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劲峰投资逻辑:远离风口的成果

林劲峰投资逻辑:远离风口的成果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后回忆初次见面,林劲峰说,“我怀疑田总是学校里的辩论队队长,口才极佳,而且条理清晰,思维缜密,把我们都忽悠得服服帖帖的。”林劲峰后来回忆说,“喝茶时段田明占用的时间更长,他占用的时间越长,我的脑子就越累,估计转速比平时要快10倍。实在累得不行的时候,就看看旁边微笑着的像弥勒佛一样的欧阳总,还有那满脸严肃像个师爷一样的孙秘书。弥勒佛和师爷把我的脑子的转速减慢之后,田总接着又往我的脑子上踩油门。”

林劲峰投资逻辑:远离风口的成果

这样的聊天,实际上是高度紧张地在工作。田明的每一个动作都难逃林劲峰的“法眼”。

林劲峰第二天从珠海直飞南京,由于航班晚点,吃上饭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虽然朗诗管理层并不知道林劲峰的来头、资金实力几何,但仍以极高的规格来迎接这位潜在投资者。公司时任副总裁欧阳瑞亲往机场接机,接到之后就直赴酒店,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正在那里等候这位未来“亦师亦友”的投资伙伴。

“温文儒雅、风流倜傥”,这是林劲峰第一次见到田明时留下的印象。席间,相互介绍认识,相互介绍各自企业的基本情况,相互敬酒。在田明的带动下,大家谈笑风生,气氛好不融洽。晚宴持续了两三个小时,田明占用了其中一半的时间。事后回忆初次见面,林劲峰说,“我怀疑田总是学校里的辩论队队长,口才极佳,而且条理清晰,思维缜密,把我们都忽悠得服服帖帖的。”

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11点多,大家仍是相谈甚欢,意犹未尽,干脆找个地方喝茶,继续侃。林劲峰也想借机进一步了解田明、了解朗诗。这样的聊天,实际上是大脑在高度紧张地工作。田明的每一个动作都难逃林劲峰的“法眼”,林劲峰对田明说的每一句话也都在头脑里翻来覆去的琢磨。

林劲峰后来回忆说,“喝茶时段田明占用的时间更长,他占用的时间越长,我的脑子就越累,估计转速比平时要快10倍。实在累得不行的时候,就看看旁边微笑着的像弥勒佛一样的欧阳总,还有那满脸严肃像个师爷一样的孙秘书。弥勒佛和师爷把我的脑子的转速减慢之后,田总接着又往我的脑子上踩油门。”

田明向林劲峰详细地介绍了朗诗的产品、公司绿色地产的发展战略、财务筹划、营销以及研发的状况。当时的朗诗,经营状况并不佳,地产销售额只有6000多万元,亏损3000多万元,土地储备几无。不过,健谈的田明在谈到自己对于公司的经营思路时,一下子就击中了林劲峰。(www.xing528.com)

低土地储备、高资产周转是朗诗的竞争策略;采取反行业周期操作,市场低谷期多吸纳土地,市场高峰期大量销售,获得现金储备。这一点和林劲峰此前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学习心得不谋而合。

后来在总结这种竞争策略时,林劲峰认为,“虽然我们不能准确地预测市场的低谷和高峰,但当市场已经是低谷或高峰的时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时恐惧和贪婪会写在人们的脸上。这种反行业周期的运作可能是地产行业获利的秘诀之一。尽管这样会使公司每年的报表盈利出现大幅的波动,但盈信丝毫也不会在意这种大幅波动,只要长期而言,平均的资产回报是行业内的优秀水平就好。”

林劲峰从早期的万科、原野、深发展等“老五股”时期就已跟踪地产行业。“我看房地产业,看了17年。几乎所有上市的地产公司的年报和招股书我都看过,在交流中,我发现这个老板有理想,他不是小打小闹想赚点快钱就走的人。”林劲峰事后说,房地产企业的老板有很多种:有的想挣钱,有的想做企业,有的是有理想的人。田明就属于最后一种人。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双方企业当时的价值观是惊人的相似:朗诗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和谐、进取,盈信的是诚信、尊重、勤奋;朗诗和盈信的企业愿景都是‘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还有谈到田总的理想,他的社会责任感、对股东负责的态度也让我由衷的敬佩!”在后来回忆与田明初次见面的文章中,林劲峰如此写道。

这场“秉烛夜话”走向尾声时,林劲峰已基本决定投资朗诗,当时他既没有看过朗诗的财务报表,更没有做所谓的尽职调查。第二天飞回深圳后,林劲峰安排公司停止买入华发股份、格力电器,将资金集中投向朗诗。2007年大牛市,华发股份最高上升到61元,上涨了7倍。虽然林劲峰错过了华发股份这只大牛股,但却投资了朗诗地产这家富有潜力的“明日之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