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学科的价值及对汉语生命的影响研究成果

语文学科的价值及对汉语生命的影响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语种之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智慧、精神气质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再说,长期纠缠于这些概念的争论,客观上起着错误导向作用,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忽视对语文学科价值的深入思考,看不到社会变革大背景下改革语文学科在人的生命成长、在捍卫汉语生命价值方面的深远意义。语文学科虽有百年历史,但是必须承认,语文学科工作者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仍然整体茫然。

语文学科的价值及对汉语生命的影响研究成果

中国是世界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宝。学习、继承、发扬这份珍贵文化遗产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责任。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语种之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智慧、精神气质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比如,中国的“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不仅能治理中国,同样能治理天下,治理世界。

6000年汉字产生演变的历程,从图画到文字画,再到图画文字,直到发展成文字体系,从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经过了近万年时间的演变;中国人的姓氏、名字中含有丰富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思想意识等文化含义;成语、谚语、对偶、对仗、对联等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这些无不令世界震撼。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汉语作为重要的语种学习,汉语受到广泛重视,被广泛使用。但是,我国青少年学习汉语的热情在下降,对继承发扬人类历史上积累的基础性科学知识的意义以及和当今青少年学习语文学科之间的关系缺少足够认识,对语文学科价值缺少深入思考,长期纠缠于“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是工具”“语文课程是工具”“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工具性思想性统一”等概念之中。(www.xing528.com)

关于这些概念,教育家特级教师海林在《言语教学论》第三章中从逻辑、哲学的角度作了分析和批判,指出了讨论过程中的概念混乱、论题偷换、本体迷失等现象,指出“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工具性思想性统一”是形而上学二元论思想。他指出“工具性”和“思想性”并不构成对应关系,犹如“战争和鸡蛋”构不成对应的道理一样,因为它们没有互相依赖,不能互为前提。语言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是人们从语言的形式、内容命题推导出来的,是不成立的。语言的形式是语音,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结合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即以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语义,音义结合是语言的基本规律。而人们所说的“语文具有思想性”主要体现在文章思想内容、情感态度,不是指学习语义;讨论中所说的“语文具有工具性”并不是指学习语音。语言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不能推导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工具性、思想性矛盾是语文教学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们思维上违反逻辑的结果,是认识的结果。李海林指出,概念的误用导致整个理论过程的失误,在哲学概念掩护下走向理论的困境。再说,长期纠缠于这些概念的争论,客观上起着错误导向作用,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忽视对语文学科价值的深入思考,看不到社会变革大背景下改革语文学科在人的生命成长、在捍卫汉语生命价值方面的深远意义。

语文学科虽有百年历史,但是必须承认,语文学科工作者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仍然整体茫然。当今,面临社会整体转型,弄明白这个问题已刻不容缓。语文学科要和其他学科一样,把教学的重点落在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培养主动、健康发展新人这个根本目标上来,用新文化精神滋润年青一代,关注知识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结构与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沟通,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发挥语文学科在培养新人中的独特作用,增强年轻一代捍卫、传承、发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精神的意识、责任和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