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课堂更具吸引力∶对逃学学生的心理调整

让课堂更具吸引力∶对逃学学生的心理调整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学生的身心都已经为教师所创设的全新课堂情境吸引时,他们自然就会打消逃课心理,全神贯注地学习了。小鹏也是朱老师的学生,和宇风是同班且同桌。朱老师终于明白了,宇风之所以逃学、逃课,是因为他在“反抗”老师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宇风,你为什么经常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讲,还经常找借口逃学啊?”宇风直言不讳地说着自己对课堂的反感。对此,宇风竟然丝毫不担心。学生们很快作出了判断。朱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

让课堂更具吸引力∶对逃学学生的心理调整

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出于天性,往往贪玩而好动,即便窗外飞过的一只小鸟,都有可能把他们的视线引向遥远的天空。加之有些知识原本就单调乏味,课堂自然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学生对课堂提不起精神,以至于不是在课堂上心理逃课,就是“全身而退”。而学生越逃课就越学不好,越学不好就越想逃课,如此恶性循环,他们怎么能安心上课呢?最终选择长期逃避那些自己确实听不进去的课程

那么,怎样才能把学生已经逃离课堂的心重新拉回来呢?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当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让自己精彩的课堂去吸引学生。

当学生的身心都已经为教师所创设的全新课堂情境吸引时,他们自然就会打消逃课心理,全神贯注地学习了。

经典案例

上海市闵行区罗阳小学语文教师朱燕倩老师,最近发现班里的宇风同学经常隔三差五地请假不上课,心中很是奇怪,而每次询问,他都说病了,在家里休养。

到底是什么病让宇风经常请假呢?朱老师决定去宇风家探个究竟。

好不容易找到宇风家,却是铁将军把门。朱老师敲了半天,也没人回应。

“他们家的大人都上班去了,孩子上学去了。”

“宇风上学去了?”朱老师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啊!和我们家小鹏一起去的。”

小鹏也是朱老师的学生,和宇风是同班且同桌。

可是小鹏在,宇风却不在啊?朱老师更疑惑了。

第二天,朱老师把小鹏叫到办公室问:“小鹏,宇风最近为什么总是不上课啊?”

“他说他不想上。”

“不是生病造成的吧?”

“是他认为老师的课没意思,总是老一套,提不起兴趣来。甚至有的时候,他在那里坐着,也是走神。”

果然,有次上数学课,老师照本宣科似的讲得干巴巴的,宇风就一直保持了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而且很痛苦。

朱老师终于明白了,宇风之所以逃学、逃课,是因为他在“反抗”老师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

于是,朱老师就把宇风找进办公室长谈。

“宇风,你为什么经常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讲,还经常找借口逃学啊?”朱老师单刀直入地问。

“听不进去!”宇风回答得倒也干脆。

“那是为什么?”

“课堂枯燥,老师讲得没劲,我听不懂,只想着快点下课,有时还会郁闷地趴着睡觉。与其这样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我还不如不听课,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呢!”宇风直言不讳地说着自己对课堂的反感。

“可是这样,你的成绩什么时候能赶上来啊?”朱老师不无担心地说。

“听与不听都一个样。那还不如靠我自己在下面死记硬背呢。”对此,宇风竟然丝毫不担心。

听到宇风如此有准备的回答,朱老师也无话可说了。看来要打消宇风的逃课心理,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下点工夫,让丰富多彩的课堂去吸引宇风。这样,宇风自然就舍不得离开课堂了。

在讲《琥珀》这篇说明文的时候,朱老师提前就向宇风打招呼:“宇风,讲《琥珀》那节课,你一定要来啊!我要让你看看,其实学科学小品文,也是很有意思的。”

宇风有点怀疑地看了看老师,但是还是答应了。

刚上课,朱老师就问:“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检查预习效果。大家请看黑板上的判断题,看谁反应快。”

(1)琥珀是松脂球。(2)琥珀的形成差不多要一万年。(3)琥珀里都要有两个小虫子。(4)海洋与琥珀的形成有关。

学生们很快作出了判断。

朱老师问:“大家都能很快作出判断。这说明大家预习得不错。那么,谁能改正这里边的错误呢?”

宇风向来好胜,所以当仁不让地抢到了这个机会。结果被朱老师小小地称赞了一下。

接着,朱老师还出示了一幅琥珀的彩图:“它漂亮吗?”

“漂亮。”

“那谁说说这块琥珀的样子呢?宇风!”

“嗯!这块琥珀是黄色的,里面有只苍蝇蜘蛛。”

“还有吗?”

“它是透明的。没有了。”

“谁还有新的看法?”朱老师期望地看着大家。

“老师,那只苍蝇的脚上有很多细细的毛。”

“没错!那这两个小东西和我们常见的苍蝇和蜘蛛一样吗?”朱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

“一样!”宇风迫不及待地抢答道。

“但这只苍蝇和蜘蛛可不一般,因为它们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的时期?宇风,你知道吗?”

“我……我不知道……”

“课下没好好预习吧?好的!老师不怪你,因为这篇课文本来就不像小故事那样吸引人嘛!我告诉你,它们生活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时期。可是,这一万年前的事,是科学家亲眼看见的吗?”

“不是。因为科学家不可能亲眼见到一万年前的事情。”宇风急忙将功补过。

“那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就只能是……”

“想象出来的。”

“说得好。这个故事就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可是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不用‘想象’却要用‘推测’这个词呢?”

台下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有人回答:“如果用‘想象’就显得这个故事假了。”

“有道理!那你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嗯!因为如果故事是假的,哪里来的这个琥珀啊?”

“讲得好。文中的想象,即‘推测’,就是科学家的想象,但是它追求的是真。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比如想成为文学家、科学家和作家。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不管是哪种‘家’,都要会欣赏美,要学一点文学,要学会求真。现在,假设我们都是文学家,那你们就发挥一下文学家的想象,看看有什么感受。”

接着,朱老师让大家闭眼听自己的范读。

“谁能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宇风!”

“有趣的故事。”

“还有谁说?”(www.xing528.com)

“神奇的。”

“恐怖的。”

……

“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是真的发生过,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科学的推测。现在,我说这个松脂球就是琥珀,对不对?”

“不对!”竟然是宇风抢着回答的。

“因为它即便一直挂在这棵老松树上,也不会变成琥珀,就像我们现在往地下埋的东西不会变成化石一样。”

“为什么?”

“因为一直挂下去,它就会被风化。”

“所以,科学家又推测了下面的变化。”接着,朱老师又给大家讲了多年前的地壳运动。

临近下课时,朱老师说:“这篇课文讲了一只苍蝇的故事,讲得很美。我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大家看看,会有何感受。”

接着,多媒体上出示了一个写苍蝇的故事:一只绿苍蝇在饭菜上面得意地盘旋的故事。

读完后,学生情绪活跃,纷纷举手想表达观点。

“感受太不同了。这只苍蝇真讨厌。”

“文中的苍蝇能引起我的同情心,可这只苍蝇只能让我厌恶。”

“是啊!一万年前的苍蝇与现在的苍蝇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因其所处环境的不同,与我们的关系不同,结果就让我们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同学们,语文课是不是很美丽?”

朱老师故意看着宇风的眼睛问。

宇风不好意思地说:“如果所有老师的课都像今天的课程一样,我还逃课干什么?”

“呵呵!有道理!以后,我会用精彩的课堂当锁链,锁住你那颗逃课的心。”

果然,在以后的课堂里,朱老师不仅自己变着法儿地更新花样讲课,还让其他老师也尽量用新教学方法讲课。终于使得宇风不仅不再逃课了,甚至还爱上了课堂。

案例解析

一节课上得好与坏,教学效果显著与否,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教师要有积极的恰当的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的精彩课堂令学生不想走神儿、逃课。

要想让学生认真听课而不逃课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师给自己的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舍不得走神儿。

宇风是个典型的患有逃课心理的学生。一日不上课,或许是学生生病了,但是隔三差五地不来上课,尤其是并非因为健康原因而不来上课,情况就不一般了。通过对宇风的同学小鹏的调查以及与宇风的交谈,朱老师确认宇风是患有逃课心理。

逃课心理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具危害性的。逃课心理的典型表现是一旦认为课程没兴趣或者有难度,就想逃离它。学生不断出现逃课行为,自然是不想学习而想逃离课堂的逃课心理在作祟。宇风就是这样。因此,朱老师对于消除宇风的逃课心理积极地采取了行动。

为了避免宇风因《琥珀》这一科学小品文的单调、无聊而逃课,朱老师提前就打好了招呼,警告宇风——不准逃课,同时还告诉宇风自己的要求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软性的——因为她给宇风安排的是精彩的课堂。

果然,朱老师的课很精彩,没有让宇风闲着,甚至还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使他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首先,朱老师组织了个小比赛吸引宇风。学生的好胜心理是很强的,所以宇风积极参与进来了。

接着,朱老师出示了一幅彩图。漂亮的图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同样吸引了宇风。

但是,朱老师仍然不放心,直接找宇风接二连三地回答问题,并且还毫不客气地指出宇风的学习问题,同时给他指出了改正方向。

一个个的问题,迫使宇风没有走神的机会,不得不竖着耳朵认真听课。然而,朱老师并非完全靠问题逼迫宇风忍着听课的。她的“这两个小东西”“推测”与“想象”的不同以及最后那只苍蝇的故事,都是让宇风觉得今天的课不一般的因素。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想学习,希望学好的。如果可以,他们也不愿意冒着被家长和教师责备的危险逃离课堂。就像宇风自己说的那样:“如果所有老师的课都像今天的课程一样,我还逃课干什么?”

因此,教师要想消除学生的逃课隐患,极有必要为自己的课堂增添一点新色彩,让它更能吸引学生。

教育延伸

学生出现心理或者行为上的逃课现象,往往是因为对课堂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厌倦情绪。曾经有教研机构对学生逃课问题在江苏某地区的部分农村和城镇中小学进行过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除了明显的“生病”“家庭变故”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外,由于“心理原因”而导致学生一学期逃课三天以上的,小学生有1.5%、初中生有6.2%、高中生有3.5%。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学生的心理逃课。

被调查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反映,这些学生往往自己都清楚地知道应该去上学,但就是不想去上学。即便在父母、老师的催促和斥责下,勉强坐在了教室里,也会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貌合神离”,给人一种身在教室心在外的感觉。

概括起来,这些存在逃课心理的学生之所以如此厌倦课堂,是因为如下原因:

1.教学内容单调

有些课程理论知识较多,给人一种特别抽象的感觉。而学生通常喜欢学习形象的可以直接感观的知识。比如,地理、物理、化学都是非常抽象的。这些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师不能把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就会产生逃课心理,甚至出现逃课行为。

2.教学方式单一

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然而,现在的学生与以前的学生相比,要聪明许多、接触的知识面开阔许多。如果教师还在讲台上采用或者经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有沉闷之感,常常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形。

3.学生自身基础差

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有的学习非常好,学什么都很轻松;而有的学习较差,基础不牢固,一遇到教师讲的知识比较复杂、抽象,他就转不过弯儿来,吸收不了新知识。这样,他们就不想继续下面的学习,从而出现心理逃课。

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不是一种诱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且也不会只引发一种心理问题。逃课心理也一样,它同样会引发一系列的行为问题与心理问题。当有逃课心理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应付状态时,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容易分散,导致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成绩下降。而作为学生,第一任务就是学习,如果学习不好,就会引发自卑、脾气暴躁、冷漠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恶性循环。

据调查显示,有逃课行为与心理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他们在人际敏感、敌对性和偏执心理方面也明显高于一般学生。

教师应该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逃课心理,用自己精彩的课堂去吸引他们已转移的注意力与兴趣,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

调整策略

不管学生患有哪种情况的逃课心理,作为教师,都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及时想办法帮助学生调整过来。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把学生的心紧锁在课堂上呢?这就要加强教育艺术的再学习,让自己的课堂更具吸引力。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修炼好自己的教学艺术呢?

1.在课堂组织上吸引学生

不同的课堂组织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应。比如,当学生们理解新知识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学过的旧知识来提升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减少他们在课堂上的困惑与挫折;当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任务不明确时,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学习任务,让他们知道该“抓”什么,知道在听课时有所侧重;当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时,教师不妨控制一下自己的教学节奏,等等他们;当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题目或者论点,让学生们自由辩论,重新提升课堂气氛。

2.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

寻找轻松快乐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们不懈的追求。教师可以像表演剧本一样演绎课本,或者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用形象直观的表演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可以借助学生参与的实验活动和“实物操作”让学生在动中促思,在玩中长知;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影音、图像技术,创设典型场景,让学生们在听课时,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教师还可以利用手中的小道具,为课堂加入生动化、形象化的元素,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所学内容中,启发学生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把所学知识融入到游戏这种小学生和中学生都喜欢的形式中,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教材里的内容和一些课外的科学知识。

3.让课堂情绪吸引学生

情绪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表现。教师如果能随着教学进程变换、调节课堂情绪,让学生跟着自己的安排走,也能让他们爱上课堂。

针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认同”教育手段,通过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内心的自尊感,让他们学会自律;课堂上总会有学生感兴趣的“兴奋点”,教师可以利用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好好听课,积极配合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当学生心理逃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提问,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障碍”可以激起学生的战斗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挑战欲,为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们设置一些障碍“为难”他们,促使他们为消除障碍而深入课堂;此外,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随时观察学生们的课堂反应,并根据实情适时适度地调控自己的课堂教学,使之适应学生们的学习,并以此为亮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锁在课堂上。

4.让课堂思维吸引学生

新颖的课堂思维,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再游离于课堂外。比如,教师可以把课本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们不再觉得课本知识是死板的、抽象的、与己无关的;教师可以故意给学生设置“陷阱”,当学生根据讲课内容提出疑问时,教师可以反手把问题回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答案进一步提出或者引申问题,让学生继续深入教材进行探索。

学生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对于学生逃课这一问题,我们相信,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教师教法的不断改进,以及学生对逃课现象认识的进一步加深,逃课这一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学生一定会被教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吸引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