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劲峰:温和股东的投资之道

林劲峰:温和股东的投资之道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制涉及产权的变更,更涉及股东和管理层“委托—代理”契约关系的缔结。林劲峰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自己选择投资的企业的管理层或者股东伙伴,他第一反应就是信任,正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在很多人看来,林劲峰是一个温和的股东。在这年底召开的双轮酒业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他告诉酒厂的商业伙伴,新的双轮酒业将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企业理念,建立内部服务链和价值链。

林劲峰:温和股东的投资之道

稳定压倒一切。

“作为新公司的大股东,我在此郑重宣布:我们将全力支持以马锦华先生为首的管理团队,大股东和董事会将选举马锦华先生为董事长、法人代表和总裁。”2009年9月19日,在盈信入股双轮酒业暨高炉酒厂成立60周年的大会上,林劲峰高调支持原有管理团队继续领导新生的双轮酒业。

老牌国有企业的改制,向来是一道难题。改制涉及产权的变更,更涉及股东和管理层“委托—代理”契约关系的缔结。最好的改制路径无疑是管理层能够以MBO的方式进行,如果此路被堵,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就会被放大,以至于滥用权力进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纵观过去三十年中国国企改革历程,很多优秀的国企,往往就是倒在了改制这个环节上。

林劲峰入股双轮酒业时,对于眼前可能存在的改制“地雷阵”已有清醒的认识。作为一个投资人,林劲峰向来喜欢将管理的责任交给专业、优秀的管理团队,自己只履行股东的义务,“提提建议或者想想法子”,不会过多干涉管理层日常的经营。过去二十多年的投资经历中,即使持股比例达到了可以向被投企业董事会派驻董事的标准,他也是能不派就不派。

林劲峰的合伙人梁德惠形象地说,“天然就喜欢做个甩手掌柜”。林劲峰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自己选择投资的企业的管理层或者股东伙伴,他第一反应就是信任,正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

不过双轮酒业毕竟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笔投资:这是一家100%持股的公司;这是一个异地经营的公司;这是一个林劲峰不是创始人的公司。它不是朗诗,不是西凤酒,更不是中欧天然(巨万更名)。如果持股比例较小,即使经营失败,损失的资金有限,更何况往往入股时还可能会签署对赌协议、回购条款等安全措施。因此,刚投资双轮酒业时,林劲峰身边的人都建议他,“或许应该找一些职业经理人空降过去”。(www.xing528.com)

林劲峰这次部分采纳了他人的建议。双轮酒业股权变更后的第一届董事会里,7个董事席位中5个董事席位来自于盈信,不过最关键的两名董事席位留给了双轮酒业的原高管,董事长依然是马锦华,中层以上的管理团队也基本保留。与此同时,林劲峰空降了4位高管,分别协助马锦华在财务、营销及人事行政方面开展工作,但最后4大高管都黯然离场。

“我们只会推荐人才,而不会派人管理。”在随后召开的双轮酒业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会议上,林劲峰再次明确。作为公司唯一的老板,他甚至谦逊地说,“这次过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想给大家加油鼓劲”。林劲峰很清楚,对于改制以后的双轮酒业,最为宝贵的就是人心稳定、队伍团结,“稳定压倒一切”。为此,他甚至向原来的管理团队释放股权认购,将国企时代无法实现的管理层持股计划,在私有化之后得以推进。

在很多人看来,林劲峰是一个温和的股东。他尽量以一种非常缓和,近乎“春风化雨”的方式去融化、推动这家有着60年国企历史的酒厂去蜕变。

在这年底召开的双轮酒业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他告诉酒厂的商业伙伴,新的双轮酒业将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企业理念,建立内部服务链和价值链。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部服务链体系,让各部门以服务其他部门为导向来开展工作。有必要形成总裁协调会制度,每周至少一次,由各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共同协商工作。很多问题看起来是小事,但件件都是大事,尤其涉及市场的问题更是需要第一时间来解决。”林劲峰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