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觉与理性:知识是建筑在感觉还是理性?

感觉与理性:知识是建筑在感觉还是理性?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的知识到底是建筑在感觉上的,还是建筑在理性的呢?所以“苹果”这个概念并不是我们的感觉的对象,而是我们的理性的对象。以上是说明感觉和理性的意义,以及它们的不同之点。感觉中所得到的圆形是不完全的,是主观的,而且是会改变的,但是圆的理型是完全的、客观的、不变的。我们要想知道某一感觉的形状是不是圆的,这一定要根据我们理性界的圆的理型来做标准的。思想的训练只是尽量发展这种与生俱来的理性作用。

感觉与理性:知识是建筑在感觉还是理性?

人类的知识到底是建筑感觉上的,还是建筑在理性的呢?这是一场打了两千多年官司的哲学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有关于教学的过程。

现在我先来说明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理性。所谓感觉就是经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如耳、目、鼻、舌、皮肤等)所得到的。从心理活动方面来讲我们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等;从所感觉到的对象而言,有颜色、声音、大小、形状、滋味、香气、软硬等等;从整个感觉过程而言,我们可以说:“我看见了红的颜色”;“我听见了尖锐的声音”;“我嗅着了香味”;“我尝到了滋味”……。有时候没有实际的对象在我们的前面,我们往往能够闭着眼睛看见我母亲的面容;在没有任何声音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回忆到某人的歌喉。这种我们称为感觉影像(sense-image),这种感觉影像和我们实际所感觉的具体是一样的,它是一种特殊的对象。

所谓理性就是我们对于我们所感觉的对象所作的一种判断例如我感觉到一个对象我们看见它是圆的,颜色是绿红的,摸着是光滑的,尝着滋味是甜的,嗅着是香的,于是我们就判断说:“这是一支苹果”。从感觉方面讲起来,我们只看见苹果的颜色、大小、形状;只嗅着苹果的香气;只尝到苹果的滋味,但是我们并没有看见“苹果”,并没有嗅着或尝到“苹果”。所以“苹果”这个概念并不是我们的感觉的对象,而是我们的理性的对象。我们只看见张先生,林小姐,刘太太这些各形各色的姿态、式样,但是我们不能感觉到“人”这个概念。“人”的概念并不等于我所看见的某一个人的体态,也不等于某人在我的心目中所留下的影像。概念在各人的心里是一样的,是普遍的。我们又能在判断与判断之间推论出它们的涵意,而这种推理乃是一种理性作用而不是感觉作用。例如你给我两个命题:(一)“凡人都是要死的”;(二)“张三是人”。从这两个判断中我们就可以推论说:“张三一定是要死的”。这个结论不是我们亲眼得见,而是根据前面两个命题的涵意中推论出来的。再如你说:“甲大于乙”;又说:“乙大于丙”。那末我可以闭着眼睛,不用任何感觉的观察,而推论说:“甲必大于丙”。这足以证明这种推理是理性的作用而不是感觉作用。

以上是说明感觉和理性的意义,以及它们的不同之点。现在我们要请问:“人类的真知识到底是建筑在感觉上,还是在理性上?”照柏拉图讲起来,凡我们从感觉中所得到的对象都是变迁的、主观的、不完善的。例如我们所看见的某一个特殊的人物他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不停,假使你说:“他在读书”,隔了一会他却在下棋。你说:“他在下棋”再隔了一刻,他又在散步。我们所感觉到的某一张桌子由新的变成旧的,旧的变成坏的。这一盆水是冷是热,我所感觉的和你所感觉的就不同。我站在某一个立场所看见的颜色和你站在另一个立场所看见的颜色也不会完全一样的。其他感觉也是如此。我们有美的观念,但是实际上我们绝没有看见过一个最美的东西;我们有圆的观念,但是在这个感觉世界中我们绝没有看见一个十全十美的圆形。所以这个感觉世界只能给我们许多变动的、主观的、不完全的印象,而不能给我们真理。可是在另一个理性世界中我们却可以得永恒不变,十全十美的对象,这种对象柏拉图称之曰“理型”(idea)。感觉中所得到的圆形是不完全的,是主观的,而且是会改变的,但是圆的理型是完全的、客观的、不变的。只有这个圆的理型才可以做我们判断我们所感觉的形状是不是圆形的标准。我们要想知道某一感觉的形状是不是圆的,这一定要根据我们理性界的圆的理型来做标准的。所以只有理性才可以给我们真理。因此,柏拉图主张真理是建筑在理性上而不是建筑在感觉上的。这种学说产生了中世纪崇拜心灵活动,轻视肉体生活的寺院教育经院哲学

自从文艺复兴以后思想家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现实的生活。但是在现代的初期,一般的思想家如笛卡尔(Descartes),莱布尼兹(Leibniz)和斯宾诺莎(Spinoza)等人仍然不脱中古思想的窠臼,以人类的理性为求索真理的工具,以为人类生而有“内在的观念”(innate ideas)和推理的能力。思想的训练只是尽量发展这种与生俱来的理性作用。

但是洛克(John Locke)提出了“心如白纸”的口号,主张人类一切的知识都是由于感觉经验而来。他说人类的知识有两个泉源:(一)感觉,(二)反省。他所谓反省只是把感觉所得的印象在内心中加以观察而已。所以知识可以说完全是从外界经过感觉器官投入内心的。这种刻划在心板上的印象,洛克便称之为简单观念。这些简单观念联合配置起来便产生复杂观念。由于这种复杂观念而有判断。所以前面所谓理性作用,照洛克讲起来只是把许多简单观念联合起来吧了,并没有所谓生而有之的理性。心只能被动的接受外来的刺激。所以根据这种经验论我们可以说心的内容完全都是从外界射入的。我们给它怎样的原料,它就会成功怎样的心灵。思想的训练是要锻炼感觉器官的功能和选择适当的材料。

但是我们要问,心灵的活动只有被动的接受吗?即使洛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复杂的心灵活动中心灵是在比较归类、概括、抽绎,这都证明心有积极的活动性。心灵根据什么标准去比较,根据什么范畴去归类,根据什么关系去概括、抽绎,这都似乎不是经验论所能解释的。心既然能比较,它必有其比较之标准;它既然能归类,它必有其归类之范畴;它既能概括,它必有其概括之关系。心灵既然是根据这种标准和范畴去归纳和抽绎感觉经验,那末这种标准范畴当非由经验而来。康德便根据这一点来调和理性论和经验论。他认为理性供给知识以形式,而经验供给知识以内容。所以知识的组织少不了理性和感觉两方面。(www.xing528.com)

从上面这个简单的讨论我们不妨把几个和教育有关的知识论方面的哲学问题列举如下,请读者再根据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1. 心灵到底是一张白纸呢?还是天赋有许多内在的观念呢?假使知识完全建筑在感觉上,那末我们将采取怎样有效的教育过程?

2. 经验和理性是可以分开的吗?主观和客观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吗?肉体和心灵是两种不同的实质吗?

3. 假使经验和理性是分开的,这对于教育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假使它们是不能分开的,那末我们对于身体和心灵的发展不是应该当作一回事情吗?

4.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形式的训练,还是应该注重内容的充实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