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事教学:培养思维创新的应用文案例分析

启事教学:培养思维创新的应用文案例分析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应用文主题的明确性、语言的规范性和格式的固定性,明确启事的作用、类型及格式。学生比照启事写作的相关要求后,发现第一篇没有问题。应用文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笔者选取同组老师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下。语文教学几种常见文体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也存在着交叉,需要培养而且能够培养多种形式的思维创新能力。

启事教学:培养思维创新的应用文案例分析

针对应用文主题的明确性、语言的规范性和格式的固定性,明确启事的作用、类型及格式。启事的结构一般包括启事的标题、具体内容及尾部的署名与日期。

第一步:将不同等级的启事例文对比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在应用文教学中,先要给学生提供优秀的写作范文,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有一个参照的标准。同时也要将错误的写作例子呈现给学生,作为补充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吸取教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笔者在课前布置了了解启事知识和阅读范文的预习作业。课堂教学时首先在投影仪展示启事实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与观察。学生比照启事写作的相关要求后,发现第一篇没有问题。接着笔者继续展示下一篇,结合之前对启事文体知识的初步预习,部分学生能指出一些格式和语言上的错误。紧接着屏幕又交叉展示了更多的正反面作品实例,大多数学生结合前面的分析,能逐渐准确地辨别例文中的错误。最后笔者让学生回顾整理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启事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比如落款和时间的位置错误是常见的。

本课时通过分析比较正面和反面的文本实例,学生明确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应用文的教学内容虽然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只要结合学生思维兴趣点合理引导,也能有效地锻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挑错误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产生了自我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第二步:参与写作启事的实践,结合生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迁移能力。应用文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生活服务。在课堂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写作思维创新能力顺利链接。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和阅读相关例文,学生可以获得启事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启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所以也容易就地取材地展开训练。笔者选取同组老师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下。(www.xing528.com)

首先,教师交代启事背景为某同学捡到东西,想请同学们帮忙拟写一则招领启事告知失主。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启事的规范格式,合作讨论该启事应包括的内容要素。学生们边讨论边做记录,五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板书学生的发言内容)其中有同学指出,启事中简要列出捡到的物品名称即可,对证件号码和财物数目等不能详写,以防止冒领。该观点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同。

之后师生整理发言内容,得出启事包括标题、正文要出现捡到物品的时间、地点、捡到的物品(注意不能详写),落款注明启事者的联系方式和发文时间。最后教师要求大家当堂完成本则启事,由小组成员推荐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本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启事写作背景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学生能结合以前的阅读经验形成初步的启事写作思维。这种亲身实践的写作,能训练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整合阅读信息转化为文字表达能力

语文阅读的过程本身伴随着思维,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切实的。语文教学几种常见文体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也存在着交叉,需要培养而且能够培养多种形式的思维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