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狂野变革:林劲峰的投资逻辑成功案例

狂野变革:林劲峰的投资逻辑成功案例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酒厂再不彻底变革、创新,只有死路一条”。接任董事长之后,林劲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向公司中高层提出“疯狂变革”的工作思路,试图催发整个公司的活力。如果再没有变革,2012年可能连这样的增长都保不住。林劲峰这股旋风式的“疯狂变革”也让一些希望改变的员工重新看到了希望。不过,有的人在酒厂转了一圈后,扭头就告诉林劲峰,“不要说‘疯狂变革’,我看是一点变化都没有。”

狂野变革:林劲峰的投资逻辑成功案例

“酒厂再不彻底变革、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2011年8月,林劲峰接任双轮酒业董事长。

这是双轮酒业改制两年后最艰难的时刻。管理层中无心推动变革者大有人在,很多人还沉浸在双轮往日繁华旧梦中一觉不醒;“稳定和谐”“同而不和”的保守思想又成为中下层员工的护身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混日子的大有人在。接任董事长职务之前,林劲峰下去走了一圈,回来总结就只有一句话,“人心比较涣散”。

也难怪员工士气不振。从昔日稳坐安徽白酒市场头把交椅,滑落到现如今的前三名之外,好比一个“常胜将军”吃了败仗,第一反应就应该是要扳回一局,把失败的帽子扔进太平洋。可是改制两年多,一切还是照常,就算那些往日对改制抱有憧憬、想要大干一场的人,现在心里也凉了半截。

此刻的双轮酒业就好比一个病人,只能用中药一边培元固体,一边祛除病灶。急不得,但也慢不得。对症下药,准确把脉,就看林劲峰的妙手回春术了。

接任董事长之后,林劲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向公司中高层提出“疯狂变革”的工作思路,试图催发整个公司的活力。

双轮酒业当时各项业务虽然都在推进过程中,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执行力。2010年推出的和谐年份酒,亮相市场时双轮销售的负责人夸下海口要打造样本市场、区域辐射。讲了一年,一看效果,新模式的落地工作进展极其缓慢,也没有形成所谓有亮点的市场。财务管理更是一塌糊涂,产权变更了,结果新老公司的资产交接拖泥带水,有的高管花了很长时间去解决,也没啥成效。

这一年双轮酒业的销售收入仍然实现了同比增长,不过林劲峰发现,这个增速实际上低于行业平均的增长水平。如果再没有变革,2012年可能连这样的增长都保不住。林劲峰决意要开展一场“整风”运动,试图在双轮酒业打造闪电般的强大执行力。

“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生存下来的强者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不能适应变化,连恐龙这么强大的物种也会被社会所淘汰;酒厂再不彻底变革、创新,只有死路一条。”林劲峰对酒厂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掷地有声地说道。(www.xing528.com)

双轮酒业的组织再造从学习开始。这年的10月份,林劲峰请来了劲牌酒业董事长吴少勋、营销总经理王楠波以及劲牌的管理层,围绕管理思路和营销思路与双轮酒业的高管进行座谈;11月,林劲峰又请来了安徽迎驾集团的董事长倪永培,迎驾酒业从安徽霍山一个小酒厂发展成年销售收入三四十亿元的中型酒厂,倪永培功不可没。

“请进来走出去”,目的就是要开阔酒厂管理人的眼界,要学会“睁眼看世界”。2011年的全国白酒行业继续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销售吨数、销售额、利润总额等各项指标均保持35%以上的发展速度。各家白酒企业在市场上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逼迫着双轮酒业求新求变。

“越是在这种对手不断拼命叫阵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稳扎稳打,思考好我们更长远的未来规划,拟定好更长远的目标,不简单模仿对手,而要适应变化,不断创新,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林劲峰说。

林劲峰这股旋风式的“疯狂变革”也让一些希望改变的员工重新看到了希望。以前林劲峰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资本家”,没准哪一天就把股权给卖了。可现在他们知道林劲峰不是一个投机的商人。就像他反复跟员工说的那样,他对实业情有独钟,对优秀的企业家非常尊重,也非常希望能带领团队成就一家优秀的企业。

“中国现在必须依靠实业,依靠企业家,而不是金融,更不是投机。如果大家都搞投机,就会浪费中国的好机会,这对中国经济来讲就是个灾难。这个社会一定要非常尊重企业家。”他说。

不过,有的人在酒厂转了一圈后,扭头就告诉林劲峰,“不要说‘疯狂变革’,我看是一点变化都没有。”提出严厉批评的人,是时任亳州市委书记的方春明。一位地方官员能对一个民营企业利税大户提出这样尖锐的批评,足见其对企业发展的呵护、关切之心。

林劲峰肩上的担子不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