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比较的重要性及方法

城市比较的重要性及方法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比较城市研究一方面强调检验单个城市规律的适用性[45],从而打破一元化的理论逻辑;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所谓“联系性的比较”,包括:第一,将城市视为各种联系发生的场域,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系统;第二,城市空间是一个社会建构的“尺度”,其特征由经济、政治、社会联系所决定;第三,比较的目的是建立已有理论和新的实证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在理论上“回应”前者[46]。

城市比较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对于以结构主义政治经济分析为内核的全域城市化研究,也有学者转向比较的视野,尤其关注欧美经验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经验,也就是对所谓“南半球”(global south)城市化的研究,以此对已有理论进行修正。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包括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地理教授珍妮弗·罗宾森(Jennifer Robinson)、开普敦大学的苏珊·帕内尔(Susan Parnell)、曼彻斯特大学的凯文·沃德(Kevin Ward)等。总体而言,比较城市化理论的出现,体现的是研究者对于“主流”城市理论的不满,目的是缝合经典城市研究与当代城市化发生之地——南半球(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现实[35]

城市化研究历来不乏进行比较分析的传统[36],但以往的对比多限定在同一背景:如相同制度、文化或经济发展背景,较少进行跨国比较或对差异较大城市进行比较研究[37,38]。更为重要的是,西方人文科学传统上将西方视为正统,而将西方之外的社会实践要么视为后来者,要么视为异常或边缘化的“他者”。因此,传统城市理论具有“欧美中心主义”色彩。具体而言,城市理论的知识生产体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以欧美城市历史,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为蓝本;另一方面是其结构表现为一种“理论核心—实证边缘”的生产体系,也就是说,这一体系主要以西方(主要是理论)为核心,以其他国家(主要是实证)为边缘,在传播上表现为有利于“北半球”而边缘化“南半球”经验。例如,城市理论如城市政体、城市增长机器、绅士化、新自由主义等,均以西方背景为基础,不管其适用性如何,近年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主流”;反观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其发源的普适性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概念或理论寥寥无几。总之,这一机制将多数非西方国家视为数据来源地,而非理论生产之地[39]

图1 全域城市化理论的特征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6](www.xing528.com)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幅拓展,教条式的城市化理论与南半球丰富的城市现实之间的距离愈发明显,理论解释力缺位的问题突出;已有城市理论在社会、经济、权力、文化方面的重视无可厚非,但在发展中国家寻求发展、进步的背景之下,则显得不合时宜;在应用、实践与政策对策方面,已有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更加明显[40]。例如,“新自由主义”近年广受关注,被视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框架或话语体系,以至于当代所有城市现象均被视为与之相关,不同地区在“新自由主义”方面的差异只是因为其政治、经济背景不同而已[41]。但是,比较而言,新自由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现实其实并无太多关联:对亚洲而言,新自由主义不是政治经济运行的规则,而只是一种“例外”,更应关注这一语境之外的人群,如贫困群体、工人阶级[42]。相较新自由主义,贫困问题或地方政府角色等话题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可能更为贴切[40]。因此,城市比较,特别是南北半球城市的比较十分必要,用以理解多样化的城市现实。比较的目的,在于建立更为世界主义(cosmopolitan)的城市理论,突破以西方为中心的知识传统,强调“非西方”的城市经验[40,43,44]。具体而言,比较城市研究一方面强调检验单个城市规律的适用性[45],从而打破一元化的理论逻辑;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所谓“联系性的比较”,包括:第一,将城市视为各种联系(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的场域,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系统;第二,城市空间是一个社会建构的“尺度”,其特征由经济、政治、社会联系所决定;第三,比较的目的是建立已有理论和新的实证对象(如南半球)之间的联系,从而在理论上“回应”(theorizing back)前者[46]

比较城市化研究多采用质性研究或“民族志”(ethnography)的研究方法,其“比较”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47]。基于这一立场,学者们进行了诸多尝试。例如,尼克·克拉克(Nick Clarke)研究了英国城市与南半球城市结成“友好城市”的情况,认为南半球城市对北半球的学习带有其自身的目的性,呼吁进行“实际存在的比较城市化”[48]研究。保罗·韦利(Paul Waley)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城市化,强调区域背景对比较研究的重要性[49];尚克(Shank)和纳加尔(Nagar)对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和印度锡塔布尔(Sitapur)地区居民的身份认同进行实证,揭示其城市化机制方面的共同之处[50]。其他主题包括对“政策流动”的比较[51],对绅士化的国际比较[52],对跨国移民的比较[53],对城市社会运动的比较[54],对城市文化、艺术活动、建设活动等的比较[55,56],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