望

教师根据对不同学生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信息,可以形成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期望,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不同学生的行为。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一旦为学生所认识、所理解,就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学习成绩。通俗点说,就是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哪科学习成绩就好。反之,则会出现偏科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都要和蔼可亲,使学生觉得老师爱自己,喜欢自己。

教师应该多表扬,少批评,进行正面教育。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抓住他们可能出现的每一次进步,甚至是微小的进步,进行表扬。使他们由“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批评——同学不尊重——学习成绩更不好”这种恶性循环中转变为“学习成绩提高——教师表扬——同学尊重——进而增加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这种良性循环。

5.努力推进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一致

课堂教学是一种带有丰富感情色彩的活动。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可以看作是教学移情的结果。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始终保持对学生积极的感情投入,发自内心深处真诚平等地尊重学生,摒弃专制或放任的教育态度,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上接近、相容的民主态度和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打开师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上的这种“美妙的和谐”,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尊,教师不应忽略这一点,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答错了,也不要立即打断,要在学生答完后再一一予以纠正。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是具有学习的积极性的,心理动机是想学好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动机与效果没有达成一致。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制定解决的方案,使教学与情绪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心理上的角色互换也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和认识上的交流。教师应经常回味自己做学生时的情形,让学生进行“假如我是教师”的设想。通过这样的心理换位,达到共感认知,协调一致。

矫治学生偏科的方法因人而异,但其基本原则是“由内而外”,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激活潜能,树立自信。然后再为他创造条件,逐步提高,以赶上同龄学生的水平为第一阶段目标,继而补缺纠偏。

总之,不管是老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形成的偏科,只要师生双方维持活泼、愉快的情感交流:教师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气氛下成功地进行教学;学生在心理稳定、信心十足的心态下,对学科产生浓厚兴趣,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偏科现象也就大为改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