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实鉴证,解决当下问题

史实鉴证,解决当下问题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学生和教师认为《政治生活》这本教材是枯燥乏味的,是死板的条条框框。殊不知,本教材编写思路的第一条就是“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内容”。对于《政治生活》的教学,我们应该将现实与史实相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当然,我们了解一件事物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史实鉴证,解决当下问题

很多学生和教师认为《政治生活》这本教材是枯燥乏味的,是死板的条条框框。殊不知,本教材编写思路的第一条就是“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内容”。教材中的条条框框来源于生活,并告知了生活中种种政治现象的法律和制度依据,以及一些对策。对于《政治生活》的教学,我们应该将现实与史实相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下面以《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为例进行说明。

本课的导入是通过一个视频《倡廉洁 树清风》(演员李雪健以焦裕禄和杨善洲的故事为背景做的一个公益广告)。在视频播放完之后,教师讲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生为百姓办实事,造福百姓,就是人民的好干部。这样的人民好干部千千万万,用人民赋予的权力,造福人民。但是在干部的队伍中也有少数干部滥用权力、损公肥私、贪污腐败。可见,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一旦被利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样既导入新课,又告诉学生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并且,通过这个视频告诉学生,我们的干部大多数是人民的好干部,贪污腐败的只是少数。

当然,我们了解一件事物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解决这个问题,单纯地灌输教育不能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容易导致机械记忆,达不到构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就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学生的阅历又不可能一步到位地解决问题,这时就需要一个典型的史实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学生得出结论,既掌握了教材知识,又深深地体会到原来教材知识就在身边,相信自己也有能力解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知识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既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又将知识内化,从而构筑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以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门事件为例,探讨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www.xing528.com)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学生体会到权力机关之间的监督、舆论的监督、民众的监督、法律和相应的制度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观点提炼出来并与教材知识进行结合,总结出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两个要点: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要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要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既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如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也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如上级政府的监督、下级政府的监督、地方司法机关的监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