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际法则: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交际法则: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元气说明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以阴阳说明物质内部的对立统一,以五行表示万物的分类属性。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就是根植于这种系统观念之中,并成为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深层结构。道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主要是从人必须因任、顺应自然,取消人为,合人于天地自然的角度来讲天人合一。道家总体上认为自然高于人为,自然规律优于人为制定的各种规范、法则,其“天人合一”思想有着不同于儒家的某些特点。

交际法则: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一种有机论的宇宙观,其基本特点是把整个宇宙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系统。以元气说明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以阴阳说明物质内部的对立统一,以五行表示万物的分类属性。阴阳五行都是元气的本质特征。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哲学的合理性,在于它把整个宇宙当作一个大系统。大系统下面有各种层次的子系统,社会政治组织是一个系统,人的生命机体也是一个系统,各种系统之间具有功能的相似性。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就是根植于这种系统观念之中,并成为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深层结构。

“天”是中国古老的哲学范畴之一,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它的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虽然天人之学不等于全部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说,但其中包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诸如: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处于“一体”即不可分割的联系中;人身上保持着种种自然属性,因此,人也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人只能从自然界取得维持其生存的物质资料,因此人必须顺应和利用自然;出于维护自身生存和道义原则的需要,人肩负着保护自然界的责任等。

中国儒家传统哲学中所讲的“天”,有意志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等含义,但不能否认,它的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自然界,即天地之“天”、自然之“天”、物质之“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这个“天”就是指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中国哲学家荀子刘禹锡章太炎都著有《天论》,他们所论之“天”,都是指自然界或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儒家哲学对天的复杂解释中,“有意志之天”、“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这三种含义常交织在一起,反映出农业文明时期儒家哲学把自然神圣化,对天有着深切敬意。与此相对的“人”的含义虽然要相对简单一些,但也有单个的人、整体的人的区别,有时则指“圣人”。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包含不同层次的内容,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个人对此也有不同解释,但这一理念的基本含义则是“万物一体”“天人相参”,强调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

道家的话语系统里,“天”基本上指“自然之天”,从根本上是否定“天”的意志属性,而强调其自然属性。《道德经》一书中用了29次“天”的概念,都是指无意志、无道德属性的自然之天。老庄的天人观与孔孟不同,老庄否定了主宰之天和道德之天,代之以自然之天。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它超出于天地万物之上,是宇宙的本体。天地由道而出,天低于道,它不是最高的主宰,而是物质性的、与地相对的自然之天。道虽无形,却不脱离天地万物,而是体现于其中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强调了天的自然属性。在《道德经》那里,天还是一个具有从属地位的范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天的属性还是从属于道,还有赖于道去规定和赋予,天还不是最高的本体意义上的范畴。(www.xing528.com)

一般认为庄子之“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天地万物,即自然之天;二是指自然本然的状态,即无为,自然而然的状态。“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内篇·齐物论》)“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庄子·内篇·德充符》)这里讲的“天”指自然之天,包括各种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但第一重含义不是庄子的论述重点,他所主要阐发的是另一重意义上的天,即自然、本然之天。《庄子》一书中曾有两处对“天”进行明确界定:“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外篇·天地》)“牛马四足,是谓天。”(《庄子·外篇·秋水》)在这里,天与道意义相近,具有本体的意味,无为、自然是它们的共同属性。

道家的“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一是指人为。道家所指的人类不是“受命于天”的人,也不是指个别的人。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从根本上肯定了人与天的平等地位,也肯定了人与人的平等地位。庄子又丰富了“人”的含义,使之有了人为的意思,即“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外篇·秋水》)。

道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主要是从人必须因任、顺应自然,取消人为,合人于天地自然的角度来讲天人合一。道家总体上认为自然高于人为,自然规律优于人为制定的各种规范、法则,其“天人合一”思想有着不同于儒家的某些特点。相对于儒家,道家的“天人合一”可称为“无我”形态,肯定人之外的其他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通过将人消泯于自然界,即以“人的自然化”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