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学生丢掉拐杖∶对依赖性强的学生的心理调整

让学生丢掉拐杖∶对依赖性强的学生的心理调整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赖心理是目前中小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主要特征是在自立、自主、自信方面发展不成熟。她认为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所以一旦感觉学生心理有问题,她就会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调适。取得了俊秀妈妈的配合后,亢老师决定针对俊秀的依赖心理,给他制仃一套调整计划。在发现向来学习优秀的俊秀成绩突

让学生丢掉拐杖∶对依赖性强的学生的心理调整

依赖心理是目前中小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主要特征是在自立、自主、自信方面发展不成熟。比如,过分依赖他人,经常需要帮助与指导;遇事往往踌躇不前、犹豫不决;很难单独做计划或者独立完成事情;总是依赖他人为自己作出决策或者指明方向。

对于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学生,最好的矫治方法,就是培养他的独立与自信精神,帮助他撤掉赖以倚靠的拐杖。

经典案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丰收二场小学模范班主任亢慧莲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她认为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所以一旦感觉学生心理有问题,她就会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调适。

俊秀是亢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一向不错,可是最近不知怎么成绩突然下降了。亢老师找到俊秀想问个究竟。

谁知道,俊秀竟然一脸无辜地表示:“老师,这不能怪我。我父母最近工作特别忙,都没时间陪我写作业,也没时间给我检查作业。”

“难道你不会自己单独写作业吗?”亢老师很是奇怪,写作业这种事情还需要家长陪伴?

“嗯。有妈妈陪着,我才能专心。”俊秀不好意思地回答。

“俊秀,你已经四年级了,不能总是靠父母,一定要学会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知道了吗?”

“知道了。”

亢老师原以为经过自己的一番教育,俊秀会有所改变。哪知道,俊秀的成绩依然不见起色,甚至其他任课老师都纷纷反映:俊秀的作业错误多、不整洁。

无奈之下,亢老师再次把俊秀叫到办公室。

“俊秀,这段时间作业做得不好,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没有妈妈看着,我心不在焉;如果妈妈不检查作业,我怎么知道错在哪里啊?”

“你可以自己检查嘛!”

“可是,妈妈说那样我会很辛苦的。”俊秀振振有词地说。

一句话把亢老师说愣了:每天就那么点作业,自己做完再检查一遍,就能累着?看来问题的根源不完全在俊秀身上,他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改进。

亢老师在当天放学后,就给俊秀的妈妈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俊秀是因为太过于依赖您这根拐杖,才导致成绩下滑的。要想让俊秀的成绩赶上去,就必须丢掉您给他的拐杖。”

“您说得没错,亢老师。我自己也在想办法呢。以前俊秀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怎么突然下滑了呢?我一问,才知道是因为我最近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他的学习,使他写作业不认真,像应付差事似的。这使我感到,俊秀自学的能力太差,因为以前一直是我在旁边督促他学习,给他检查作业。如今,没有我这根‘拐杖’帮忙,他就不会走路了。您放心,以后我一定让他丢掉拐杖,自己去走路。您在学校里,也请多费心点儿。”

取得了俊秀妈妈的配合后,亢老师决定针对俊秀的依赖心理,给他制仃一套调整计划。

首先,亢老师告诉俊秀,他成绩下降的原因:不是他不聪明,而是因为过度依赖妈妈。

为了让俊秀认识到这样做的严重后果,亢老师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有只大黄猫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子小花猫,把它视为掌上明珠,什么事都不让它干。小花猫都一岁了,还不会捉老鼠,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一天,大黄猫要出远门,怕儿子饿着,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并且再三叮嘱它:“你想吃时就咬一口。”

三天后,大黄猫回到家,却发现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它只知道吃脖子前面的饼,却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听完老师的故事,俊秀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原来我就是那只小花猫啊!怪不得妈妈不陪我做作业,我的成绩就下降呢。”

“呵呵!虽然这个故事讥讽得未免有些刻薄、夸张,但却很有意义。你看你就是因为在作业上太依赖妈妈了,才导致成绩大滑坡的。这只是一个方面,如果在其他方面,你也有依赖父母的心理,情况就更糟糕了。”

“我在家里也不洗衣服、不做饭,什么事情都是妈妈给做好了。”

“看来,俊秀已经认识到错误了,都会找出错误了。不过,只要你想丢掉别人给你的拐杖,老师相信你一定不仅学习成绩会好起来,还能成为自理能力非常强的小标兵。”

亢老师接着对俊秀说:“我们小时候,父母的爱护就是拐杖,我们需要爱的支撑,但是,在成长中,我们必须学着慢慢地丢掉这根拐杖,不能总是拄着它走路。因为没有一根拐杖可以跟随我们一辈子。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

这之后,亢老师还专门开展了“妈妈的小帮手”“实验小标兵”“学习的小主人”等主题活动,帮助俊秀消除依赖心理。而在活动中,亢老师还特意叫俊秀给大家讲他具体是怎么帮助妈妈做家务的、是怎么独立做实验的、是怎么单独学习的,以及这样做的具体感受。

除此之外,亢老师还请俊秀妈妈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多给俊秀创设独立的生活条件,尽量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便遇到困难,都必须先自己试着解决,实在不行才由妈妈做辅助指导。

这样过了三个月,俊秀的妈妈专门到学校和亢老师说:“我前些日子出差了一段时间,竟然发现俊秀的成绩不仅没下降,还更好了。原来俊秀不仅知道自己完成作业,甚至还知道提前预习了。而且自己的小房间都收拾整齐了,谢谢您的帮助,不然,我都不知道他要用我这跟‘拐杖’用到什么时候。”

听到妈妈的夸奖,站在一边的俊秀也自豪地笑了。

案例解析

父母疼爱孩子、孩子依恋父母,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天性、本能。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养育、爱护自己的人有一种本能的信赖感。

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这种依赖已经影响并且危及他的独立生活,使他不能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就有问题了。青少年学生可以对家长保持一定的依恋与信赖,但是绝对不可以过于依靠,甚至赖在父母身上。

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为“心肝儿”“宝贝儿”,自幼成长于6∶1的重重关怀下。众多的爱护与关心,免不了让独立性本来就弱的学生过于依赖亲人。

人应该是独立的。正因为独立行走,才使人脱离动物界成为万物之灵。学生也一样,只有让他们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出父母的庇护,他们才能独自而坚定地行走于人世。

亢老师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在发现俊秀的依赖心理后,积极帮助他寻求解决之道并教育他:“我们小时候,父母的爱护就是拐杖,我们需要爱的支撑,但是,在成长中,我们必须学着慢慢地丢掉这根拐杖,不能总是拄着它走路。因为没有一根拐杖可以跟随我们一辈子。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

在发现向来学习优秀的俊秀成绩突然下降后,亢老师主动找他询问究竟,结果找出了隐藏在成绩下降背后的深层问题——过于依赖父母的不良心理。然而,几句教育并没有让俊秀的问题有所改观,甚至大有加重之势,原因就是俊秀对妈妈的依赖心理太强了,连老师的苦口婆心也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亢老师只好使出“杀手锏”,与俊秀的妈妈联合作战。

“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首先要撤掉他所依赖的拐杖。”亢老师首先“禁止”俊秀的妈妈陪俊秀写作业,并让俊秀自己检查作业。

“其次,是让他认识到危害。小学生喜欢拈轻怕重,但是一旦他知道对错及其危害时,就会听从教诲。”亢老师这样认为。

在这个环节中,亢老师并没有再采取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而是用了一个寓言故事,让俊秀自己从中得到启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认识到依赖心理危害的基础上,亢老师又采取了在主题活动中,专门找能够表现俊秀进步的方式,让俊秀感受到独立给自己带来的成功感。这样一来,俊秀自然会在行动上更加努力地向完全独立迈进。(www.xing528.com)

果然,三个月后,亢老师的调适方案和俊秀的努力都有了令人欣喜的结果。

对于独立意识不强而过于依赖他人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然后再采取适宜的方案帮助他们撤掉支撑其前进的拐杖。

教育延伸

依赖,是学生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也是他们走向独立的绊脚石。随着向青春之门的迈进,学生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却像没有断奶的孩子一样,常常依赖父母。

随着身心的发展,学生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日益扩大的自由与责任,有些学生感到胆怯,他们无法甩掉也不习惯没有他人提供给自己的拐杖。因此,在行动与思想上,难以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不能自行解决自己的问题。

依赖别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学生日益失去自我,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这种依赖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与调整,就会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1.影响学生的智能发育

学生的依赖行为如果不能得到纠正,依赖心理不能尽快消除,将来就不仅仅是依赖父母这么简单了。所有的事情如果都有人代劳,他们就不需要做,不需要说,不需要思考。时间一长,他们的语言能力、行动能力、思维能力就会严重退化,进而影响智能发育。

2.诱发其他心理问题

过度依赖他人的学生,总想把自己的事情交给他人处理,而遇到非自己动手不可的事情时,又会因为缺乏锻炼而犯错误。这样,就会产生自卑感,并阻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当别人厌烦为他们做事时,他们就会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开始与社会格格不入,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3.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

没有人能够承担他人的未来,也没有人愿意总是“为他人作嫁衣”。即便可以在家里依赖父母,那么走进学校、走上社会后,处处、事事依赖他人的情况就行不通了,甚至别人会因为你的过度依赖而对你敬而远之。

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从依赖他人的旋涡中解脱出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明其就里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形成学生依赖心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诱发的依赖心理。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的失误,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听话”“好学”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优差的标准,认为“只要孩子功课好,衣食住行全由家里包”。久而久之,在这种意识的熏陶下,学生的自立意识、动手能力、劳动观念就逐渐泯灭了,同时依赖心理日益严重。

最后是父母的过分关爱。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受到特殊照顾,父母对他们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百依百顺。在学习上,做家庭作业需要大人陪在身边,如果大人不陪就不做;遇到不会做的题,从来不去思考,只知道问父母;作业从来都是由父母检查,甚至个别同学有时竟然让父母代做作业。

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不愿意自己动手,而整天想着靠这个靠那个,以至于发展到走出家庭,仍然存留着依赖他人的心理。

调整策略

学生的事情,家长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代劳,学生终将自己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从对父母的极度依赖中走出来,让他们能够积极地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那么,面对这一主要由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哪些积极措施去调整呢?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

要想使学生不再依赖他人,就必须先让他们懂得依赖心理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当学生知道或者感受到依赖心理对自己的危害时,才会想办法消除自身的这种不良心理,才会配合教师制定的策略进行积极调整。

2.耐心教学生做事

有依赖心理的学生,首先是“娇气”,所以才有很多事情不会做。作为教师,可以从简单的事情着手耐心地教学生做。即便是劳动课上简单的洗手帕活动,如果有学生不会做,都要耐心地教,而不能因学生做得慢或者不好就包办代替。

3.鼓励学生在家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多数都懒,因此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洗碗、洗菜、倒垃圾等,尽量鼓励学生独立去做,而像整理房间、做饭等需要技术的家务,则可以让他们跟家长学着做。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又帮助他们树立了“我能行”的自信。

4.要求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

在许多学生眼中,教师比家长更具权威性。所以,借助这一点,教师可以要求、监督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自由发挥自主做事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经常鼓励他们:别人能做的事,你也能做。从而培养学生摆脱家长、独立做事的自信心

5.适当地给予学生“挫折”教育

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多数因为事事都由父母包办而没遇到过“挫折”,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设置些障碍,给他们一些“挫折”教育。比如举办些有奖竞赛的活动,人为地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或者针对有依赖心理的学生的弱项举行活动,让其失利,从中进行教育。在挫折中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让他们认识到不能事事依赖他人,他人也不能时时帮助自己。

6.开展竞赛活动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竞赛环节,比如猜谜比赛、书画比赛、游戏比赛、劳动竞赛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比赛,并且在竞赛中设法让有依赖心理的学生有机会获胜,让他们体会到独立取得成功的快乐。

7.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要积极设置各种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比如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公益、交通协管、敬老院搞卫生等活动,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独立的重要意义。

8.创造独立生活的条件

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多数是家庭环境较为优越造成的。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条件,改变他们的依赖性。

比如,男生喜欢航模,教师就可以在科技课上,让他们自己组装飞机、轮船模型;如果是女孩子,就叫她们学着钉纽扣等;举行春游活动时,与家长联系,告诉他们让学生自己准备外出旅行用品;等等。而在活动中,告诉学生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想办法克服遇到的困难等,都是不错的调整方法。

9.积极与家长取得合作

学生的依赖心理,多数是由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造成的。所以,教师除了在学校里积极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外,还需要联合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为学生的独立创设条件。这样双管齐下,才能事半功倍。

学生的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会影响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制约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这种心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心理,也并非朝夕之事。但是,在调整学生依赖心理的道路上,教师要多些耐心,相信通过努力,学生一定会摆脱父母赐予他们的拐杖,独立前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