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成功进驻 火星成中国首颗飞往他星的卫星

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成功进驻 火星成中国首颗飞往他星的卫星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成功。制动过程中,依靠可靠的捕获策略,确保探测器处于“捕获走廊”直至进入环火轨道。

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成功进驻 火星成中国首颗飞往他星的卫星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成功。

火星捕获制动是指探测器在抵近火星时,通过主发动机长时间点火,使得在行星际空间高速飞行的探测器大速度增量减速,从而能够被火星引力场捕获,进入绕火轨道。作为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制动捕获的机会是唯一的,关系着整个工程任务的成败。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需要准确地进行点火制动,只有点火时机和时长都分秒不差,才能形成理想的目标捕获轨道。

火星捕获是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火星探测器从地球飞向火星的过程中,能够被火星引力所捕获的机会只有一次。利用火箭助推,探测器获得了摆脱地球引力的能量,使用精心设计的转移轨道,探测器能够最终顺利抵达火星附近。然而,受限于携带的推进剂有限,环绕器在抵达火星后,必须把握住唯一的机会对火星进行制动捕获,本次火星探测任务捕获时探测器距离火星仅400千米,而此时探测器相对火星的速度高达4—5千米每秒,一不留神就会撞击火星或飞离,因此,捕获的成败就成为了火星探测任务成败的关键

在这一制动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捕获时探测器距离地球1.93亿公里,单向通信时延达到了10.7分钟,地面无法对这一制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只能依靠探测器自主执行捕获策略,此外,在制动过程中,环绕器需要在自身出现突发状况时自主完成相应处理,最大限度保证火星捕获成功。(www.xing528.com)

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需要准确地进行点火制动,如果制动点火时间过长,探测器速度下降过多,探测器就会一头撞上火星,如果制动点火时间过短,探测器速度过快,就会飞离火星从而无法进入环绕轨道,这就对环绕器的自主导航与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为了精确把控发动机的开关时机,环绕器在近火捕获前需要由地面对其进行精确的无线电测定轨,再结合从环绕器上光学自主导航仪器中获得的导航信息,得到环绕器和火星的精确位置。制动过程中,依靠可靠的捕获策略,确保探测器处于“捕获走廊”直至进入环火轨道。

经历了近8个月的长途旅行,天问一号环绕器也开始了环火工作,和火星车进行了首次宇宙“对话”。作为中国首次深空探测,为了“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为了“听得清、传得准、管得好、放得稳”,确保高质量处理、存储和传输,电子产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