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概念与构成(修订版)

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概念与构成(修订版)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主体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国有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概念与构成(修订版)

(一)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概念

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事业单位、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妨害国家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损害公民对国家相关公务活动的客观、公正、有效执行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犯罪构成

1.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客体

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相关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以及公民对此的信赖。此外,此类职务犯罪的具体罪名还可能会侵犯到其他客体,例如,破坏选举罪会侵犯到公民的人身民主权利;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等会侵犯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会侵犯到相关对象的财产权益。

2.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客观方面(www.xing528.com)

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不合法地超越职权或者玩弄职权。根据《刑法》的规定,这些行为通常只有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才成立犯罪,但这种结果不仅指有形的结果,需要进行客观、全面的判断与评价。

3.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主体

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国有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另外,需要注意本类犯罪主体非真正身份犯的情况: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中的很多具体罪名的主体可以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国有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但此种情况不属于公职人员职务犯罪。

4.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

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它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