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汉至北朝时期寺庙的纵览|《敦煌历代地名录》

东汉至北朝时期寺庙的纵览|《敦煌历代地名录》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时敦煌范氏家庙。东汉末,范咸中子范玮所建,为最早见于记载之敦煌神庙。残存石砌墙台,灰土层堆积颇厚,发现铜箭镞、王莽“大泉五十钱”及隋五铢等,出土汉简一万五千多枚,为汉晋悬泉置遗址,贰师庙当在此址附近。亦名大圣仙岩寺。其后,隋末唐初曾称“崇教寺”,元代称“皇庆寺”,清末又称“雷音寺”,但都属在某一短时期内以一窟、一寺之名代称整个莫高窟。

东汉至北朝时期寺庙的纵览|《敦煌历代地名录》

范咸庙

庙名。东汉时敦煌范氏家庙。东汉末,范咸中子范玮所建,为最早见于记载之敦煌神庙。

注:范咸字宣和,东汉桓灵时人,历官失载。据《范氏家传》及《北堂书钞》卷一六〇所载,知其弱冠从苍梧太守效谷人令狐溥受学。明德通纬,行不苟合,门无杂客,轻财好施。俸禄虽丰,而家常不足。太常渊泉人张焕致书令狐溥曰:“宜合独杯白玉,进退由道,是以尤屈。”中子玮为咸立庙,从敦煌人王棽之孙买石人石兽等置于庙中,铭其背曰:“此是神石人。”传说后有人椎破之,石人竟流血。 

(李正宇)

风伯神祠

祠名。在敦煌城西北。

注:《周礼·大宗伯》载:“以槱(yǒu)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则风神之祀,盖传自西周。《唐会要》卷二十二载,神龙元年(705)礼官韦叔夏引魏·秦静议曰:“风伯、雨师、灵星、先农,与社、稷为国之六神。”则风伯雨师之祀,其来远矣。“自开元以来,升风师雨师为中祀”(《唐会要》卷二十二)。《通典·礼六十六·开元礼纂类》“神位”条载:“立春后丑日祀风师于国城东北。”沙州风伯神祠则在敦煌城西北五十步。《通典·礼四·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载:“后汉以丙戌日祀风师于戌地。”“戌地”位于中央之西北,沙州风伯神祠在州城西北,为东汉之制,殆此祠或为东汉所建,唐代仅改以立春后丑日祀之,而祠址仍在城西北未改也。 

(李正宇)

雨师神祠

祠名。在敦煌城东二里。

注:《通典·礼六十六·开元礼纂类》“神位”条载:“立夏后申日祀雨师于国城南。”沙州雨师神祠则在敦煌城东二里。《通典·礼四·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载:“后汉……以己丑日祀雨师于丑地。”“丑地”位于中央之东北,沙州雨师神祠在州城东,似亦东汉所建,唐改以立夏后申日致祀,而神祠所在,仍是东汉故址,未改也。 

(李正宇)

贰师庙

庙名。在敦煌城东一百三十里贰师泉附近。祀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始建莫考。

注:今悬泉谷北口西侧有废址一墟,北临汉唐瓜沙大道。残存石砌墙台,灰土层堆积颇厚,发现铜箭镞、王莽“大泉五十钱”及隋五铢等,出土汉简一万五千多枚,为汉晋悬泉置遗址,贰师庙当在此址附近。据《敦煌录》载,五代时尚存积石驼马,供行人凭吊,今唯积石而已,石刻驼马已无存焉。

(李正宇)

仓慈庙

庙名。三国魏时敦煌人为故太守仓慈而建。《沙州图经》未载,似初唐时已毁废无存。

注: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三国志·魏书(十六)》有传。 曹魏太和中(227—232)自长安令迁敦煌太守。P.3636《杂抄》引《良吏传》记载仓慈道:“先时强族欺夺诸胡,仓慈到郡,处平割中,无有阿党。胡女嫁汉,汉女嫁胡,两家为亲,更不相夺。去除烦役,但劝广辟田畴。远方异产,悉入敦煌。邻国蕃戎,不相征伐。慈染疾,薨于龙沙。胡汉悲悼,如丧考妣,至有以刀割面者。千人负土,筑坟于此;家家烧瓦为庙,仍塑真影, 以为神主。” 

(李正宇)

仙岩寺

寺名。始建莫考。亦名大圣仙岩寺。敦煌莫高窟僧寺。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题《莫高窟记》称西晋索靖题额号“仙岩寺”。隋开皇年间,僧善喜于此造讲堂。堂后有“普净之塔”。五代末,归义军节度押衙知书行都料董保德等重修,风铎鸣响,彩画耀目。后汉乾祐四年(实为后周广顺元年,951)五月此寺犹存。

(李正宇)

阚冢(墓)

冢名。西晋敦煌名人阚倞之墓。在唐沙州“东二十里”,“冢高三丈五尺,周回三十五步”(P.2005、S.788)。传说,即今敦煌市郭家堡镇北土塔村之土冢。《北凉录》载:倞子玫,官至会稽令;孙阚骃,博通经史诸子,注王朗《易传》,撰《十三州志》,勘定诸子三千余卷。 

(李正宇)

莫高窟

窟名。俗称千佛洞。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晋时曾称 “仙岩寺”,十六国前秦时乐僔和尚于此初凿佛窟。其后,隋末唐初曾称“崇教寺”,元代称“皇庆寺”,清末又称“雷音寺”,但都属在某一短时期内以一窟、一寺之名代称整个莫高窟。

窟群位于今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岩上,坐西朝东,前临宕泉,面对三危山,洞窟密布,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如蜂窝状。断岩属酒泉砾石岩层,南北延续数公里,高四十米至五十米,由积沙与卵石沉淀黏结而成。卵石坚硬,金石难琢,沙层疏松,难御水浸风蚀,故不适于雕刻。古人于凿窟之后,在窟壁上抹泥涂粉,平整墙面作画,又扎木为骨敷泥造型制成彩塑。壁画较石刻易于大量描绘细节,故而表现佛经内容和时代风貌更为广泛、丰富、详尽,这是莫高窟有别于其他石窟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

据第159窟前室北壁晚唐墨书《莫高窟记》,莫高窟始建于西晋末年;又据 P.2691《沙州地志》,洞窟始建于东晋永和九年 (353);再据武周圣历元年 (698)《李君修莫高窟佛龛碑》载,前秦建元二年(366)沙门乐僔始凿第一窟。目前三说并存,但通常多依前秦建元二年说。

(李正宇)

孟庙

庙名。沙州刺史孟敏之庙。在沙州城西五里。孟敏,赵郡人,后凉吕光时为敦煌太守。于郡城西南十八里,开渠引水灌田,百姓蒙赖,因号孟授渠。北凉神玺二年(398),段业攻后凉,下西郡,晋昌太守王德及敦煌太守孟敏皆以郡降。业授孟敏为沙州刺史。次年,卒于官,葬敦煌。民为立庙祀之。《沙州都督府图经》载其庙院周回三百步,墙高一丈三尺。

(李正宇)

李先王庙

庙名。西凉王李暠为其父所立庙,在沙州城西八里。暠,陇西人。北凉神玺二年(398)孟敏为沙州刺史,以暠为效谷县县令。次年(399),敏卒,敦煌护军郭谦,沙州治中敦煌索仙等推暠为敦煌太守。天玺二年(400)正月,北凉段业进暠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是年冬十一月,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叛,推暠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领敦煌太守。暠自署官职,大赦境内,改元庚子,追谥父为凉简公,于城西八里立庙祀之,人称李先王庙,庙院周回三百五十步,墙高一丈五尺。初唐已颓毁,唯存基址。天宝二载(743),玄宗追尊李暠为兴圣皇帝,李庙当予修葺。吐蕃占领期,失修荒凉。至晚唐破落不堪矣。故《敦煌廿咏》云:“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旁。”(www.xing528.com)

(李正宇)

李庙

庙名。李暠子谭、让、恂等之庙。在沙州城西李先王庙东侧。西凉庚子六年(405)八月,暠迁都酒泉,其子敦煌太守让留镇敦煌。西凉建初十三年(417)二月,暠卒,世子歆继立,改元嘉兴。谥父暠为武昭王,庙号太祖。西凉嘉兴四年(420)七月,歆东袭张掖,被沮渠蒙逊所杀。时李恂已为敦煌太守,与兄李翻弃敦煌奔北山。是年九月,恂率数十骑袭入敦煌,逐走北凉敦煌太守索元绪。郡人宋承义、张弘等推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次年(421)春,蒙逊围敦煌,谕恂降,不听,坚守。二月,蒙逊起堤堰水灌城。三月,西凉左长史宋承义、武卫将军张弘开城降,恂自杀。翻子李宝等被俘,徙于姑臧,岁余,奔伊吾。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李宝自伊吾率众二千人入据敦煌,缮修城府,安集故民。李庙当即建于此时。据敦煌遗书P.2005载,庙周回三百五十步,高亦一丈五尺。初唐时,“屋宇除毁,阶墙尚存”。 

(李正宇)

沙山塔

塔名。俗称。清《重修敦煌县志》载:在月牙泉路侧沙山麓,计□层,高□丈□尺,址周□丈□尺,不知始建年代。塔腰有小龛,置小石塔一(今已毁)。经敦煌市博物馆考证:沙山塔中间的小塔,属北凉时期。沙山塔亦应属北凉时期。沙山小塔完整,用花岗岩刻制,上有相轮覆钵,再下刻有八个龛,每龛刻一佛,只有一龛刻的是菩萨佛像下圈文字即《增一阿含经·结禁品》的一段。再向下是八面形,每面刻一佛像,左上角刻分属八卦之一的卦名。并有符号代表天、地、风、火、雷、水、山、沼泽。 这完全是属于道教的内容,也属于佛教早期的文物。佛教东渐,传到敦煌,而当地的道教信仰根深蒂固,佛教要传播,必须与当地的信仰相结合,于是就产生了此塔的情况。现在此件石塔已被国家文物鉴定组鉴定为一级文物。 

(荣恩奇)

唐儿祠

祠名。北凉敦煌僧寺。敦煌人为本郡太守沮渠唐儿所建。唐儿于北凉永和七年(439)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任敦煌太守,后为北凉主沮渠无讳所杀。至北魏太安四年(458),此祠犹存。北京图书馆藏地字七十六《戒缘下卷》末题:“比丘法救所供养经。太安四年七月三日唐儿祠中照写竟。”此祠后失载。

(李正宇)

建文寺

寺名。敦煌城东僧寺。上海博物馆2415号《比丘尼戒经》末题:“二年九月六日,瓜州城东建文寺比丘法渊写记。”此经为佛陀舍耶所译,约在后秦弘始十二年(410)许(《高僧传》卷二)。此后北魏明帝正光五年(524)罢敦煌镇,改名瓜州。则题记之“二年”不得早于北魏正光五年。若此,则建文寺为西魏前后之敦煌佛寺。

(沙知)

招提寺

寺名。西魏敦煌僧寺。日本书道博物馆藏 《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散录0755《小乘律戒本注疏一卷》)题记:“大统七年(541)岁次辛酉七月一日,于瓜州城西大法师倚劝化告招提禅(寺)比丘昙远所供养。”西魏之瓜州即敦煌。 

(沙知)

大乘寺

寺名。敦煌尼寺。遗书中又简称“乘”。在沙州城内。始建于北周(557—581)(见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至宋天禧三年(1019)犹存(《天禧塔记》)。吐蕃统治初期辰年(788)有尼三十四人,寺户十九户,有田园,仓储,羊群,毡匠;吐蕃统治后期有尼六十二人,晚唐增至一百零五人,五代更增至二百零九人,为敦煌规模最大的尼寺。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侄女即在此寺出家

(李正宇)

法海寺

寺名。北朝敦煌僧寺。北魏延昌三年(514)六月十四日敦煌镇经生师令狐崇哲于此寺写 《诚实论卷第八》;下至西魏大统十一年(545),比丘惠袭于此寺写 《法华经文外义一卷》。 

(李正宇)

普济寺

寺名。西魏敦煌僧寺。P.2273载大统十四年(548)十月五日该寺僧人法鸾抄有《维摩诘义记卷第一》。

(李正宇)

城门寺

寺名。西魏敦煌僧寺。寺址待考。S.6492《大章义》卷五题记:“大统十六年(550)岁次庚午二月廿一日,比丘僧宝城门寺写。” 

(沙知)

永晖寺

寺名。北周敦煌尼寺。现知敦煌最早尼寺。S.2935《大比丘尼羯磨经》卷末题云:“天和四年(569)岁次己丑六月八日写竟。永晖寺尼智璸手持供养,比丘庆仙抄讫。” 

(李正宇)

五个庙石窟

俗称。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今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二十公里处。在莫高窟西南,直线距离八十公里。由于北魏至元时期隶属古敦煌郡(沙州),绘塑风格又与莫高窟同时期艺术一致,故归于敦煌石窟群。蒙古族称石窟为“庙”,“五个庙”即五个石窟。该处实际存二十二窟。五个庙处有五窟,其中四窟残存壁画,与此五窟同岗之北侧有十二残窟。相对之党河东岸,存残窟四,溯党河而上五公里处存残窟一,皆无画。其中第1窟为北魏时凿建,西夏重修,中心柱窟型,壁画内容有炽盛光佛、黄道十二宫、二十八宿、水月观音像,以及弥勒变、文殊变、普贤变、坛城图等。余三窟为五代、宋时凿建,西夏、元重修。窟型略异于莫高窟同时代洞窟,为纵长形人字坡顶,有中心佛坛(第4窟无佛坛,正壁开龛),塑像均毁。壁画内容:第2窟因烟熏,已不可辨识;第3窟有维摩变、劳度叉斗圣变、弥勒变、药师变及十六臂、四臂观音等汉密图像;第4窟有说法图、文殊变、普贤变、水月观音等图像。 

(李正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