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文长传:阅读与写作中的奇人才子

徐文长传:阅读与写作中的奇人才子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余自是或向[19]人,或作书[20],皆首称文长先生。会得白鹿[34],属文长代作[35]。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37]。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59],耻不与交[60],故其名不出于越。一日,饮其乡大夫家[61]。文长喜作书[67],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68]跃出。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75]。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90]。

徐文长传:阅读与写作中的奇人才子

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2]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3],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4],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5],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6],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7]字画之中,宛宛可见[8]。意甚骇之[9],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10],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11]。恶楮毛书[12],烟煤败黑[13],微有字形。稍就[14]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15],前五六年方卒[16]。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17]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18]。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19]人,或作书[20],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21],浸浸知向慕云[22]

文长为山阴秀才[23],大试[24]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梅林公知之[25],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26]者,当具宾礼[27],非时辄得出入[28]。”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29],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30],威振东南,介胄之士[31],膝语蛇行[32],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33]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34],属文长代作[35]。表上,永陵喜甚[36]。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37]。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38],时方省试[39],凡入帘者[40],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41]。”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42],至期方谒公[43],偶忘属[44],卷适在其房,遂不偶[45]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46],遂乃放浪曲糵[47],恣情山水,走[48]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49]。其所见山奔海立[50],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51]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52]如笑,如水鸣峡,如种[53]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54]之寒起。当其放意[55],平畴千里[56];偶尔幽峭[57],鬼语秋坟[58]。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59],耻不与交[60],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61]。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62],阴[63]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64]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65],物无遁[66]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67],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68]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69]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70]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71]:先生者,诚八法[72]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73],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74]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75]。张阳和力解[76],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77]至门,皆拒不纳。当道[78]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79]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80],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篑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81]藏于家。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82]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83]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84]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85]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86],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87]?梅客生[88]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89],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90]。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注释】

[1]选自《袁中郎全集》卷四。徐文长,即徐渭(1521—1593),名渭,字文长,号青藤道士。明代文学家,在诗文、戏曲、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相当成就。

[2]里肆:家乡的店铺。

[3]意气:意趣和气概。

[4]绝异:很不相同。

[5]适越:到越地去。适:到……去。越:古国名,地域大致相当于现在浙江东部

[6]强心铁骨:比喻刚劲有力。

[7]磊块:心中郁结之气。

[8]宛宛:仿佛,宛如。

[9]意甚骇之:心中非常惊异。

[10]一夕:指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月作者游绍兴时的一天晚上。陶编修: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绍兴人。初授翰林院编修,故称。

[11]帙(zhì):书册。

[12]恶楮(chǔ)毛书:粗糙的纸质,拙劣的书写。楮即毂树,树皮可造纸。

[13]烟煤败黑:形容印书的墨质不好。

[14]就:靠近,接近。

[15]嘉、隆: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隆庆是明穆宗朱载垕的年号。

[16]方卒:方:才。卒:死。

[17]荒秽:荒芜浊污。比喻诗歌创作的衰落。

[18]魇:噩梦。

[19]向:面对。

[20]作书:写信。

[21]名公巨匠:文学界著名的人物。

[22]浸浸知向慕云:渐渐地知道向往仰慕他。

[23]秀才: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明清时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24]大试: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25]胡梅林(1512—1565),名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嘉靖进士,任浙江巡抚,总督军务,以平倭功,加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因投靠严嵩,严嵩倒台后,他也下狱死。

[26]客:名词用作动词,把我当客人。

[27]当具宾礼: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

[28]非时辄得出入:不规定时间,自由进出。时:规定时间。

[29]葛衣乌巾:身着布衣,头戴黑巾。此为布衣装束。

[30]督数边兵:胡宗宪总督南直隶、浙、闽军务。

[31]介胄之士:披甲戴盔之士,指将官们。

[32]膝语蛇行:跪着说话,像蛇一样爬着走路,形容极其恭敬惶恐。

[33]诸生:明代经过省内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名目,统称诸生。

[34]白鹿:《徐文长自著畸谱》:“三十八岁,孟春之三日,幕再招,时获白鹿二,……令草两表以献。”

[35]属文长代作表:属同“嘱”,嘱咐。表:一种臣下呈于君主文体,一般用来陈述衷情,颂贺谢圣。

[36]永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此用来代指嘉靖皇帝本人。

[37]谈兵多中: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中(zhòng):符合。

[38]数困:指徐渭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考中。

[39]省试:乡试。

[40]凡入帘者:凡是做考官的。

[41]幸勿脱失:希望不要遗漏。(www.xing528.com)

[42]以:因为。

[43]谒:拜见。

[44]偶忘属:恰巧忘了嘱托。偶:副词,恰巧,刚好。

[45]不偶:不遇。指考试未中。

[46]有司:衙门。

[47]曲蘖(niè):即酒母,酿酒的发酵物,代指酒。

[48]走:游历。

[49]穷览朔漠:游遍了北方沙漠之地。穷:尽。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50]山奔海立:山如奔马,海如壁立。

[51]达:用诗歌表现出来。

[52]嗔:生气

[53]种:春芽。

[54]羁人:旅客。

[55]放意:放纵心意。

[56]平畴:平坦的田野

[57]幽峭:幽深峭拔。

[58]鬼语秋坟:好像秋天坟地里的鬼魂啾啾私语。

[59]叱而奴之:大声地斥责,视作奴婢。

[60]耻不与交:与他们相交而感到耻辱。耻:用作意动,以……为耻。

[61]乡大夫:指当地县令。

[62]求赋:作诗。

[63]阴:副词,悄悄地。

[64]苦:用作使动,“使之苦”之意。

[65]气韵遒逸:文章神韵遒劲飘逸。

[66]遁:隐逸。

[67]书:书法。

[68]姿媚:婉美媚人的姿态。

[69]谬谓:胡乱地说。谬:错误

[70]王雅宜、文征仲:王雅宜,名王宠,明代书法家。文征仲,名文征明,明代书法家画家

[71]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不说书写的技法,而说字的神韵。

[72]八法:汉字笔画有侧(点)、勒(横)、努(直)、趯(钩)、策(斜画向上)、掠(撇)、啄(右边短撇)、磔(捺),谓之八法,多指书法。(清)冯桂芬《顾南林年丈七十寿序》:“工诗文,精八法,尤长径尺外大字。”

[73]间以其余:有时以他的余力。间:有时。其余:其他的方面。

[74]超逸有致:高远典雅,富有情致。

[75]卒以疑:最终由于疑心。继室:续娶的妻子。论死:被定为死罪。

[76]张阳和力解:张阳和,名张元忭(1538—1588),字子盖(子荩),别号阳和,明隆庆五年(157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力解:极力解救。

[77]显者:有名声地位的人。

[78]当道官:本地官员。

[79]下隶:衙门差役。

[80]槌其囊:用棰子敲击肾囊。

[81]集:诗文集。

[82]数奇:命途多艰,坎坷不断。

[83]囹圄(língyǔ):监狱。这里指身陷囹圄。

[84]间世:间隔几世。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85]未贵:未达显贵。

[86]芜秽之习:荒芜污浊的诗风。

[87]胡为不遇哉:为什么说他生不逢时呢?

[88]梅客生:梅国桢,字客生。万历进士,官兵部右侍郎。

[89]病奇于人:他的病比他的人更奇异。

[90]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不奇异的人。

导读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袁宏道被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复古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徐文长传》以“珠联式”的写法,紧紧围绕一个“奇”字,以充满感情的笔触描述了徐文长的奇人奇事,成功塑造了一个封建时代怀才不遇的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形象,描写了他的狂放与不羁,表达了他的悲愤与痛惜,以及他不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悲剧命运。文章剪裁合理,行文贯通,文风奇峭,感情真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