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朝时期的敦煌:北周十五洞窟与西千佛洞大窟

北朝时期的敦煌:北周十五洞窟与西千佛洞大窟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朝时期的敦煌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朝代。北周时期敦煌是宇文王朝的西部重镇,武帝灭佛虽曾波及瓜州,但并未影响敦煌佛教的发展。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期间,在敦煌莫高窟开凿了一些石窟,并将中原深受南朝文化影响的佛教艺术移植而来。北周时期,虽曾有武帝宇文邕的灭佛活动,但并不影响在莫高窟等地镌龛造像。莫高窟现有北周时期洞窟达十五窟,西千佛洞有北周三窟,其中不乏建筑宏大的大窟。

北朝时期的敦煌:北周十五洞窟与西千佛洞大窟

北朝时期的敦煌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朝代。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酒泉太守沮渠无讳西奔敦煌继续抵抗,最后其残部撤离敦煌远度流沙逃往鄯善。北魏为经营西域,防御柔然与吐谷浑的侵扰,废郡置镇,但孤处危境几不自保,曾一度有放弃敦煌之议。后柔然势力衰弱,丝绸之路畅通。孝昌年间(525年—527年),北魏在敦煌罢镇建瓜州,以宗室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元荣任刺史历北魏、西魏两代。北周时期敦煌是宇文王朝的西部重镇,武帝灭佛虽曾波及瓜州,但并未影响敦煌佛教的发展。

北朝时期,是敦煌佛教石窟蓬勃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期间,在敦煌莫高窟开凿了一些石窟,并将中原深受南朝文化影响的佛教艺术移植而来。莫高窟北魏和西魏可考的洞窟有十八窟之多,多数是人字披前顶、中心塔柱窟和部分覆斗顶窟。同时东阳王元荣还广写佛经,以为功德。如在建明元年(530年)一次就写《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三百部;晋泰二年(532年)又写《无量寿经》一百部;永熙二年(533年)又写《涅槃》《法华》《大云》等经百余部。

北周时期,虽曾有武帝宇文邕的灭佛活动,但并不影响在莫高窟等地镌龛造像。莫高窟现有北周时期洞窟达十五窟,西千佛洞有北周三窟,其中不乏建筑宏大的大窟。如第428窟,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都超过了前代。该窟据推测为北周瓜州刺史,“一门十大将”的建平公于义所修。因此武周圣历碑在叙述乐僔、法良之后说:“复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等各修一大窟,而后合州黎庶造作相仍,实神秀之幽岩,灵奇之净域也。”(图7、图8)

图7 北周第428窟中心柱女供养人

图8 北周第428窟中心柱男供养人

北朝著名诗人庾信曾经到过敦煌,在其边塞诗中就有吟咏敦煌莫高窟景色的诗篇:(www.xing528.com)

三危上凤翼,九坂度龙鳞。

路高山里树,云低马上人。

悬岩泉溜响,深谷鸟声春。

住马来相问,应知有姓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