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与策略研究:注重问题驱动,启迪数学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与策略研究:注重问题驱动,启迪数学思考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数学必须有问题。这些“问题串”层层驱动,环环相扣,其设计带有很好的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总之,依据儿童的学习特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①挑战性,给学生带来认知冲突;②启发性,引发学生参与数学思考;③可接受性,让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与策略研究:注重问题驱动,启迪数学思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数学必须有问题。不仅要解决别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问题。学习数学的定义、概念,总要问为什么需要它,它与前面所学的什么有联系,它与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等。在学习数学的技能、方法、思想时,更需要深入发问,在回答中不断思考,不断理解,不断深入。在课程中,把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表述内容,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注重问题驱动,体现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启发性,强调从教学和认知的角度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认知冲突,启发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2】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中做如下设计:

(1)首先让学生计算208÷2,学生发现商中间有0。

(2)接着教师提问:如果208中间的数字不是0,商中间会是0吗?让学生去列举,引导发现216÷2的商中间是0,248÷2的商中间不是0。

(3)紧接提问:把208中的0换成□,那么□内填几时,商中间是0?□内填几时,商中间不是0?

这些“问题串”层层驱动,环环相扣,其设计带有很好的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www.xing528.com)

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等)出发;由浅入深、阶梯式地逐步“带着学生走向数学思考”;设计的问题即要让学生有东西可想,又让学生想得出,学生经过1~2分钟(或3~5分钟)的思考就能解决,或者讨论一下就能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或方法。基于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理解知识、建构知识。

(1)问题的设计与展开要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2)问题的设计与展开要有利于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逐步认识。

(3)问题的设计与展开要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

(4)问题的设计与展开要有利于反思知识的建构过程。

总之,依据儿童的学习特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①挑战性,给学生带来认知冲突;②启发性,引发学生参与数学思考;③可接受性,让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