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实践中的代理家长培训与考核

教育实践中的代理家长培训与考核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定每学期召开2次“代理家长”专项工作会议,要求“代理家长”参加每周1节的培训课。针对培训内容每位“代理家长”积极进行专题研究,做到人人参与。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材料组织全体“代理家长”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和交流。同时,学校还建立“代理家长”工作考核机制,明确代理家长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建立“代理状况”评估档案,对“代理家长”的代理状况进行评估,确保

教育实践中的代理家长培训与考核

策略一:构建培训机制

1.建立有效的管理培训机制

在关爱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提升“代理家长”的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代理家长”的培训工作,校长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求,并成立专门由校长任组长的“代理家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政教处、教务处具体落实培训的各项事宜。每个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领导小组就“代理家长”培训进行专门会议商讨如何实施培训,将“代理家长”培训作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教师会向全体教师宣传“代理家长”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代理家长”培训是学校花钱、教师素养提升、学生受益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从而使全体“代理家长”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培训工作之中。培训期间,校长带头参加,每次亲临培训课堂,指导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从而带动了全体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还建立了出勤考核制度,把过程考核作为最终成绩的重要一环,确保本培训保质保量地完成。

2.开办“代理家长”培训班

学校为了使“代理家长”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开办了“代理家长”培训班,由学校领导任班主任,具体负责“代理家长”的培训工作。“代理家长”培训班每期做到“五定”,即“定时、定期、定课时、定内容、定目标”。规定每学期召开2次“代理家长”专项工作会议,要求“代理家长”参加每周1节的培训课。“代理家长”参加培训活动,要认真做好签到考勤、必须认真听好课,听好讲座,记好笔记,做到记录完整、翔实。如有请假的,事后应补课、补笔记。针对培训内容每位“代理家长”积极进行专题研究,做到人人参与。

学校根据留守学生需要确定培训内容,“代理家长”不会什么就培训什么,“代理家长”不知道的东西,学校就组织学习。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怎样提升“代理家长”的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素质等)、“留守学生”共性问题的矫正、“代理家长”怎样承担责任、科学家教方法等,先后进行了培训,编印了校本教材。在培训过程中,学校成功的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①集中培训。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材料组织全体“代理家长”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和交流。②分散自学。学校发给“代理家长”学习材料或请“代理家长”收集有关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或个人自学,写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③师徒式培训。由经验丰富的“代理家长”手把手传帮带,促使年轻“代理家长”提升素质,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④为“代理家长”外出学习培训搭建平台。学校拿出专项资金,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组织“代理家长”参加省市县的培训,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策略二:构建“代理家长”准入机制

“代理家长”作为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应该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格修养,这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不是所有愿意做“代理家长”的人都能担当这一使命,必须要建立“代理家长”准入机制。在聘用前,学校对“代理家长”申请人的道德修养经济实力、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经聘用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聘为“代理家长”,以确保“代理家长”队伍的高素质。

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代理家长”准入制度及原则

(1)本人自愿成为留守学生“代理家长”。

(2)身体健康、品德端正、遵守法律、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

(3)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素质。

(4)家庭经济状况优。

(5)热爱社会公益活动。

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代理家长”遵循原则:

(1)科学性原则。要从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学科角度对关爱对象进行科学分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个体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关爱教育。

(2)教育性原则。对关爱对象实施爱心教育,启迪他们的心灵,挖掘他们的潜能,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学会负责。

(3)激励性原则。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被关爱对象,努力挖掘关爱对象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进步,适时给他们提出更高的目标与要求,使每个孩子在关爱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4)整体性原则。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资源,呼吁社会各方面人士都参与到关爱教育中来,为关爱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关爱教育的整体合力

(5)时效性原则。因这类学生在身体、行为、心理、学业等某方面具有特定的表现,所以对关爱对象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要制定相应的、有时效性的方案,以保证教育效果。

(6)动态性原则。全面跟踪每一个被关爱对象,密切关注被关爱对象的发展情况,根据被关爱对象的发展情况,调整教育方式、方法。

策略三:建立“留守——代理”跟踪机制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水平、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进行跟踪考察,定期对孩子的综合状况进行评估。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实行“三分”,即分班级、分男女、分单或双亲打工等。“代理家长”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完成留守生信息采集表,包括:学生方面(姓名、出生年月、联系电话等);监护人方面(姓名、联系电话);家长方面(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等)。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制定策略,选择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求“代理家长”努力做到:让留守生做到“三不”,即留守生不辍学、留守生学习不掉队、留守生不违纪,作为“代理家长”考核的一个终极目标之一。

样表一: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留守学生情况调查表

续表

样表二:留守学生“代理家长”与代(寄)养人联系卡(www.xing528.com)

策略四:构建“代理家长”工作保障、考核机制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应该为这些“代理家长”劳动的付出给予一定的报酬。经费应该由留守学生家长和国家各承担一部分。原因是留守儿童既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民族的未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要求家长承担一部分很不现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经济状况不允许。再者,国家规定学校不能另立项目乱收费。因此,学校只能从绩效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发放“代理家长”津贴,以保证“代理家长”应有的待遇。同时,学校还建立“代理家长”工作考核机制,明确代理家长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建立“代理状况”评估档案,对“代理家长”的代理状况进行评估,确保代理家长能出色地完成在特定经济发展过程和社会转型时期人民交给的重大历史任务。

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代理家长”工作职责

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及兴趣爱好。重点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具体的工作职责有:

(1)每学期家访1次,详细了解结对“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思想状况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制订帮扶计划。

(2)每月与留守学生谈心1次,了解其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

(3)每月指导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信或通话1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临时监护人沟通1次,详细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情况。

(4)每年陪“留守学生”过1次节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切实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真心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其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5)经常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及时总结在关爱行动中好的做法,以及存在的不足等。

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代理家长”考核办法表

策略五:构建“代理家长”激励制约机制

对那些能出色完成任务的优秀“代理家长”,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以激励“代理家长”更出色地完成“代理”工作。第一,物质激励。“代理家长”首先是一个职业,升华一下才是事业。既是职业,追求合理的物质待遇就无可厚非。第二,目标激励。“代理家长”需要有一个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充满美好愿景的奋斗目标。这一美好的目标会产生强大的诱导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可以升华“代理家长”情感,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从深层次激发“代理家长”斗志。第三,业绩激励。我们建立了一系列业绩考核奖惩制度,对一年来“代理家长”取得的成绩集中、盘点、奖励。所有评比,教代会考核小组全程参与,并负责回答质疑。大张旗鼓地奖优罚劣,营造了能干事、干好事的氛围。第四,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对“代理家长”的工作绩效的认可,是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制约机制:①自认为难以继续承担代理责任的“代理家长”,经查实后同意其自愿退出;②按照《永兴小学代理家长考核办法》,每期低于70分的“代理家长”或经留守学生问卷调查,满意度低于70%的“代理家长”,参加学校“代理家长”素质再提高培训,经考核合格,同意其继续担任“代理家长”,否则,劝其或强制退出;③按照《永兴小学代理家长考核办法》,得分排名最后一位的“代理家长”,劝其或强制退出。

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代理家长”激励办法

(1)学校将每年举办一次“十佳代理家长”评选表彰活动,对于热爱留守学生教育工作,尽职尽责、成绩突出而又注重自我素质和水平提高的“代理家长”授予“十佳代理家长”的称号。并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进行颁奖仪式。

(2)根据月工作考核,结合蹲点领导的反馈情况,由校长室安排工作有创意、有特色的“代理家长”在每月召开的“代理家长”工作例会上进行专题经验交流,每学年形成一本“代理家长”经验汇编。

(3)在晋职、评优中,对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代理家长”实行奖励加分。

(4)优先组织先进外出学习。对表现十分突出的“代理家长”在适当时机,优先组织外出学习、参观、考察。

(5)根据《永兴小学“代理家长”考核办法》结果,将“代理家长”津贴与考评得分挂钩。分数高,则津贴高,分数低,则津贴低。

(6)将“代理家长”履行义务情况纳入教职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量化目标,严格考核,确保工作实效。

策略六:聘请退休教师或老干部为“代理家长”

我校现有退休教师40人,其中在校内居住的有15人。为了解决学校“代理家长”少,工作量大的矛盾,学校聘请了退休教师为“代理家长”。此外,学校紧邻镇政府,一些老干部得知学校留守学生多,需要关爱、帮扶时,主动找到学校要求认领留守学生进行帮扶。这些老教师、老干部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并且有一定的教育孩子的经验,很适合做“代理家长”。

案例:“留守儿童”徐×,男,11岁,五(三)班学生,在他五岁时,爸爸就离开了他,随后妈妈也到湖北打工从未回过家,他就住在婆婆、伯娘家,由于他们太忙对他管教得很少,所以他特别爱贪玩,特别爱撒谎,学习成绩也不好。当同学们讥笑他时,他很懊恼,自己也很想成为一名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好学生,但就是信心不足。学校原副校长李仁文当了他的“代理家长”后,带他到商店为他买了新衣服,到理发店给他理了发。经常给他辅导作业、与他谈心,让他感受到了关爱的温暖。

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2007~2009年聘请老同志为“代理家长”情况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