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洪亮:不稀奇的人物与稀奇的见闻

刘洪亮:不稀奇的人物与稀奇的见闻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东阳话说我班刘洪亮,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黄皮肤,黑眼睛,一点也不稀奇。稀奇人物的头衔挂得久了,刘洪亮就开始飘飘然了,张口闭口:“那物不稀奇,我见过的才叫稀奇……”刘洪亮刚好路过,他皱着眉说:“这不稀奇,我见过的才算稀奇……”开口闭口就是“不稀奇”,别人的见闻都不稀奇,唯有自己的见闻才叫稀奇。小作者就以同学的口头禅“不稀奇”为线索,串起刘洪亮动不动就是“不稀奇”的那些事。

刘洪亮:不稀奇的人物与稀奇的见闻

刘东阳

话说我班刘洪亮,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黄皮肤,黑眼睛,一点也不稀奇。可他满嘴里都是稀奇事,口才好又极爱说道,久而久之,他就成了我班的稀奇人物。

稀奇人物的头衔挂得久了,刘洪亮就开始飘飘然了,张口闭口

“那物不稀奇,我见过的才叫稀奇……”

“那事不稀奇,我见过的才叫稀奇……”

“那人不稀奇,我见过的才叫稀奇……”

寒假过来,男孩子围在一起聊什么?当然是放烟花鞭炮,比惊险刺激。正聊得起劲呢,刘洪亮来了。他满脸不屑,说:“胆子大的玩烟花鞭炮,胆子小的看电视吃零食,各家各户,大同小异,不稀奇。”

同学们觉得扫兴,说:“行啊,说点稀奇的听听。”

刘洪亮一屁股坐在最中间的桌子上,他很享受这种“明星”般的感觉,眉飞色舞地讲起来:“我表弟放鞭炮才稀奇……”

“嘁,不也是放鞭炮吗?”同学们异口同声。

刘洪亮不慌不忙:“先听我说完再下结论吧。我乡下那表弟年纪不小,胆子特小,什么都怕,尤其怕烟花冲天时那一声响。可他偏爱放烟花,所以呀,每次点燃引线,他就捂住耳朵没命跑。稀奇吗?”

同学们摇摇头:“不稀奇。”(www.xing528.com)

“确实不稀奇。但是,大年初一中午,他斗胆放大烟花。手哆哆嗦嗦‘点燃’了引线后,他就抱着头一路狂奔。紧接着,‘砰’的一巨声,不是烟花响了,是他撞上了车库门。但他不敢摸撞得火烧火燎的头,捂着耳朵在那里蹲了好几分钟。始终没听见烟花响。原来,他根本没点燃引线!”

烟花没响,人响了。果然稀奇,同学们心服口服。

于是,这件稀奇事你传我,我传你,连隔壁班都有人知道了。

放学路上,几个同学闲聊。一个说:“跟你说件稀奇事,有个人放烟花,烟花没响,他自己倒撞上车库门先响了。”

“为什么呀?”另外几个不解地问道。

“他胆小,每次点燃烟花就捂着耳朵跑……”

刘洪亮刚好路过,他皱着眉说:“这不稀奇,我见过的才算稀奇……”不过,他转念一想,这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在哪里呢?他想起来了,原来是他自己说过。他趁着没熟人,把帽子一拉,急急忙忙走开了。

名师点评

班级就是江湖,各色人物都有。像刘洪亮这样的,倒是头一回见。他的特点是什么?开口闭口就是“不稀奇”,别人的见闻都不稀奇,唯有自己的见闻才叫稀奇。小作者就以同学的口头禅“不稀奇”为线索,串起刘洪亮动不动就是“不稀奇”的那些事。全文通过语言描写,把刘洪亮的自高自大刻画得栩栩如生,而结尾,当他见到的“稀奇事”在别人口里说出时,他也条件反射似的说“这不稀奇,我见过的才算稀奇”,更是以反讽的写法,突出了他的那些见闻其实也不算稀奇,他不过是自认为自己很了不得罢了。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伙伴身上,是否也发生过呢?好的作文素材源自生活,谁的生活都是好素材,所以,要像小作者这样,把画面写出来,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快乐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