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及提取规定,劳动关系纠纷解决方法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及提取规定,劳动关系纠纷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不利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但不同城市缴存比例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依照前面第2~4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王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维护劳动关系。后李某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诉讼,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该电缆厂于2013年10月5日对吕某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吕某在患病期间共花费医疗费用4万余元。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及提取规定,劳动关系纠纷解决方法

(一)住房公积金的概念

住房公积金即通常所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一金”,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城镇企业、事业单位为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二)住房公积金的构成

住房公积金由部分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有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不利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但不同城市缴存比例有所不同。

(三)住房公积金提取和应遵循的章程

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及使用要遵从一定的章程,受各地方政策影响会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情形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离休、退休的;

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4.出境定居的;

5.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6.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需要注意的是,依照前面第2~4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同步练习

1.王某,女,高中文化程度,2013年8月,某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其中办公室打字员2名,要求女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视力(裸眼)1.0以上。王某前往应聘,在体验时,王某让其妹妹代作视力检查。接着王某与某公司订立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3个月。由于王某经常出现工作失误,有时还影响到公司对外关系,为此,公司认为王某不能胜任工作,遂决定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王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维护劳动关系。理由是:工作中的差错是因为不熟悉公司业务造成的,现在试用期已过,公司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请问:

(1)王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成立?

(2)公司有权利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吗?(www.xing528.com)

2.李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外资公司工作,劳动合同书约定的工作岗位会计,工资为2800元一个月,合同期为2年,但是1年后因公司一名职员离职,单位要将李某的岗位变更为销售员,报酬也改为基本工资1000元,绩效工资随销售业绩浮动。李某不同意,认为自己学的是会计专业,不适合做销售,并且调动岗位应双方协商一致。后李某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诉讼,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请问:李某的要求能得到支持吗?

3.吕某2010年2月3日被某电缆厂招为合同制工人,订立了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2011年6月,吕某被诊断为胃癌,两年里,先后多次住院治疗无法正常工作。该电缆厂于2013年10月5日对吕某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吕某在患病期间共花费医疗费用4万余元。吕某的妻子宋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被诉人全额支付吕某的医疗费,并恢复工厂与吕某的劳动合同关系。

请问:

(1)工厂有权利解除与吕某的劳动合同吗?

(2)吕某的医疗费是否应该由工厂足额支付?

4.甲公司人事处遇到以下两个法律问题:

(1)一名在公司工作了近5年的员工,2012年11月辞职,当年12月办理了部门工作交接手续,但是未办理员工离职证明就离开了。她的养老保险手续也于当年转出。这种情况单位还有必要给她办理离职证明吗?

(2)有两位员工是2012年2月份来公司的,均未与甲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他们于2012年5月辞职,几次催促均未来办理工作交接及相关离职手续。

请问:这两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项目实训

要求学生2人一组,分别模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订立一份劳动合同书

实践目的:提高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

实践过程:根据规范的劳动合同,内容必须涉及合同的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知识点: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劳动利益?

劳动者入职后,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好先签合同再上岗),并且保留好合同。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产生劳动纠纷,劳动者要维权,特别是万一发生工伤事故,首先应当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这时因为缺乏证据,如上岗证、工资条、证人证言等而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即使最终能够证明,也费时费力,增加维权成本;其次,没有劳动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没有书面约定,很容易在工资、工作岗位和一些福利待遇方面产生争议,劳动者也往往因不能举证而承担不利后果。

在签订合同前,劳动者要仔细审查用人单位的情况,可上网查询单位的相关信息,不要选择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签订合同时要核对单位印章与名称是否一致,免得产生麻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