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辨生活带来至高幸福,亚里士多德解释之

思辨生活带来至高幸福,亚里士多德解释之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由此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思辨的生活是最高级别的幸福,是至高的幸福,而合乎德性的生活是第二好的幸福。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会说思辨的生活是至高的幸福呢?第五个理由,思辨是唯一因其自身而被喜爱的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思辨的生活类似于神的生活,但是又与神的生活不同,人之所以谓之为人,就在于人永远过不上神的生活,但却可以依据自身中神性的部分过上思辨的生活,来求得更接近于神的生活。

思辨生活带来至高幸福,亚里士多德解释之

苗力田先生在《思辨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新版译序》一文中论述到亚里士多德对思辨的理解:“在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中,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思辨是理智的德性,理智是人的最高贵部分,是主宰和向导,是我们各部分中最神圣的。思辨就是这合乎本己德性的实现活动。它最为经久,最为快乐。”[4]由此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思辨的生活是最高级别的幸福,是至高的幸福,而合乎德性的生活是第二好的幸福。幸福本身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又把这种现实活动分为了思辨的活动和实践的活动,进而把幸福生活分为思辨的生活和实践的生活,实践的生活一般是合乎德性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可以称为智慧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境界,所以思辨的生活是第一位的幸福,实践的生活是第二位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会说思辨的生活是至高的幸福呢?他给出了六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思辨的活动是最高等的一种活动。思辨是居于我们灵魂深处的最高等级,也是最高贵的。第二个理由,出于自愿地从事的思辨活动最为连续和持久。第三个理由,思辨是最为快乐的活动,这种快乐是纯粹的快乐。智慧的生活本身就会令人身心愉悦,追求智慧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可以达到极乐的境界。第四个理由,思辨拥有最多的自足。思辨中含有的自足最多,它对外在的善的依赖就最少,就如一个智慧的人,只依靠自己就能进行思辨,不需要依靠太多外在的善,而且思辨会使他变得越来越智慧。第五个理由,思辨是唯一因其自身而被喜爱的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往往期待一件事情带来其他附加的东西,思辨却是唯一人们为了追求思辨而去进行的活动,且不抱有其他附加的期望。第六个理由,人的完满的幸福就在于思辨。人只有在思辨活动中才能获得完满的幸福,人思辨的程度越高,幸福实现的程度就越高,就越有可能获得完满自足的幸福。(www.xing528.com)

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思辨的生活类似于神的生活,但是又与神的生活不同,人之所以谓之为人,就在于人永远过不上神的生活,但却可以依据自身中神性的部分过上思辨的生活,来求得更接近于神的生活。人自身中神性的部分优于其他混杂的品质,所以依据自身神性的品质来获得思辨的生活优于混杂其他品质的合乎德性的生活。人的最优秀的品质是最能体现人之为人的地方,如果人不去选择过他应该过的生活,而去选择过不能体现他人之为人的生活,就是荒谬的;用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应当努力追求不朽的东西,过一种与我们身上最好的部分相适应的生活”[5]。因此,思辨即是至高的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