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教育思想背景和傅统先全集(第2卷)的关系

中国教育思想背景和傅统先全集(第2卷)的关系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配中国教育的传统思想两千多年以来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变迁。这可以说是中国设教一贯的宗旨,可惜就是实际的教育并没有实现这个理想,而只是徒有形式而已。但是自从中、西文化会流之后,中国的社会起了重大的变化,旧的哲学已不足维系新的社会,而新的社会哲学却又还没有确定,这就是摆在中国教育家前面的课题。

中国教育思想背景和傅统先全集(第2卷)的关系

支配中国教育的传统思想两千多年以来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变迁。简单一点说,可以归纳成为五个原则,每一个原则可以代表一个时期,但是精神是一贯的,其间并不见有多大的区别。

(一)内圣外王之道——这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外乎是修己治人之道。中国有一句很老的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第一是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好;第二,要能把这种道德修养用以治世,要在社会上立有功绩;第三,要有理论著述传之后世。这可以说是中国设教一贯的宗旨,可惜就是实际的教育并没有实现这个理想,而只是徒有形式而已。(二)尊王明伦——自从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支配着教育。内圣外王之道类似柏拉图的“哲学王”,是培植国家领袖人材的教育。汉代的教育理想是要造就治术人材,替帝王们培养干部技术人员。所以教育要使他们尊王和明伦。“伦”就是指儒家所规定的“五伦”(包括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关系)。明伦就是要懂得你自己的地位和应尽的责任。(三)通经致用——这是宋代前期王安石所定的教育宗旨,他把教育的功用收缩到很狭小的一个范围。教育的工作就是“通经”;“通经”只是读他的“三经新义”;读通了的人就能被政府录取做官。这可以说是开了后来以八股取士之风,遗害不浅。好在后期宋学发达,理学家提倡。(四)德行道艺,以“存天理去人欲”为教育宗旨;以“格物致知”为方法。到了明代王阳明再提出。(五)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说明非但要知,而且要行。

我觉得最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便是朱熹白鹿洞书院所订的教条,我现在把它介绍一下,借此使读者明白支配中国教育的思想背景是怎样一回事。

(一)宗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二)为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www.xing528.com)

(三)修身——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四)处世——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五)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身。

这个纲目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的传统教育哲学。但是自从中、西文化会流之后,中国的社会起了重大的变化,旧的哲学已不足维系新的社会,而新的社会哲学却又还没有确定,这就是摆在中国教育家前面的课题。我们希望中国将成为怎样的一个社会?将成为怎样的一个国家?我不预备决定这个问题。我只把几种主要的思潮摆在读者的前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