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丰厚的语文素养:课本剧与写作

丰厚的语文素养:课本剧与写作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本剧教学立足文本,扎根课堂,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养,读、写、演、评四个环节对于学生语言功底的锤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作文教学,化解了无米之炊、随意编造的矛盾,储备了真情实感和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丰厚的语文素养:课本剧与写作

课本剧教学立足文本,扎根课堂,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养,读、写、演、评四个环节对于学生语言功底的锤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文言文教学,走出了机械重复、低效乏味的困境,凸显了“学有兴趣,教有创新”的成效。

用课本剧教文言文,读、写、演、评四个环节互相促进。先带领学生掌握字词,疏通文本,因为后面有演出和评价,任务驱动会使兴奋中的学生学得投入、高效;写剧本促使学生放飞想象,字斟句酌,积极创新;演节目最受欢迎,团结合作,尽情表演,文本自然熟记于心;评价的依据是文本,同学们按照我们规定的评价思路去评价,会促进他们再次深入学习文本;总结归纳活动中的感受和花絮,又会成为写作素材。“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以演促写,以演促评”,课本剧让文言文学得很轻松。

2.现代文教学,解决了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问题,取得了品味、欣赏、深度学习的效果。

现代文课文使用课本剧方式教学的篇目都是经典文章,在编剧和表演上,为了让学生用心塑造人物,把握情节,分析细节,必须要深度学习,这样的深入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评价方面,同学们要做到有理有据地评价,也会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www.xing528.com)

3.作文教学,化解了无米之炊、随意编造的矛盾,储备了真情实感和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课本剧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和体验,通过编写剧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挖掘,通过对学习过程和感受的记录与梳理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就使得写作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汩汩流淌。

4.全员参与因材施教,践行了尊重学生差异,促进个性成长的理念。

课本剧教学人人参与,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方便因材施教,能够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学业优秀的领头羊,可以担任导演、编剧,组织排练,在活动中尽情施展才华,挖掘他们的潜能;学业平常的中等生,也不会甘居中游,一旦有可能,他们也会依据个人特长,不断挑战自己,让自己的某些才华得以施展;处境尴尬的学困生,一旦谈到成绩总是垂头丧气,得不到认可,但是在课本剧活动中也往往能找到亮点,因此常常积极参与,给自己增加了一份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