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开元年间确定中国茶字与音

唐代开元年间确定中国茶字与音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字的正式确定,那已是唐代开元年间了。当时在一部名为开元文字音义的字书中出现“茶”字。有鉴于此,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后认为,茶字形、音、义的确立,应在中唐以后。读音均与“茶”一致。有鉴于此,有人以为将荼改为茶字,并读成现在的茶音,始于南朝梁代以后。

唐代开元年间确定中国茶字与音

“茶”字的正式确定,那已是唐代开元年间了。当时在一部名为«开元文字音义»的字书中出现“茶”字。此书由唐玄宗作序而颁行。不过,从今人看来,一个新文字刚出现之际免不了有一个新老交替使用的时期。有鉴于此,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后认为,茶字形、音、义的确立,应在中唐以后。他在«唐韵正»中写道:“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名,见大历十四年(779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841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855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划,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从读音上来讲,长期来“荼”读“同吾切”(tú)。可是,在汉代就出现了另一种读音,«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读音均与“茶”一致。有鉴于此,有人以为将荼改为茶字,并读成现在的茶音,始于南朝梁代以后。但是从古至今大部分学者认为,作为一个完整的字,字形、字音、字义三者同时被确定下来,那还是中唐以后的事。

由于茶叶最先是由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地的,所以,时至今日,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数是由中国人,特别是由中国茶叶输出口地区人民对茶的称谓直译过去的,如日语的“cha”,印度语的“cha”都为茶字原音。俄文的“qau”,与我国北方对茶叶的发音相似。英文的“tea”、法文的“the”、德文的“thee”、拉丁文的“thea”,都是照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民的发音转译的。大致说来,茶叶由我国海路传播出去的西欧等国,茶的发音大多近似我国福建等沿海地区的“te”音;茶叶由我国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茶的发音近似我国华北的“cha”音。(www.xing528.com)

茶字的演变与确立,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字的形、音、义,最早是由中国确立的,至今已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对茶的称谓。它还告诉人们: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