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武陵山片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与贫困现状

湖南武陵山片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与贫困现状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2006—2015年湖南武陵山片区GDP变化情况2.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片区金融发展逐渐步入健康运行轨道。湖南武陵山片区地处湖南省西部,是国务院确定的14个连片特困区之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湖南武陵山片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与贫困现状

1.研究区概况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划分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湖南武陵山片区是其中之一,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老少边穷”地区。2011年该片区涉及7个市州的37个县(市、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全境及邵阳市的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县、武冈市,常德市的石门县,益阳市的安化县,娄底市的新化县、涟源市、冷水江市。2015年湖南武陵山片区的37个县(市、区),行政区域面积72 43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 605.66万人。近年来,该片区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 113.672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4 106.213亿元(见图2.2),增长了近4倍。由于湖南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人口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图2.2 2006—2015年湖南武陵山片区GDP变化情况

2.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片区金融发展逐渐步入健康运行轨道。在国家对集中连片区金融的扶持下,片区金融机构正在建立协作分工服务框架,提供各种涉农金融服务,成为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普惠金融也在快速发展。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地区存款为1 084.57亿元,贷款为575.45亿元,到2015年年底,地区存款为4 854亿元,贷款为2 545亿元(见表2.4、图2.3),这十年期间,存贷款各自翻了近两番,存贷比大约为2∶1。

表2.4 近十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存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湖南武陵山片区各县市区历年统计公报。

图2.3 2006—2015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存贷款趋势(亿元)

下面将以湖南武陵山片区典型区域湘西州的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金融组织体系建立、金融创新体系形成、金融政策体系形成以及金融配套机制完善等四个方面分析金融发展现状。

(1)多层次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当前,湘西州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0家,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行、国家开发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华融湘江银行、长沙银行湘西村镇银行,营业网点401个(截止到2015年),呈现商业性、政策性、农业性综合金融服务的局面。保险、证券、期货机构齐全,包括中国人寿保险在内的保险机构15家,湘西州民族证券公司在内的证券交易部3家、弘业期货营业部1家。

(2)多形式普惠金融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一方面,金融信贷产品不断创新,金融机构把金融产品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推出了10多种信贷产品,如林权抵押贷款产品等。截止到2015年年末,湘西州各类金融机构涉农创新信贷余额达到6亿元,覆盖了全州的100多个乡镇街道,直接获益农户达67 000户,企业达100余家。另一方面,金融网点不断扩张,银行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手机、POS等工具扩大金融服务范围,这些便利工具的使用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当前,金融机构向6 000多商户提供了特许服务,安装POS机和支付终端12 000台,布置和安装了自动取款机(ATM)545台,在全州金融机构没有覆盖地区设立了16个金融网点,设立了涉农金融服务取款服务点3 800个,服务点覆盖率占到全部行政村的98%以上,这些数据表明综合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为农村地区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结算环境

(3)多维度普惠金融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一是小额信贷产品稳步发展。2015年,湘西州各类金融机构发放涉农小额贷款6 200笔,共计贷款金额1.66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为生源地为湘西州的贫困学生提供了助学金,共有8 141人,提供助学贷款金融4 884万元。2015年,湘西州全年涉农信贷余额7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亿元。二是地区涉农企业产品贷款贴息不断增加,2010—2013年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的流动资金提供了3亿元的贴息贷款。三是强化信贷激励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向湘西州农村合作机构发放贷款2亿元,给予它们13%的优惠存款准备金政策,大大增强了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2015年,全州的县级涉农贷款奖励达到400万元、各项费用补贴超过800万元,鼓励县级金融机构把贷款更多地投向当地的农户。(www.xing528.com)

(4)多方面普惠金融配套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完善农村地区金融信用体系,截止到2015年年末,湘西州共评出了150个信用乡镇、380个信用村,有31.67万农户被评为信用农户,有156家地方企业被评为信用企业,有两个县级金融单位被评为金融安全区;二是优化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全州共有3家具有担保资质的公司,工商部门注册资金2.3亿元,余额1.6亿元,共有8笔湘西州政府担保基金,金额达到7 400万元,全年为企业与农户发放担保贷款累计15亿元;三是建立消费金融权益机制。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分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建立消费金融权益机制,明确了机构的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的职责,要求各个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相关知识的普及活动。

3.湖南武陵山片区贫困现状

(1)贫困状况较为严重。

湖南武陵山片区地处湖南省西部,是国务院确定的14个连片特困区之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2011年,该片区包括37个县(市、区)的区域面积占湖南省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34.2%);人口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33.4%);GDP不足湖南省的五分之一(16.8%)。2015年,片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邵阳8 716元、张家界7 203元、湘西6 648元、怀化7 203元,这些地区的收入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0 993元。按照2015年贫困标准3 000元计算,湘西州贫困人口52万人,张家界市贫困人口28.93万人,怀化市贫困人口56.42万人。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片区的贫困程度依然严峻,要全面实现湖南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片区贫困顽疾。只有实现了片区的脱贫致富才可以说实现了湖南省的全面小康,片区的小康是全省全面小康的前提。

(2)贫困形式多样化。

贫困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经济贫困是最突出的形式。当前,片区以经济贫困为主要贫困形式,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湖南省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全国相比差距更大。贫困形式除了经济贫困外,还有金融贫困。金融理论认为金融是市场经济的血液,在现代经济中,没有金融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金融与经济互为推动力。调查表明,当前片区金融产业发展较为落后,金融起步较晚,金融机构规模不大,融资能力有限,因此,金融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文化贫困也是造成经济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一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苗族、土家族)聚居区,文化贫困不是指地区没有文化,而是指地区没有适应现代发展的文化符号,地区的独有文化没能与现代经济很好地对接。

(3)贫困程度不均衡。

地区与地区之间和农村与城市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贫困程度不平衡,湘西州的农村居民贫困程度显著地高于同地区城镇居民贫困程度,城市贫困在全部贫困中的比例很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大。当前扶贫重点依然是农村地区,聚焦于“三农”的扶贫(农业的扶贫、农村的扶贫和农民的扶贫),没有“三农”的脱贫,就没有湖南省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四大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另外,调查发现,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困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片区的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日益突出,很多群众通过努力迈向了富裕的阶层,然而还是有很多群众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现脱贫。即使对同一个群体而言,贫困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分为:一类贫困,即绝对贫困;二类贫困,即相对贫困;三类贫困,即一般贫困。一类贫困是不能够提供基本生活(温饱)需要的群体,生活水平最低;二类贫困是介于一类贫困与三类贫困之间,那些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群体,但是生活水平仍不是很高;三类贫困是与其他富裕群体比较而言是贫困的,但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有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能力的群体。目前来看,片区度过了绝对贫困状态,但还处于一般贫困阶段,且这三类贫困状态表现为此消彼长的格局。政府在扶贫时,需要对于不同的贫困群体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手段,只有这样,片区甚至湖南省的扶贫效果才能凸显出来。

4.湖南武陵山片区减贫现状

2015年,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5 575万人,比2011年的12 200万人减少6 625万人,年平均降幅为21.63%,同时贫困发生率从12.70%减少到5.7%,降幅为22.18%。2010年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为2 688万人,较2006年的958元贫困标准的贫困人口5 698万人,减少了3 010万人,这个时期贫困人口年贫困降幅为20.66%,贫困发生率先下降(2.3%下降到1.6%)后反弹(1.6%上升到4.2%),再后来一直处于下降状态(4.2%下降到2.8%),2008年贫困发生率在2006—2010年处于最高水平(4.2%),可能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海啸自然灾害等因素加剧了农民的负担。我国历年农村贫困情况如表2.5所示。

表2.5 2006—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2015年湖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84%,同年,省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2亿元。湘西州2015年完成1.4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 200个贫困村和74.43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的登记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组建690个驻村扶贫工作队,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8.8亿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5.3%。怀化市2015年共整合扶贫资金19.5亿元,覆盖贫困人口78.8万人次,确保18.8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减少564 200人。张家界市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12%,贫困人口减少67 213人,居民人均收入超过7 000元,达到7 094元。邵阳县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8 716元,增长率为11.9%,贫困人口减少数18万人,贫困发生率17.2%(见表2.6)。

表2.6 2015年湖南湘西、张家界、怀化及邵阳减贫情况

数据来源:2016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