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音字的读音规律及识记方法

多音字的读音规律及识记方法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多音字的读音规律来识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据义识记。多音字的读音规律之一是大部分多音字往往含义不同,其读音也不同。如例1、例2中的加点字除了“露”都属此类。多音字的读音规律之四是有些多音字的某种读音用处较窄,只在少数词语或某一词语中读该音。

多音字的读音规律及识记方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集中考查具体语境中的多音字的读音。

例1 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山东卷)

角色 露骨 力能扛鼎 量体裁衣 拾级而上

A.júe lòu kāng liàng shí

B.jiāo lù kāng liáng shè

C.jiāo lòu gāng liáng shí

D.júe lù gāng liàng shè

例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全国Ⅱ)

A.强求/牵强 纤夫/纤尘不染 来日方长/拔苗助长

B.宿仇/宿将 落笔/失魂落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C.解嘲/押解 蹊跷/另辟蹊径 一脉相传/名不虚传(www.xing528.com)

D.卡片/关卡 度量/置之度外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简析:例1、例2正确答案分别为D和B。

对策:对于多音字,复习时一定要善于掌握读音规律,在此基础上强化记忆。解题时再根据具体语境,结合规律加以判断。根据多音字的读音规律来识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据义识记。多音字的读音规律之一是大部分多音字往往含义不同,其读音也不同。如例1、例2中的加点字除了“露”都属此类。下面我们仅以例2中的“强”为例加以说明:“强”为“勉强”义时,读“qiǎng”,词语有“强不知以为知”“强人所难”“强辩”“强逼”“强词夺理”“强颜欢笑”“强求”“强迫”等;为“强硬不屈;固执”义时读“jiàng”,像“倔强”“强嘴”;其他义项都读“qiáng”。因此,复习时要学会据义识记,当然义项多者重点识记那些简单的义项的读音情况,如上述所举的“强”,只记住当“勉强”义和“强硬不屈;固执”义时两种读音即可。

(2)据词性识记。多音字的读音规律之二是很多字词性不同,其读音也不同。如:“渐”当动词时读“jiān”,词语有“渐染”,当副词时读“jiàn”,词语有“渐渐”“逐渐”等。再如“创”当名词时读“chuāng”,词语有“创伤”“重创”等,当动词时读“chuàng”,词语有“草创”“创举”“首创”等。这一类的,复习时要学会据词性识记,当然有一些特例要重点记忆,如“笼”一般情况它的读音规律是这样的:作名词时读“lóng”,像“牢笼”;作动词时读“lǒng”,像“笼络”“笼括”“笼统”“笼罩”等。但有两个词语情况特殊:“笼火”中“笼”是动词却读“lóng”,在“箱笼”中是名词却读“lǒng”。

(3)据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识记。多音字的读音规律之三是很多字有文白二读,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极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因此,复习中要善于根据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来记忆。上述例1中的“露”就属此种情况,在口语中读“lòu”,像“露马脚”“露富”等;书面语中读“lù”像“崭露头角”“抛头露面”等。

(4)识记特殊读音。多音字的读音规律之四是有些多音字的某种读音用处较窄,只在少数词语或某一词语中读该音。因此复习时只要记住这些特例即可。这些特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只用在某一些或某一个词语中,如“作”只有在“作坊”中读“zuō”,“埋”只有在“埋怨”中读“mán”,“骨”只有在“骨碌”“骨朵”中读“gū”,“殷”只有“殷红”中读“yān”,“似”只有在“似的”中读“shì”等;二是只用在一些地名或人名中,如“蠡”只有用在人名或地名中读“lǐ”,像“范蠡”“蠡县”;三是只用在树名或当姓氏时,如“桧”当树名时读“guì”。

总之,语音复习时要指导学生抓住考查的重点,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一个根本,即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一至六册教材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尤其是课下注释;两个附录:一是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二是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四册的《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

(与朋友合写,原文发表在《考试·高考语文版》2006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