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瑞舒伐他汀对肥胖者的冠心病一级预防:JUPITER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肥胖者的冠心病一级预防:JUPITER研究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LDL-C水平降低达50%。随访1.9年以后,瑞舒伐他汀组及安慰剂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77/每100例受试者和1.36/每100例受试者。与安慰剂组相比,瑞舒伐他汀使得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降低44%。肌病和癌症发生率在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未增多,但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所增加。JUPITER研究证实,即使TC水平正常或低于正常的患者,即“健康”人群,仍可从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获益,使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风险明显降低。

瑞舒伐他汀对肥胖者的冠心病一级预防:JUPITER研究

对于LDL水平正常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健康”人群,是否应当给予他汀治疗进行一级预防?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人们进行了一级预防中应用他汀的理由:评价瑞舒伐他汀的干预试验(Just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Statins in Primary Prevention:An Intervention Trial Evaluating Rosuvastatin,JUPITER),该研究也是第一项将hs-CRP升高作为入选条件的试验。JUPITER研究纳入17802例无明显血管疾病者,平均年龄为66岁,LDL-C<3.4 mmol/L(130 mg/dL),hs-CRP>2.0 mg/L,体重指数中位值为28.3 kg/m2(提示大多数为肥胖者),且合并有高血压或代谢综合征。该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将入选者随机予以瑞舒伐他汀20 mg/d(瑞舒伐他汀组),另一组为安慰剂(安慰剂组)。观察的一级复合终点包括MI、卒中、血管重建术、因心绞痛住院或心血管原因死亡。JUPITER研究本来预计需要5年研究随访才能累积到统计分析所需的事件数,但在平均随访1.9年后,中期数据分析已显示两组间心血管事件差异显著,故提前终止研究,于2009年提前公布结果。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LDL-C水平降低达50%。在治疗12个月后,LDL-C从基线时的2.8 mmol/L(108 mg/dL)下降到1.4 mmol/L(55 mg/dL)。同时,CRP水平也显著降低达37%,由基线时的4.2 mg/L降至2.2 mg/L。TG水平与基线相比降低17%。随访1.9年以后,瑞舒伐他汀组及安慰剂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77/每100例受试者和1.36/每100例受试者。与安慰剂组相比,瑞舒伐他汀使得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降低44%。单独分析显示,瑞舒伐他汀对每个终点指标都有作用,使得非致死性MI风险降低54%,非致死性卒中风险降低48%,血运重建或不稳定型心绞痛降低47%,同时心脏“硬”终点事件(MI、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发生减少47%,全因死亡减少20%。就绝对获益来讲,瑞舒伐他汀治疗组MI、卒中、再次血管重建、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或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为1.6%,而安慰剂组则达到2.8%。亚组分析显示,上述结果在各亚组之间无异质性。根据年龄、种族、性别、民族、基线LDL-C和hs-CRP水平进行的亚组分析,均显示无组间异质性。甚至是低危患者也能从瑞舒伐他汀治疗中获益。这些低危患者包括不吸烟、体重正常、无代谢综合征、Framingham危险评分≤10%的受试者。肌病和癌症发生率在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未增多,但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所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不能降低基线hs-CRP升高受试者骨折风险,基线hs-CRP水平较高患者骨折风险也并不升高。JUPITER研究证实,即使TC水平正常或低于正常的患者,即“健康”人群,仍可从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获益,使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风险明显降低。对于TC水平正常而hs-CRP水平升高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一步将LDL-C水平降低至1.4 mmol/L(55 mg/dL)仍然能带来显著的临床效益。再一次验证为了防治CHD,在一定范围内LDL-C降至越低越好。因此应考虑更积极地降低LDL-C目标值,更加坚信强效降脂是防治CHD的有效策略。此外,该试验还提示,hs-CRP可作为心血管疾病远期风险的分层指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